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复合板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656522 阅读:20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复合板材,本板材是一种将玻纤立体织物与碳布两种增强用纤维体结合而成的一种新型复合板材;制品外表面为碳布,内部为玻纤立体织物;该板材将两种增强用纤维结构体的优点结合起来,避免了玻纤立体织物成型后,表面气泡、针孔、积胶等外观问题,同时也规避了原有的复合材料板重量偏重的问题;成型产品表面效果优良,无气泡、针孔,质量轻,有强度高,可设计性强,操作工序简便的优点。(*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复合板材料,尤其涉及一种将碳布和玻纤立体织物两种材料复合 而成的新型复合板材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制作5mm以下的复合材料板材,一般采用实心质地,产品具有良好的物 理性能和表观效果,其主要缺陷是,由于采用实心质地,板材密度较大,不符合轻便的要求。使用立体织物制作的板材,较之实心质地的板材,在重量上有较大的突破。如图1, 玻纤立体织物的上下两层通过连接纱11连接起来,并且立体织物中具有相当多的孔隙12, 板材重量得到大幅度的下降。使用立体织物时,一般采用手糊工艺进行制作,但立体织物在 手糊操作过程中,本身存在一定局限性,为保证外观效果,一般手糊操作时,都会用滚轮之 类的工具,在织物上反复滚动,确保树脂均勻分布,以保证较好的外观。但反复进行滚动操 作,立体织物会被压扁,并且因为树脂本身具有一定粘度,会使立体织物上下两层贴合在一 起,被压扁后的织物无法完全回弹,导致成形后的板材不具有孔隙、厚度不均勻,无法显现 立体结构,失去使用立体织物的意义。此外,由于立体织物本身编织结构的缘故,连接纱中 的玻璃纤维都沿厚度方向排列,由于纤维间的毛细管效应,会吸附树脂,在连接纱的位置容 易发生树脂积聚,并且积聚的这部分树脂在后续操作中很难去除,从而导致积胶,所以产品 外观效果较差,容易产生缺胶、积胶、针孔等问题,这种现象在手糊操作时难以避免。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改善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新型复合板材。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新型复合板材,由碳布和玻纤立体织物构成,碳布用树脂粘贴在玻纤立体织物的 两侧。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在玻纤立体织物上下表面各添加一层碳布,大幅度提 升了产品外观,同时也提升了产品的力学性能。使用碳布使板材表面光滑平整无针孔,可有 效避免表面积胶、缺胶及针孔等缺陷,改善了表观效果;而内部仍使用三维立体结构的玻纤 立体织物,保证了产品的尺寸稳定性,同时也可减轻重量、提高比强度、降低成本,在对板材 进行切割时,也相对更容易。同时,使用这种结构的复合板材,产品有较高的设计自由度,且工艺简便,易于对 产品结构进行变换。本技术将玻纤立体织物及碳布结合使用,前者可以有效减轻板材成形后的重 量,后者用以保证板材成形后的外观效果,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力学性能,较之采用实心 结构的板材,本技术有效降低了板材的密度,同使用单一立体织物成形的板材相比较, 具有良好的表观效果和更优异的力学性能。附图说明图1为玻纤立体织物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碳玻混合结构成型示意图图中,10.玻纤立体织物,11.连接纱,12.孔隙,21.上层碳布,22.下层碳布。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 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制备前先进行准备工作,⑴按板材规格裁切碳布及玻纤立体织物;(2)模具清 理,完成清理后在模具表面涂一层脱模剂,本实例中制作的产品为平板,上下模可用两片厚 度15mm为钢化玻璃代替;C3)调配树脂,使用环氧树脂,树脂和固化剂配比为10 3,即每 IOOg树脂使用30g固化剂;制作时,先在模具表面薄薄刷一层树脂,将下层碳布22(可使用3K平纹或斜纹碳 布)铺覆在模具上,再刷上适量树脂,用刮板或滚轮等工具将下层碳布22赶平,并刮除多余 树脂和去除气泡。上层碳布21在另一半模具中进行相同操作。将碳布静置一段时间,待树脂将要凝胶时(凝胶时树脂有一定粘度,对下层碳布 有一定的限制作用,此时进行后续操作,不至于损坏碳布纹路,破坏外观效果),将适量的树 脂刷涂在下层碳布22上,铺上玻纤立体织物10,用滚轮在玻纤立体织物10表面滚动一遍。 该操作的目的是让玻纤立体织物10下半部分能充分浸润树脂,并且使树脂均勻分散。如果 仅靠上半部分刷涂时渗到下层的树脂,织物下半部分某些部位可能无法浸润到树脂,或者 某些地方树脂过多产生积胶。滚动操作次数不宜过多,否则容易将立体织物压塌无法回弹, 无法形成立体孔隙结构。接着再在玻纤立体织物10上表面刷涂适量树脂,用刷子将树脂刷 涂均勻,将另一半模具合上,为保持中间层织物的立体结构,合模后不加压。待产品固化后, 开模取出产品。本产品可用于轮椅侧板等对于表观性能要求较高的装饰类产品。本技术提供的复合板材有如下特点1.复合板材表面无伤痕;2.复合板材表面黑边宽度彡Imm ;3.复合板材表面2mm X 2mm黑点密度彡1个/m2 ;4.复合板材表面无色差;5.复合板材表面无纤维残留。权利要求1.新型复合板材,由碳布和玻纤立体织物构成,其特征是,所述碳布用树脂粘贴在玻纤 立体织物的两侧。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复合板材,本板材是一种将玻纤立体织物与碳布两种增强用纤维体结合而成的一种新型复合板材;制品外表面为碳布,内部为玻纤立体织物;该板材将两种增强用纤维结构体的优点结合起来,避免了玻纤立体织物成型后,表面气泡、针孔、积胶等外观问题,同时也规避了原有的复合材料板重量偏重的问题;成型产品表面效果优良,无气泡、针孔,质量轻,有强度高,可设计性强,操作工序简便的优点。文档编号B32B17/12GK201856417SQ201020508929公开日2011年6月8日 申请日期2010年8月27日 优先权日2010年8月27日专利技术者周新乐, 朱家强, 王明, 罗剑岚, 赵鹏飞 申请人:上海晋飞复合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新型复合板材,由碳布和玻纤立体织物构成,其特征是,所述碳布用树脂粘贴在玻纤立体织物的两侧。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剑岚朱家强王明周新乐赵鹏飞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晋飞复合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