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和现专利>正文

一种复合生防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6658516 阅读:70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为一种复合生防制剂及其应用,涉及植物组织液的提取与自筛菌种的复配技术。本发明专利技术使用的自筛菌种MDCGTH18登记编号为CGMCC?NO.2965。臭椿叶、夹竹桃花提取液与该菌株经复配后,能有效抑制多种病菌的繁殖,同时能在植物体内诱发防卫反应,使植物本身具有抗病能力,对多种植物病原真菌、细菌及线虫都有很强的抑菌活性,可用于多种植物病害的生物防治,具有抑菌活性强,且抗菌谱广优异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生物
,涉及生防制剂-植物提取液与生物菌复合的生防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在防治植物病害方面的应用。
技术介绍
在世界范围内,植物病害普遍地给农业生产造成严重的损失。现以水稻根线虫 (Hirschmannielaspp.)为例,根线虫是水稻的重要寄生线虫病害,主要侵染稻根,直接影响水稻分蘖,据估计全世界有58%的水稻田遭潜根线虫的严重侵害,产量损失达25%,重者达40%。目前,化学防治仍是植物寄生线虫病害最主要的防治措施,但诸如氯化苦、溴甲烷、 克百威、克线磷、灭多威等传统化学杀线剂的使用成本高,环境相容性较差。随着绿色消费观念的形成和迅速普及,迫切需要开发出安全、高效、低毒的新型生物合理杀线虫剂。这类植物病害在目前生产上主要以化学防治为主,不仅药剂难以长期持续有效,还严重污染环境。农作物施用农药后,极大影响品质,且严重危害人体健康,导致人畜中毒等后果。随着人类环保意识的加强,大力发展绿色农业已经成为新的时代要求,生物防治作为绿色农业的内容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在植物病害生物防治领域中,微生物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微生物农药的研究逐步成为生物防治的支柱产业。目前,植物病害的生防菌多,是从土壤、根际或植物体表分离的真菌和细菌,但其所处的生态环境因受到外界的紫外线、暴风雨和化学物质等恶劣环境因素的影响,致使其定殖力差,往往在实验室中有一定的防治效果,而在大田生产实际中往往会出现防效不稳定。加之由于生物防治菌对化学杀菌剂普遍敏感,且其效期短,对多数疫病难以起到防治作用,严重限制了其应用范围。因此,增加生物防治菌的抗化学杀菌剂的能力、扩大对病菌的防治范围,成为当前急需解决的技术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着眼点在于选用对多种植物病原菌有抑菌活性并且可使作物增产的植物, 对其组织液进行提取,再与自筛菌种复配,制成一种复合生防制剂,使其能够防治多种病害,且又具有增产作用,在多效性及广谱性上优于现有的微生物制剂。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广谱抗病促生长的植物提取液、生物菌复合生防制剂。 本专利技术人以植物生态学原理为基础,从具有抗菌作用的臭椿(Ailanthus altissima)、夹竹桃(Amsonia tabernaemontana)等植物组织中,提取具有防治植物病害作用的组织提取液, 经与生物菌复配后,进行抑菌能力测试等试验,经过大量实验筛选,确定了抑菌能力强、抑菌谱宽的复配方案,最终得到本专利技术臭椿提取液复合生防制剂。经过实验室、盆栽和大田实验对比,证明本专利技术复合生物制剂可以直接对病原菌产生拮抗作用和诱导作物产生抗病作用,同时具有防治线虫病效果,克服了目前一些生防药物防治效果单一的问题。另外,本专利技术的定殖性好、受环境影响小,能与植物长期共存,作用稳定持久。实验同时表明,本专利技术复合生防制剂,在防治多种植物病害的同时,对植物生长具有显著促进作用,使综合防治与作物增产的目的实现成为可能。本专利技术人经过大量实验研究,创新了制备臭椿植物组织提取液关键技术,并利用自筛菌种进行复配,成功地研制出制出含有臭椿提取液的复合生防制剂,收到非常好的防病抗病和杀线虫效果,经过盆栽试验、大田试验及相关对比试验证明,本专利技术复合生防制剂在农作物、果树、蔬菜等植物方面具有广谱抗菌、防病治病效果。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含有臭椿提取液的复合生防制剂,其主要活性组分包括臭椿植物组织提取液、夹竹桃植物组织提取液以及自筛哈茨木霉(Trichoderma harzianum)复合菌种 MDCGTH 18的发酵培养物。其中,哈茨木霉复合菌种MDCGTH 18已在中国微生物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简称CGMCC)进行保藏,地址为北京市朝阳区大屯路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保藏日期为2009年3月19号,保藏编号为CGMCCN0. 2965。上述复合生物制剂中,各活性组分的重量用量比例为臭椿提取液夹竹桃提取液哈茨木霉复合菌发酵培养物=(1 2) (1 2) (1 2)。依据药效和经济成本多方综合考虑,各活性组分的优选用量比例为1 2 1。上述臭椿植物组织提取液是采集臭椿叶、皮为原料,经烘干、粉碎后,用乙醇提取制得。上述夹竹桃植物组织提取液是采集夹竹桃花、叶、皮为原料,经烘干、粉碎后,用乙醇提取制得。上述哈茨木霉复合菌发酵培养物是用哈茨木霉(Trichodermaharzianum)复合菌种MDCGTH 18,经培养发酵制得。本专利技术所述复合生防制剂的具体制备步骤如下1.植物组织提取液的制备方法(1)臭椿提取液的制备方法如下①臭椿采集于四月份分别收集选取无虫害、无菌感染、无腐烂的臭椿的叶、皮,洗去浮尘,晾干备用。②烘干将采集到的臭椿叶、皮原料分别置于干燥箱,50°C烘干Mh③粉碎将烘干后的臭椿叶、皮按(50 80) (20 50)重量比例混合,用破碎机粉碎,过20目分样筛,④提取以95%乙醇为提取剂,按每100L乙醇处理6kg干燥臭椿粉的配料比例, 将臭椿叶、皮混合粉末投入预热至50°C的提取剂乙醇中,搅拌均勻并自然冷却至25°C,然后在300r/min搅拌下,浸泡提取M小时。⑤过滤过滤除去固体残渣,所得提取液用于复配。(2)夹竹桃提取液制备方法如下①夹竹桃采集分别收集选取无虫害、无菌感染、无腐烂的夹竹桃的花、叶、皮,洗去浮尘,晾干备用。②烘干将采集到的夹竹桃的花、叶、皮分别置于干燥箱,50°C烘干Μι。③粉碎将烘干后的夹竹桃的花、叶、皮按(40 50) (30 40) (20 30) 重量比例混合,用破碎机粉碎,过20目分样筛。④提取以95%乙醇为提取剂,按每100L乙醇处理6kg干燥夹竹桃粉的配料比例,将夹竹桃的花、叶、皮混合粉末投入预热至50°C的提取剂乙醇中,搅拌均勻并自然冷却至25°C,然后在300r/min搅拌下,浸泡提取M小时。⑤过滤过滤除去固体残渣,所得提取液用于复配。2.哈茨木霉复合菌发酵培养物的制备(1)哈茨木霉菌(Trichoderma harzianum)的筛选①样品的采集山东莱芜果园苹果树下土壤;②分离纯化用无菌生理盐水作梯度稀释,TSM培养基(木霉菌半选择培养基)平板上培养,挑取菌落形态近似木霉菌的单菌落,转接PDA平板纯化培养,经镜检、其它理化检验鉴定为哈茨木霉菌,编号保存于PDA斜面上。上述TSM 培养基(木霉菌半选择培养基)=MgSO4 · 7H20 0. lg, K2HPO4,0. 45g,KCI 0. 08g,NH4NO3O. 5g,葡萄糖1. 54,玫瑰红0. 08,60%敌克松可湿性粉剂0. 15g,PCNBO. lg,琼脂7. 5g,水500mL。121°C灭菌20min备用,无菌操作加入氯霉素,使培养基氯霉素含量达到 100μ g/mL0上述PDA培养基取土豆100g,洗净切成小块,用水煮沸30min,用纱布过滤,保留滤液,加入5g葡萄糖,7. 5g琼脂,定容至500mL,121°C灭菌20min备用,无菌操作加入氯霉素,使培养基氯霉素含量达到100μ g/mL。③筛选PDA平板中加入指示病原菌株,测定自筛哈茨木霉菌的抑菌带宽、抑菌能力,用以选择生产菌种。(2)毛壳菌(Chaetomium globosum)的筛选①样品的采集山东莱芜果园桃树下土壤;②筛选分别称取2g不同土壤样品各放入一个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复合生防制剂,其特征在于主要活性组分包括臭椿植物组织提取液、夹竹桃植物组织提取液以及哈茨木霉(Trichodermaharzianum)复合菌种MDCGTH 18的发酵培养物。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和现于磊娟刘冰刘旭
申请(专利权)人:刘和现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