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经编网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496101 阅读:2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经编网,它包含多根沿Z形螺旋上升的第一经线和多根沿S形螺旋上升的第二经线,多根第一经线和多根第二经线沿横向交错排布,并且多根第一经线和多根第二经线相互勾连结成一体,所述的第一经线和第二经线分别由多个开口朝向左侧或右侧的V形重复单元沿纵向连接形成,第一经线和第二经线的重复单元的V形开口相反,通过三梭织造技术,使得每根经线都和另外两根经线之间相互勾连,因此每个编织结构中都有三根经线参与编织,从而增加了网布的抗拉强度和牢固度,通过该编织结构还使得网布的密度比普通2梭织造的网布密度高,因此网布的耐磨性能好,不容易破损。(*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编织
,特别涉及一种三梭编织网布。
技术介绍
在农作物种植、植物栽培等领域中,传统的防虫害方法是在农作物表面喷洒农药 进行杀虫,最新的农业防虫技术,是采用经过药剂浸泡过的网状织物覆盖在农作物上方,或 者采用经过药剂浸泡过的网状织物制作成的大棚对农作物进行保护。普通的网状织物,通 常都是通过两梭织造得到的网布,在编织结构中仅有只有2根经线参与,因此编织结构的 强度和牢固度均比较差,容易破损,无法满足农用防虫网抗风、耐磨的使用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强度更大的经编网。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经编网,它包含多根沿Z形 螺旋上升的第一经线和多根沿S形螺旋上升的第二经线,多根所述的第一经线和多根所述 的第二经线沿横向交错排布,并且多根所述的第一经线和多根所述的第二经线相互勾连结 成一体,所述的第一经线和第二经线分别由多个开口朝向左侧或右侧的V形重复单元沿纵 向连接形成,所述的第一经线和第二经线的重复单元的V形开口方向相反,且该重复单元 分别具有4个结点,其中第一结点位于该重复单元的一端部,第三结点位于所述的重复单 元的中央,第二结点位于所述的第一结点和第三结点之间,第四结点位于所述的第三结点 和下一重复单元的第一结点之间;所述的经编网中,第η列第一经线的第一结点绕过第η 列第二经线的一个重复单元的第二结点和与该重复单元相邻的那个重复单元的第四结点 形成线圈,第η列第一经线的第三结点绕过第η — 1列第二经线的第二结点和第四结点形 成线圈,第η列第二经线的第一结点绕过第η列第一经线的一个重复单元的第二结点和与 该重复单元相邻的那个重复单元的第四结点形成线圈,第η列第二经线的第三结点绕过第 η+1列第一经线的第二结点和第四结点形成线圈。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和效果本实 用新型采用三梭织造技术,通过独特的勾连结构使得每根经线都和另外两根经线之间相互 勾连,因此每个编织结构中都有三根经线参与编织,从而增加了网布的抗拉强度和牢固度, 通过该编织结构还使得网布的密度比普通2梭织造的网布密度高,因此网布的耐磨性能 好,不容易破损。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技术的编织网的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本技术的编织网的垫纱图;其中1、第一经线;2、第二经线;3、重复单元;11、第一结点;12、第二结点;13、第 三结点;14、第四结点;21、第一结点;22、第二结点;23、第三结点;24、第四结点。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附图中用实线表示第一经 线,用虚线表示第二经线。说明书中所述的“左”、“右”方向与附图1中的左、右方向相对应。一种经编网,它包含多根沿Z形螺旋上升的第一经线1和多根沿S形螺旋上升的 第二经线2,多根所述的第一经线1和多根所述的第二经线2沿横向交错排布,并且多根所 述的第一经线1和多根所述的第二经线2相互勾连结成一体,所述的第一经线1和第二经 线2分别由多个纵向连续的倒V形重复单元3组成,如附图1和2所示,所述的第一经线1 的重复单元3的V形开口向右,第二经线2的重复单元3的V形开口左,且第一经线1和第 二经线2上的重复单元结构相同,均分别具有4个结点,以第一经线1上的重复单元为例进 行说明,第一结点11位于该重复单元的一端部,第三结点13位于所述的重复单元的中央, 第二结点12位于所述的第一结点11和第三结点13之间,第四结点14位于所述的第三结 点13和下一重复单元的第一结点11’之间。所述的经编网中,第η列第一经线1的第一结点11绕过第η列第二经线2的一个 重复单元的第二结点22和与该重复单元相邻的重复单元的第四结点24’后形成线圈,第η 列第一经线1的第三结点13绕过第η - 1列第二经线2’的第二结点22’和第四结点24’ 后形成线圈,第η列第二经线2的第一结点21绕过第η列第一经线1的一个重复单元的第 二结点12和与该重复单元相邻的重复单元的第四结点14’后形成线圈,第η列第二经线2 的第三结点23绕过第η+1列第一经线1’的第二结点12’和第四结点14’后形成线圈。这 样第一经线和第二经线上的第二结点和第四结点均两次被不同的经线穿过,如图,第η列 第一经线1上的第二结点12既被第η-1列第二经线2上的第三结点23’穿过,又被第η列 第二经线2上的第一结点21穿过,同理,第η列第一经线1上的第四结点14既被第η — 1 列第二经线2的第三结点23’穿过,又被第η列第二经线2上的第一结点21’穿过;同理, 第η列第二经线2上的第二结点22既被第η列第一经线1的第一结点11穿过,又被第η + 1列第一经线1’上的第三结点13’穿过,第η列第二经线2上的第四结点M既被第η列第 一经线1上的第一结点11’穿过,又被第η + 1列第一经线1’上的第三结点13’穿过。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 的人士能够了解本技术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凡根据本技术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 内。权利要求1. 一种经编网,其特征在于它包含多根沿Z形螺旋上升的第一经线和多根沿S形螺 旋上升的第二经线,多根所述的第一经线和多根所述的第二经线沿横向交错排布,并且多 根所述的第一经线和多根所述的第二经线相互勾连结成一体,所述的第一经线和第二经线 分别由多个开口朝向左侧或右侧的V形重复单元沿纵向连接形成,所述的第一经线和第二 经线的重复单元的V形开口方向相反,且该重复单元分别具有4个结点,其中第一结点位于 该重复单元的一端部,第三结点位于所述的重复单元的中央,第二结点位于所述的第一结 点和第三结点之间,第四结点位于所述的第三结点和下一重复单元的第一结点之间;所述 的经编网中,第η列第一经线的第一结点绕过第η列第二经线的一个重复单元的第二结点 和与该重复单元相邻的那个重复单元的第四结点形成线圈,第η列第一经线的第三结点绕 过第η — 1列第二经线的第二结点和第四结点形成线圈,第η列第二经线的第一结点绕过 第η列第一经线的一个重复单元的第二结点和与该重复单元相邻的那个重复单元的第四 结点形成线圈,第η列第二经线的第三结点绕过第η+1列第一经线的第二结点和第四结点 形成线圈。专利摘要一种经编网,它包含多根沿Z形螺旋上升的第一经线和多根沿S形螺旋上升的第二经线,多根第一经线和多根第二经线沿横向交错排布,并且多根第一经线和多根第二经线相互勾连结成一体,所述的第一经线和第二经线分别由多个开口朝向左侧或右侧的V形重复单元沿纵向连接形成,第一经线和第二经线的重复单元的V形开口相反,通过三梭织造技术,使得每根经线都和另外两根经线之间相互勾连,因此每个编织结构中都有三根经线参与编织,从而增加了网布的抗拉强度和牢固度,通过该编织结构还使得网布的密度比普通2梭织造的网布密度高,因此网布的耐磨性能好,不容易破损。文档编号D04C1/06GK201857499SQ20102060884公开日2011年6月8日 申请日期2010年11月16日 优先权日2010年11月16日专利技术者卜杏荣, 曹照辉, 沈谷 申请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经编网,其特征在于:它包含多根沿Z形螺旋上升的第一经线和多根沿S形螺旋上升的第二经线,多根所述的第一经线和多根所述的第二经线沿横向交错排布,并且多根所述的第一经线和多根所述的第二经线相互勾连结成一体,所述的第一经线和第二经线分别由多个开口朝向左侧或右侧的V形重复单元沿纵向连接形成,所述的第一经线和第二经线的重复单元的V形开口方向相反,且该重复单元分别具有4个结点,其中第一结点位于该重复单元的一端部,第三结点位于所述的重复单元的中央,第二结点位于所述的第一结点和第三结点之间,第四结点位于所述的第三结点和下一重复单元的第一结点之间;所述的经编网中,第n列第一经线的第一结点绕过第n列第二经线的一个重复单元的第二结点和与该重复单元相邻的那个重复单元的第四结点形成线圈,第n列第一经线的第三结点绕过第n-1列第二经线的第二结点和第四结点形成线圈,第n列第二经线的第一结点绕过第n列第一经线的一个重复单元的第二结点和与该重复单元相邻的那个重复单元的第四结点形成线圈,第n列第二经线的第三结点绕过第n+1列第一经线的第二结点和第四结点形成线圈。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卜杏荣沈谷曹照辉
申请(专利权)人:吴江市龙申纺业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