一种管线中的管件螺纹密封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6667366 阅读:19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管线中的管件螺纹密封检测装置,包括:管体,管体的一端封闭,管体的另一端开口;封隔器,设于管体上,包括第一封隔器和第二封隔器;其中,第一封隔器和第二封隔器之间的管体上开有连通管体内外的透气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检测装置使用方便,便于携带,能够在施工现场对连接入管线中的管件的螺纹进行密封性检测。(*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管线中的连接部的螺纹的密封检测装置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管 线中的管件螺纹密封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输送气体或液体的管线需要承受管线内的气体或液体带来的一定的压力。为避免 在输送过程中气体或液体泄漏,在管件连接起来之后,往往需要对这些管件的连接部位的 螺纹进行密封性检测,或对修复后的管件的修复部位进行密封性检测。例如石油工业中需 要用油套管及其辅助工具等管件连接成输送管线来完成油、气的输送。油套管以及辅助工 具等管件连接构成的管线形成油、气流动的通道,称为油套管柱。为了保证油或气按照设计 要求的通道安全流出油井或气井,油套管柱就都需要很好的密封性。现有技术中检测油套管柱的螺纹的密封效果的办法是在实验室内把每根油套管 或辅助工具的公扣和母扣,分别和标准的母扣和公扣接头连接,建立密闭空间,然后往密闭 空间内注入一定量的高压检测气体,再用水浸没被检测的管件,在一定时间内被检测的管 件不冒气泡,说明被检测的管件的密封达到要求。检测合格后,再把油套管或辅助工具等被 检测管件从接头卸下,分别运输到施工现场使用。在油田施工现场,油套管或辅助工具是逐 根连接在一起形成管柱串的。上述检测方法工艺复杂且不能在现场使用,只是起到对于油 套管上的连接螺纹在设定高压下是否可以满足连接后的密封性的检验,即检验螺纹是否合 格,而没有对现场实际连接起来的管柱连接处螺纹的密封性进行检验,实验室的检测结论 只能说明连接螺纹可以达到要求的密封程度,但是却不能确保现场连成管线的油套管或接 箍等辅助工具的螺纹的实际的密封情况是良好的。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能够在施工现场对 连接后的管件的密封性进行检测的管线中的管件螺纹密封检测装置。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管线中的管件螺纹密封检测装置,包括管体,管体的一端封闭,管体的另一端开口 ;封隔器,设于管体上,包括第一封隔器和第二封隔器;其中,第一封隔器和第二封隔器之间的管体上开有连通管体内外的透气孔。进一步,所述第一封隔器和第二封隔器分别包括套于管体上的活塞式滑套、封隔 胶筒和并帽,其中并帽与管体螺纹连接;活塞式滑套与管体滑动密封连接,活塞式滑套与管体之间形成压力腔,管体上具 有连通压力腔和管体内部的传压孔,活塞式滑套受压力腔内的介质作用轴向滑动而挤压封 隔胶筒;3封隔胶筒设于并帽与活塞式滑套之间,并受活塞式滑套挤压膨胀坐封。进一步,所述管体由多段连接而成,包括第一滑套杆、中心管和第二滑套杆,中心 管的一端与第一滑套杆连接,另一端与第二滑套杆连接,第一封隔器设于第一滑套杆上,第 二封隔器设于第二滑套杆上,所述中心管内至少有两个轴向的通孔,其中一个轴向的通孔 的两端分别设置一压力控制单向阀,两个压力控制单向阀的导通方向相反,透气孔设于两 压力控制单向阀之间的管体上。作为一种选择,所述透气孔为两个,每个透气孔上均设有压力控制单向阀,所述压 力控制单向阀的导通方向相反。进一步,所述压力控制单向阀为弹簧单向阀。进一步,所述管体的封闭一端连接有导锥。进一步,所述管体的高压接口一端连接有提环。进一步,所述检测装置还包括集气套,所述集气套包括第一半管体,内壁具有第一半环形板和第二半环形板;第二半管体,内壁具有与第一半环形板对应的第三半环形板和与第二半环形板对 应的第四半环形板;其中所述第一半环形板和第三半环形板组成第一隔板,所述第二半环形板和第四 半环形板组成第二隔板,所述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之间的管壁上具有检测孔。进一步,所述第一半管体的内壁还具有第五半环形板,第五半环形板位于第一半 环形板和第二半环形板之间;所述第二半管体的内壁具有与第五半环形板对应的第六半环 形板,所述第五半环形板和第六半环形板组成第三隔板,第三隔板两侧的管壁上均具有检 测孔。进一步,所述第一半管体与第二半管体沿轴线方向的一个侧面通过合页连接,另 一个侧面通过扣锁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本技术的检测装置只需要与提供高压介质的设备连接便可使用,使用方 便,便于携带,能够在施工现场使用。2、本技术的检测装置能够对连接到管线中的管件的连接部的螺纹密封性进 行检测,将本技术装置伸入管线中,将两个封隔器坐封在被检测部位两侧的管线的内 壁上,在本技术装置与管线之间形成密闭环空,由高压接口引入的高压介质从透气孔 进入到密闭环空内,即可检测接入管线内的管件的连接部的密封性是否良好。避免了由于 连入管线中的某个管件的螺纹密封失效而导致整个管线密封失效的问题,杜绝了安全隐患。3、本技术的检测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安全性能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管线中的管件螺纹密封检测装置的较佳实施例的结构半剖 图;图2为本技术的管线中的管件螺纹密封检测装置的较佳实施例的中心管的 结构剖图;图3为本技术的管线中的变径短节螺纹检漏装置的 集气套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管线中的变径短节螺纹检漏装置的集气套的打开状态的结 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管线中的管件螺纹密封检测装置的较佳实施例的中心管的 另一种结构剖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实用 新型的限定。如图1和图2所示,图1为本技术的管线中的管件螺纹密封检测装置的较佳 实施例的结构半剖图;图2为本技术的管线中的管件螺纹密封检测装置的较佳实施例 的中心管的结构剖图。一种管线中的管件螺纹密封检测装置,包括第一滑套杆1、中心管2、 连接短节3和第二滑套杆5依次螺纹连接而成的管体,且相连接处均设有密封圈39,以便保 证整个管体的密封性。其中,管体的第二滑套杆5的一端封闭,第一滑套杆1的一端开口形 成高压接口 6。第一滑套杆1上设有由第一并帽7、第一封隔胶筒8和第一活塞式滑套9组 成的第一封隔器。其中第一封隔胶筒8设于第一并帽7与第一活塞式滑套9之间,并受第 一活塞式滑套9挤压而膨胀坐封。第一并帽7与第一滑套杆1螺纹连接。第一活塞式滑套 9与第一滑套杆1滑动密封连接。第一活塞式滑套9与第一滑套杆1之间形成第一压力腔 10。第一滑套杆1上具有连通第一压力腔10和第一滑套杆1内部的第一传压孔11。从高 压接口 6进入的高压介质从第一传压孔11进入到第一压力腔10内,第一活塞式滑套9受 第一压力腔10内的高压介质作用轴向滑动从而挤压第一封隔胶筒8,使第一封隔胶筒8膨 胀坐封。同样,第二滑套杆5上设有由第二并帽12、第二封隔胶筒13和第二活塞式滑套14 组成的第二封隔器。其中第二封隔胶筒13设于第二并帽12与第二活塞式滑套14之间,并 受第二活塞式滑套14挤压而膨胀坐封。第二并帽12与第二滑套杆5螺纹连接。第二活塞 式滑套14与第二滑套杆5滑动密封连接。第二活塞式滑套14与第二滑套杆5之间形成第 二压力腔15。第二滑套杆5上具有连通第二压力腔15和第二滑套杆5内部的第二传压孔 16。从高压接口 6进入的高压介质从第二传压孔16进入到第二压力腔15内,第二活塞式 滑套14受第二压力腔15内的高压介质作用轴向滑动从而挤压第二封隔胶筒13,使第二封 隔胶筒13膨胀坐封。第一封隔胶筒8和第二封隔胶筒13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管线中的管件螺纹密封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管体,管体的一端封闭,管体的另一端开口;  封隔器,设于管体上,包括第一封隔器和第二封隔器;  其中,第一封隔器和第二封隔器之间的管体上开有连通管体内外的透气孔。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怀兵陈蔚鸿王立志
申请(专利权)人:安东石油技术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