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情侣结镂空编织法,它涉及一种编织法。以5mm圆辫绳做筋,扁辫绳做面料,扁辫绳在编结时,利用斜卷结的反正扣相互间的变换,产品表面形成一反、一正的斜卷结,在有中间的编法结合形成情侣结镂空编织法;具有雕刻的艺术美感和很强的立体效果,给人带来艺术美的同时,享受一般同类产品所不具有的挺爽通透的惬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编织法,具体涉及一种情侣结镂空编织法,
技术介绍
现有的坐垫编织法有很多种凸起镂空编结法、宝葫芦镂空网编织法、菱形镂空网编织法、六边形圆扁辫绳组合镂空网编织法,但是这些编织法都存在一些缺点凸起镂空编结法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是平面编法,依靠换色辫绳显示图案,透气性差,无立体感,产品档次低;宝葫芦镂空网编织法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为平面镂空编法,依靠换色辫绳显示图案,透气性欠佳,立体感不强,产品档次低;菱形镂空网编织法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依靠换色辫绳显示图案,透气性不很理想,立体感欠缺,产品档次不很高;六边形圆扁辫绳组合镂空网编织法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透气性差,花形欠美观,镂空不明显,产品档次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情侣结镂空编织法,它具有雕刻的艺术美感和很强的立体效果,给人带来艺术美的同时,享受一般同类产品所不具有的挺爽通透的惬意。为了解决
技术介绍
所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以5mm圆辫绳做筋,扁辫绳做面料,扁辫绳在编结时,利用斜卷结的反正扣相互间的变换,产品表面形成一反、一正的斜卷结,在有中间的编法结合形成情侣结镂空编织法。编织方法1、以圆辫绳为芯辫绳,面辫绳由芯辫绳右上角方向,由下至上绕到芯辫绳前面;用同一根辫绳,以同样的方法编第二个结,调整后收紧。2、以圆辫绳为芯辫绳,面辫绳由芯辫绳左上角方向,由下至上绕到芯辫绳前面;用同一根辫绳,由下至上绕到芯辫绳前面,调整后收紧。3、两根面辫绳,用一根做芯辫绳,另一根由芯辫绳前面,并由前至后绕到芯辫绳后面;用另一根做芯辫绳,以同样的方法编第二个结,调整后收紧。4、用1、2、3的编织方法循环编织,最后形成情侣结镂空编织法。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具有雕刻的艺术美感和很强的立体效果,给人带来艺术美的同时,享受一般同类产品所不具有的挺爽通透的惬意。具体实施例方式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以5mm圆辫绳做筋,扁辫绳做面料,扁辫绳在编结时,利用斜卷结的反正扣相互间的变换,产品表面形成一反、一正的斜卷结,在有中间的编法结合形成情侣结镂空编织法。编织方法1、以横辫绳为芯辫绳,面辫绳由芯辫绳右上角方向,由下至上绕到芯辫绳前面;用同一根辫绳,以同样的方法编第二个结,调整后收紧。2、以圆辫绳为芯辫绳,面辫绳由芯辫绳左上角方向,由下至上绕到芯辫绳前面;用同一根辫绳,由下至上绕到芯辫绳前面,调整后收紧。3、两根面辫绳,用一根做芯辫绳,另一根由芯辫绳前面,并由前至后绕到芯辫绳后面;用另一根做芯辫绳,以同样的方法编第二个结,调整后收紧。4、用1、2、3的编织方法循环编织,最后形成情侣结镂空编织法。本具体实施方式具有雕刻的艺术美感和很强的立体效果,给人带来艺术美的同时,享受一般同类产品所不具有的挺爽通透的惬意。权利要求1.一种情侣结镂空编织法,其特征在于以5mm圆辫绳做筋,扁辫绳做面料,扁辫绳在编结时,利用斜卷结的反正扣相互间的变换,产品表面形成一反、一正的斜卷结,在有中间的编法结合形成情侣结镂空编织法。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情侣结镂空编织法,其特征在于它的编织方法为1、以横辫绳为芯辫绳,面辫绳由芯辫绳右上角方向,由下至上绕到芯辫绳前面;用同一根辫绳, 以同样的方法编第二个结,调整后收紧;2、以圆辫绳为芯辫绳,面辫绳由芯辫绳左上角方向,由下至上绕到芯辫绳前面;用同一根辫绳,由下至上绕到芯辫绳前面,调整后收紧;3、 两根面辫绳,用一根做芯辫绳,另一根压在芯辫绳上面,并由前至后绕到芯辫绳后面;用另一根做芯辫绳,以同样的方法编第二个结,调整后收紧;4、用1、2、3的编织方法循环编织, 最后形成情侣结镂空编织法。全文摘要一种情侣结镂空编织法,它涉及一种编织法。以5mm圆辫绳做筋,扁辫绳做面料,扁辫绳在编结时,利用斜卷结的反正扣相互间的变换,产品表面形成一反、一正的斜卷结,在有中间的编法结合形成情侣结镂空编织法;具有雕刻的艺术美感和很强的立体效果,给人带来艺术美的同时,享受一般同类产品所不具有的挺爽通透的惬意。文档编号B44F7/00GK102154781SQ201010537549公开日2011年8月17日 申请日期2010年11月10日 优先权日2010年11月10日专利技术者张振和 申请人:张振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情侣结镂空编织法,其特征在于以5mm圆辫绳做筋,扁辫绳做面料,扁辫绳在编结时,利用斜卷结的反正扣相互间的变换,产品表面形成一反、一正的斜卷结,在有中间的编法结合形成情侣结镂空编织法。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振和,
申请(专利权)人:张振和,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2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