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发光元件的微型开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657647 阅读:19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具有发光元件的微型开关,该微型开关具有一外壳,该外壳具有一组装空间装设穿出至该外壳外的一第一导电脚、一第二导电脚,以及在第一位置导接该第一、第二导电脚、在第二位置使第一、第二导电脚形成断路的一组活动切换机构。而该开关还在该外壳内区隔出一具有单一开口的容置空间,该开口上设有一导光罩,该开口内设有一发光照射该导光罩的发光元件,且设有两供电脚穿过该外壳进入该容置空间电性连接该发光元件。该两供电脚除了可电性连接该发光元件外,两供电脚还设一弯折段抵住该发光元件,使该发光元件被稳固的定位于该容置空间内。由此,可适用微型的发光元件,通过该供电脚辅助该发光元件定位,该开关的尺寸也可随着缩小。(*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具有发光元件的微型开关,特别涉及一种利用两供电脚辅助定位一发光元件的开关。
技术介绍
为了要控制不同电气设备的启闭,并依电气设备的规格、使用环境以及动作需求, 使开关装置也不断研发改良,且市面上的各种规格的开关装置种类极多。而为了在光线不足的环境中也可轻易的让人找到开关装置的位置与状态,已有现有的开关装置装设了发光元件作为标示位置或状态用。而由于开关装置内部空间较狭窄,较简单的作法是将该发光元件装设于该开关装置周围的座体上。如中国台湾专利公开第200632969号“开关面板组”,该前案揭示了一种开关面板组,其包括一框座、一面板及一导光棒结构,其中,面板覆盖于框座表面,于框座中设置一定位部,定位部一侧设置一电路板,电路板上设置一小灯泡,并于定位部另侧异于小灯泡位置的框座中设置一贯穿孔,以及在该处贯穿孔后侧设置一电路板,电路板上设置一传感器,传感器可由贯穿孔穿出而能感应外界明暗程度,以作为电路板上所设置的电子电路判读并启闭小灯泡。由于该前案是将发光元件装设于框座上,因此该发光元件事实上并未占用开关装置本身内部的空间。但部分开关装置必须要在其本身内装设一发光元件,内建发光元件的现有技术如中国台湾专利证书第M376884号“带灯按键开关”,该前案揭示了其开关包含有一键盖、一固定座、一灯具,该键盖具有一承压的灯罩,该固定座具有中空的透光罩,在该固定座的下方相对于该透光罩的内部形成为插孔。而该灯具上方能插入该插孔内而被嵌紧迫合。该前案虽在固定座内形成一定位该灯具的插孔,但该灯具需由人工组装入该插孔中。若订单需求的尺寸较小的话,该灯具势必也要随着缩小,届时将该灯具组装于该插孔中将碰到技术困难。因此,虽现有技术中也有将发光元件组合于开关装置上的技术,但目前需要克服的是开关元件以及发光元件微小化后,碰到的组装与定位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由于开关装置以及发光元件微型化后,现有技术在该发光元件定位于开关装置的组装过程中将碰到组装困难、拖慢生产速度的问题。因此本案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良的开关结构,且该开关结构内具有改良的发光元件组装结构,使该开关结构与发光元件可进一步的微型化。本技术为一种具有发光元件的微型开关,该微型开关具有一外壳,该外壳具有一组装空间装设穿出至该外壳外的一第一导电脚、一第二导电脚,以及在第一位置导接该第一、第二导电脚、在第二位置使第一、第二导电脚形成断路的一组活动切换机构。而该开关还在该外壳内区隔出一具有单一开口的容置空间,该开口上设有一导光罩,该开口内设有一发光照射该导光罩的发光元件,且设有两供电脚穿过该外壳进入该容置空间电性连接该发光元件。该两供电脚除了可电性连接该发光元件外,两供电脚还设一弯折段抵住该发光元件,使该发光元件被稳固的定位于该容置空间内。具体来说,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发光元件的微型开关,该微型开关具有一外壳,该外壳具有一组装空间装设穿出至该外壳外的一第一导电脚、一第二导电脚,以及在第一位置导接该第一、第二导电脚、在第二位置使第一、第二导电脚形成断路的一组活动切换机构,该外壳内区隔出一具有单一开口的容置空间,该开口上设有一导光罩,该开口内设有一发光照射该导光罩的发光元件,该发光元件具有向两侧水平延伸的接电端,又设有两供电脚穿过该外壳进入该容置空间,且两供电脚在该容置空间内各具有一弯折段,两供电脚的弯折段分别抵于该发光元件的两接电端上方且电性连接。本技术所述的具有发光元件的微型开关,其中该容置空间内设有一支撑部, 该发光元件定位于该支撑部上方。本技术所述的具有发光元件的微型开关,其中该支撑部为一弹性元件。本技术所述的具有发光元件的微型开关,其中该活动切换机构包含一外露于该外壳的键帽、一装设于该键帽下方的抵顶部以及一受该抵顶部推顶的导电弹片,该导电弹片受该键帽连动而具有导接该第一、第二导电脚的该第一位置,以及使该第一、第二导电脚形成断路的该第二位置。本技术所述的具有发光元件的微型开关,其中该键帽上设有一施力柄。本技术所述的具有发光元件的微型开关,其中该发光元件为一发光二极管。通过本技术的技术,可适用微型的发光元件,通过该供电脚辅助该发光元件定位,该开关的尺寸也可随着缩小,构成具有发光元件的开关结构。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微型开关一实施例的外观示意图;图2为该实施例微型开关A-A方向的剖面图;图3为该实施例微型开关B-B方向的剖面图;图4为该实施例微型开关C-C方向的剖面图;图5为该实施例微型开关的局部剖面图;图6为本技术微型开关另一实施例的剖面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为一种具有发光元件的微型开关,以下将配合附图说明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请参阅图1至图4,图1至图4所示为本技术一实施例微型开关,其中图1 所示为该微型开关的外观示意图,图2、图3所示为正面A-A方向、B-B方向的剖面示意图, 而图4为侧面的C-C方向剖面示意图。该微形开关具有一外壳1,该外壳1内被区隔出一组装空间10以及一具有单一开口的容置空间100。该组装空间10内装设穿出至该外壳1外的一第一导电脚31、一第二导电脚32以及一组活动切换机构2,该活动切换机构2至少包含一外露于该外壳1的键帽21、一装设于该键帽21下方的抵顶部22以及一受该抵顶部22 推顶的导电弹片24。该抵顶部22与该键帽21相接,而该抵顶部22又常态的抵于该导电弹片M上,因此该键帽21可通过该抵顶部22而连动该导电弹片M。该导电弹片M受该键帽21连动,而具有导接该第一导电脚31、第二导电脚32的第一位置,以及使该第一导电脚31、第二导电脚32形成断路的第二位置。为了方便该抵顶部22活动,该键帽21与该抵顶部22之间还包含一弹簧23,让该键帽21动作时,该抵顶部22可具有退缩的空间。该容置空间100的开口上设有一导光罩5,且该容置空间100内设有一支撑部101,该支撑部101 上方支撑一发光元件4,该发光元件4可为发光二极管。在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该支撑部 101可为一弹性元件。图3、图4及图5中更进一步的示出该发光元件4具有向两侧水平延伸的接电端41、42,并且设有两供电脚61、62穿过该外壳1进入该容置空间100内。该供电脚61、62各设有一弯折段610、620,所述弯折段610、620分别抵于该发光元件4的两接电端 41,42上方,且通过该接触而使该供电脚61、62与该发光元件4的接电端41、42电性连接。 并且,由于所述弯折段610、620是抵于该接电端41、42的上方,限制了该接电端41、42位移的空间,使该发光元件4被定位在该支撑部101上方。而且,该供电脚61、62是用于常态的导接一直流电力以点亮该发光元件4,使该发光元件4发光照射该导光罩5,设计者可根据照明需求而决定该导光罩5的形状。请参阅图6,上述的微型开关由于体积较小,因此该键帽21上可设有一凸出的施力柄211,让使用者可通过该施力柄211施力于该键帽21上。由于上述技术利用所述弯折段610、620抵住该发光元件4的接电端41、42,并且发光元件4下方还有该支撑部101所支撑着,因此上、下方分别施加的力使该发光元件4被定位。而与现有结构相比,由于本技术利用该弯折段610、620辅助定位,因此该外壳1不需在射出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发光元件的微型开关,该微型开关具有一外壳(1),该外壳(1)具有一组装空间(10)装设穿出至该外壳(1)外的一第一导电脚(31)、一第二导电脚(32),以及在第一位置导接该第一、第二导电脚(31、32)、在第二位置使第一、第二导电脚(31、32)形成断路的一组活动切换机构(2),其特征在于:该外壳(1)内区隔出一具有单一开口的容置空间(100),该开口上设有一导光罩(5),该开口内设有一发光照射该导光罩(5)的发光元件(4),该发光元件(4)具有向两侧水平延伸的接电端(41、42),又设有两供电脚(61、62)穿过该外壳(1)进入该容置空间(100),且两供电脚(61、62)在该容置空间(100)内各具有一弯折段(610、620),两供电脚(61、62)的弯折段(610、620)分别抵于该发光元件(4)的两接电端(41、42)上方且电性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丰文
申请(专利权)人:嘉尼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