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伊顿公司专利>正文

轻质手持握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661925 阅读:20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轻质柔性握把以及制造一体式前体握把部件的方法,该前体握把部件具有一管状套筒部和一管状握持部,该管状套筒部与管状握持部通过夹置于二者中间的壁部相互连接。一替代实施例包括管状握持部,该管状握持部在接近管状套筒部的开口端部处连接。在管状套筒部的外表面上设置一芯部,管状握持部被向回放置到管状套筒部上,将芯部固定在环形空腔内以形成轻质握把。(*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柔性的手持握把,特别是涉及用在手柄或轴上的这类握把, 所述手柄或轴例如可见于锤子或运动器材如网球拍和高尔夫球杆上。
技术介绍
这类手持握把通常由柔韧或柔性的材料如橡胶或弹性体模制而成,并且组装在器 材的手柄或要用手抓握的部分上。用于这些器材的手持握把需要被摩擦地保持在器材的手 柄部分上,还需要为使用者的手提供柔软易弯和柔性的握持表面,特别是在使用者施力使 得器材以弯曲或摆动的方式运动的情况下,正如使用高尔夫球杆、网球拍和工具如锤子或 铲子的情况。这要求将手持握把的厚度形成为足以向使用者的手提供柔软弹性或柔韧的表 面的量,不但可提供充分的握把保持力,而且可避免不舒适感(这在反复使用时会导致水 泡产生)。然而,在所提供的材料厚度足以向使用者的手提供柔顺或柔韧柔软的柔性表面的 情况下,也会导致需要在握把中提供大量材料,使得所形成的握把增加器材的重量,增加材 料的需求量,也导致制造成本增加。因此,希望提供一种用在器材上的柔性柔韧的轻质手持握把,其足够柔软而使得 使用者能在剧烈运动中握紧和保持住器材,还希望提供这样一种握把,其需要最少用量的 材料并且在重量上较轻。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描述了一种轻质握把,用来组装在器材如锤子、铲子、高尔夫球杆或 网球拍的手柄或轴上,该握把具有由柔性材料形成的管状内套筒部,该管状内套筒部用来 接纳器材的手柄,具有由柔性材料形成的管状握持部,该管状握持部通过一壁部连接到内 管状套筒部,该壁部用于形成一基本上设置在管状套筒部和管状握持部中间的抵靠端部。 该管状握持部构造成能从内翻出到管状套筒部上,设有一芯部,该芯部在产生于管状套筒 部与管状握持部之间的环形空间内设置在管状套筒部的外表面上。根据本专利技术,轻质手持握把包括-由柔性材料形成的管状套筒部,所述管状套筒部具有一开口端部,所述开口端部 具有构造成用于容纳一轴的内径,所述管状套筒部具有一用于形成所述管状套筒部上的抵 靠端部的壁部,所述管状套筒部的所述抵靠端部具有比所述管状套筒部的外径大的外径;-由柔性材料形成的管状握持部,所述管状握持部具有一开口端部,所述开口端部 的内径大于所述管状套筒部的所述外径,所述管状握持部在一个端部处与所述抵靠端部的 周缘柔性连接并且构造成柔性地设置在所述抵靠端部和所述管状套筒部的外表面上;和-由柔性材料形成的芯部,该芯部构造成在一环形空间内设置在所述管状套筒部 的外表面上,该环形空间由所述管状握持部的内表面和所述管状套筒部的所述外表面限 定。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种实施方式,轻质手持握把包括-由柔性材料形成的管状握持部,所述管状握持部具有内表面、外表面以及具有内 径的开口端部;-由柔性材料形成的管状套筒部,所述管状套筒部具有一开口端部和一在封闭端 部处的壁部,所述开口端部具有内径,所述壁部具有外径,所述管状套筒部在邻近所述管状 握持部的所述开口端部处围绕所述管状握持部的周缘柔性地相连接,所述管状套筒部具有 内表面和外表面,该外表面具有外径,所述管状套筒部的所述外表面的所述外径小于所述 管状握持部的所述内径,所述管状握持部构造成被运动到所述管状套筒部的所述外表面上 以围绕所述管状套筒部的所述壁部的周缘相连接,用以在所述管状握持部的内表面与所 述管状套筒部的外表面之间限定一环形空间;及-由柔性材料形成的芯部,该芯部构造成在所述环形空间内被设置在所述管状套 筒部的外表面上。在一替代实施方式中,管状握持部围绕管状套筒部的开口端部柔性连接,并构造 成能从内翻出到管状套筒部上。根据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管状握持部在邻近开口端部的外表面上还包括一具有锥 度的环形凸缘部。附图说明图1是组装的握把的示例性实施例的剖视图;图2是根据本技术的单体式前体(坯件,precursor)握把部件的示例性实施 例的剖视图;图3是芯部的示例性实施例的剖视图;图4是本技术的方法的框图;图5是根据本技术的单体式前体握把部件的替代实施例的剖视图;图6是安装在模制的前体握把部件上的泡沫芯部的与图5相似的图;图7是根据本技术的替代实施例形成的手持握把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涉及一种手持握把,该握把尤其适于用作高尔夫球杆握把。虽然附图 和说明书具体参照高尔夫球杆握把,应该容易理解手持握把可在很宽泛的范围内用于其他 用途,用于施加冲击式的体育器材和工具。根据本技术的手持握把不限于高尔夫球杆 握把。首先,参照图1,其中示出根据本技术制造的轻质手持握把8。手持握把8包 括最佳由图2示出的前体握把部件10,其具有管状套筒部12和管状握持部14以及被夹置 在这两个部分12和14之间的芯部16,其将在下文中得到更详细的说明。仍参照图2,在第一实施例中的前体握把部件10由柔性材料,如橡胶、硅树脂或弹 性体一体形成。前体握把部件10包括一管状套筒部12,该管状套筒部12与管状握持部14 通过一基本上设置在二者中间的壁部18相连接。如下文中更加详细地说明的,壁部18实 施成形成握把的抵靠端部,在下面的公开内容中也称之为抵靠端部。虽然图2所示的壁部 18具有圆盘形状,但应该理解并且由下文公开的内容可见该壁部可以具有其他形状,例如半球形。管状套筒部12包括内表面20和外表面22以及与壁部18相对的开口端部M,所 述内、外表面限定了管状套筒部12的厚度。管状套筒部12的开口端部M的内径32的尺 寸被设计成允许管状套筒部12被滑动地套在器材的轴上,例如高尔夫球杆的轴上,如图1 中虚线所示。虽然管状套筒部12的由内、外表面20、22限定的厚度随应用情况而变化,但 为说明目的、在仅一个实施例中给出的厚度在约0.25毫米(mm)到约1.0mm的范围内。在 其他实施例中,该厚度可高达约3. 0mm,或者可设想更大的厚度。在该实施例中,壁部18具有基本为圆形的形状,该壁部的外侧(范围)或外径沈 大于管状套筒部12的外侧(范围)或外径观。壁部18优选具有基本上居中定位的排气孔 30,该排气孔用于当将制成的握把安装到轴上时排出溶剂。壁部18可以具有任何类型的形 状,例如六边形或八边形。壁部18的厚度可以随应用情况而变化。在一个实施例中,壁部 18的厚度范围为约1. 25mm到约1. 6mm。管状握持部14由与管状套筒部12相同或不同的柔性材料制成,并围绕壁部18的 周缘34柔性地相连接。管状握持部14的外侧或外径36大于管状套筒部12的外径观。管 状握持部14的内径38也大于管状套筒部12的外径观,所述内径38的尺寸设计成与壁部 18的直径沈共同作用,使得当管状握持部14如箭头A和B所示地被从内侧翻出或翻折到 管状套筒部12的外表面22上时,在管状握持部14的内表面42与管状套筒部12的外表面 22之间提供环形空间40。图2中的虚线示出管状握持部14在被翻折到管状套筒部12上方 以形成环形空间40时的位置。当管状握持部14被翻折到或从内侧翻出到管状套筒部12 上方时,壁部18成为手持握把的抵靠端部18,如图1所示。通过硫化接合或其它合适的方 式,如整体接合、粘接、熔接或甚至是将材料机械地接合,使管状握持部14的端部52与管状 套筒部12的端部53或外表面22相连接。管状握持部14的厚度由内表面42与外表面44 之间的距离确定。在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轻质手持握把,其特征在于,包括:由柔性材料形成的管状套筒部,所述管状套筒部具有一开口端部,所述开口端部具有构造成用于容纳一轴的内径,所述管状套筒部具有一用于形成所述管状套筒部上的抵靠端部的壁部,所述管状套筒部的所述抵靠端部具有比所述管状套筒部的外径大的外径;由柔性材料形成的管状握持部,所述管状握持部具有一开口端部,所述开口端部的内径大于所述管状套筒部的所述外径,所述管状握持部在一个端部处与所述抵靠端部的周缘柔性连接并且构造成柔性地设置在所述抵靠端部和所述管状套筒部的外表面上;和由柔性材料形成的芯部,该芯部构造成在一环形空间内设置在所述管状套筒部的外表面上,该环形空间由所述管状握持部的内表面和所述管状套筒部的所述外表面限定。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D·K·吉尔B·D·伍德
申请(专利权)人:伊顿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US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