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研磨机研磨盘连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6667351 阅读:19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安装方便的平面研磨机研磨盘连接装置,它包括安装在立轴(2)上并由下磨盘传动系统(3)带动的下磨盘(6),其特征是立轴(2)一端设有导轨(10),下磨盘(6)上设有与导轨(10)对应的燕尾槽(11),其结构简单,成本低,由于下磨盘(6)与立轴(2)之间用导轨(10)与燕尾槽(11)配合连接,在安装和取出下层加工工件时十分方便。(*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平面研磨机,具体的说是一种平面研磨机研磨盘连接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经济的发展、技术的进步,各种平面的研磨抛光加工量不断增加,为了提高生 产效率,人们不断设计出研磨盘更大的研磨抛光机,以便一次能加工更多的工件。但增加研 磨盘直径,会增加研磨盘的加工难度,增加研磨机制造成本。同时,由于大研磨盘内外半径 差距较大,线速度有很大有差异,因此,加工件的研磨质量也受到一定影响。目前,如专利号 为200920065138. 4,申请日为2009年4月23日,专利技术名称为平面研磨机的研磨盘公开了一 种两对研磨盘结构,它采用两对研磨盘对工件进行加工,虽然较好地解决了生产效率问题, 并且可以使用较小的研磨盘,但其下磨盘与立轴是通过平键连接实现传动,在安装和取出 下层研磨机构中的加工件时,由于需要吊装下磨盘,折装不是很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安装方便的平面研磨机研磨盘连接装置。本技术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其专利技术目的的,一种平面研磨机研磨盘连接 装置,它包括安装在立轴上并由下磨盘传动系统带动的下磨盘,立轴一端设有导轨,下磨盘 上设有与导轨对应的燕尾槽。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较好的实现了专利技术目的,其结构简单,成本 低,由于下磨盘与立轴之间用导轨与燕尾槽配合连接,因此,在安装和取出下层加工工件时 十分方便。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立轴2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的俯视图;图4是下磨盘6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由图1、图2、图3、图4可知,一种平面研磨机研磨盘连接装置,它包括安装在立轴 2上并由下磨盘传动系统3带动的下磨盘6,立轴2 —端设有导轨10,下磨盘6上设有与导 轨10对应的燕尾槽11。本技术工作时,下磨盘传动系统3带动立轴2旋转,并通过导轨10与燕尾槽 11的配合带动下磨盘6旋转。上磨盘7和副磨盘4则通过齿轮与上磨盘传动系统9连接 带动,以相同的转速旋转,其旋转方向与下磨盘6的旋转方向相反。工件5分别置于副磨盘34、下磨盘6和下磨盘6、上磨盘7之间。当磨盘旋转时,实现对工件5的研磨抛光加工。工件5的安装操作过程如下气动系统通过调压及提升系统8将上磨盘7、下磨盘 6吊起,将工件5置于副磨盘4上,安装完毕后放下调压及提升系统8 ;松开上磨盘7、下磨 盘6之间的连接器,再次启动调压及提升系统8,上磨盘7吊起,将工件5置于下磨盘6上, 安装完毕后放下调压及提升系统8,工件5安装完成。工件5加工完成后取出产品的过程与安装工件5的过程相似,只是先取出上层的 工件5,再取出下层的工件5。权利要求1. 一种平面研磨机研磨盘连接装置,它包括安装在立轴(2)上并由下磨盘传动系统 (3)带动的下磨盘(6),其特征是立轴(2)—端设有导轨(10),下磨盘(6)上设有与导轨(10) 对应的燕尾槽(11)。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安装方便的平面研磨机研磨盘连接装置,它包括安装在立轴(2)上并由下磨盘传动系统(3)带动的下磨盘(6),其特征是立轴(2)一端设有导轨(10),下磨盘(6)上设有与导轨(10)对应的燕尾槽(11),其结构简单,成本低,由于下磨盘(6)与立轴(2)之间用导轨(10)与燕尾槽(11)配合连接,在安装和取出下层加工工件时十分方便。文档编号B24B41/00GK201872081SQ20102054560公开日2011年6月22日 申请日期2010年9月28日 优先权日2010年9月28日专利技术者廖建勇, 廖成勇, 张海鹰 申请人:湖南城市学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平面研磨机研磨盘连接装置,它包括安装在立轴(2)上并由下磨盘传动系统(3)带动的下磨盘(6),其特征是立轴(2)一端设有导轨(10),下磨盘(6)上设有与导轨(10)对应的燕尾槽(11)。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建勇廖成勇张海鹰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城市学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