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明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6651510 阅读:1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照明装置其至少包含有:第一框体、第二框体、电路板、罩体及复数固定件;主要藉由第一框体内缘第一承载部架设第二框体,再将电路板架设于第二承载部,并利用罩体内罩第二框体及电路板并架设于裙载部以固定,再藉由固定件固定罩体及第一框体上,其整体俾可增进灵活组装以及维修的效率,在进行相关维修、更换作业达到拆装的便利性及简易性。其次,在第一框体穿设有调整器,藉由旋动调整槽可调整灯具高度,同时亦可藉由调整器以调整灯具角度进而控制光照方向。(*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有关一种灯具,尤旨一种增进整体组装及维修的便利性及简易性,达到拆装效率的照明装置
技术介绍
按,一般装设于轻钢架天花板上的日光灯照明灯盘,其不但安装方便,且安装后形成相当协调的感觉,而被广泛运用于室内照明。习知常见安装于天花板轻钢架上的灯具,其包含一固定架呈一具有容置空间的框架体,装设时置放于天花板轻钢架上,内部二侧壁上设有发光组件固定器;一发光组件,其二端与该发光组件固定器衔接以连结电力;及一反射罩,呈至少一向上内凹的空间,装设时容置入该固定架容置空间内与该固定架卡接,该反射罩有至少二侧壁成型为微弧内凹壁面,底面则卡设一栅状框架。上述习知灯具使用行之有年,在很多室内建筑都可见到采用,惟其在使用上有其缺失存在;当维修时,其拆装须先行拆除栅状框架,由于栅状框架与固定架间利用弹片与穿孔间以卡合方式结合,而弹片使用久易发生疲乏或断裂,导致造成拆卸及组装的困难度。再者,一般室内照明光源主要采用直射式的灯具,将光源所发出的光线反射,只能汇集亮度光线向下照明,照明光线亮度单一方向无法调整灯具角度的缺点,诚有待改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即在提供一种照明装置结构加以改良,旨在提供一种增进整体组装以及维修的便利性及简易性。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照明装置,其至少包含有一第一框体,其由一具有复数第一孔位的矩型框部所构成,而该矩型框部往内延设有第一承载部,且该矩型框部往外延设有裙载部;一第二框体,其由一梯型框部所构成,并设于该第一承载部以定位,且该梯型框部往内延设有第二承载部;一电路板,其设置于第二承载部以定位;一罩体,其设于该裙载部,且该罩体具有一容置空间且相对第一孔位设有第二孔位;复数固定件,其固设于第一孔位及第二孔位以固定第一框体及罩体。其中,该第一框体设有一灯罩,并设于该第一承载部以定位。该第一框体设有复数穿孔。该第一框体对应该穿孔卡设有调整器。该调整器设有一具调整槽的弹簧杆,同时该弹簧杆环设有一支架,且调整槽为一字型槽口或十字型槽口。该罩体设有维修孔。该维修孔设有盖板。该固定件为扣合组件。该固定件为螺丝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的照明装置,其至少包含有第一框体、第二框体、电路板、罩体及复数固定件;其中,该第一框体由具有复数第一孔位的矩型框部所构成,并设有第一承载部及裙载部,而第二框体由一梯型框部所构成,并设有第二承载部,另罩体具有一容置空间且相对第一孔位设有第二孔位;主要藉由第一框体内周缘第一承载部架设第二框体,再将电路板架设于第二承载部,并利用罩体内罩有第二框体及电路板并架设于裙载部以固定,再藉由固定件固定罩体及第一框体上,其在于增进整体组装以及维修拆装的便利性及简易性。本技术另一目的在于调整灯具高度,同时亦可调整光照角度。其利用第一框体穿设有调整器,其藉由旋动调整槽以调整灯具角度进而控制光照方向。此外,罩体设有维修孔,且该维修孔可加设盖板,而盖板以浮动螺丝锁附于罩体, 以徒手方式旋动浮动螺丝即可拆装盖板,达到免用工具即可快速轻易拆装进行维修的目的。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分解结构图。图2为本技术的另一立体分解结构图。图3为本技术的组装结构图。图4为本技术的组装局部结构图。图5为本技术的再一立体分解结构图。图6为本技术的另一组装结构图。图7为本技术的另一组装局部结构图。图8为本技术的维修结构示意图。图号说明第一框体10矩型框部11第一孔位12第一承载部13裙载部14穿孔I5第二框体2O梯型框部21第二承载部22电路板30罩体40第二孔位41维修孔42盖板43浮动螺丝44固定件5O螺丝51灯罩 60调整器70弹簧杆71调整槽711支架72。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照明装置其至少包含有第一框体10、第二框体20、电路板30、罩体40及复数固定件50 ;其中,第一框体10由具有复数第一孔位12的矩型框部 11所构成,而矩型框部11往内周缘延设有第一承载部13,且矩型框部11往外周缘延设有裙载部14 ;而第二框体20由一梯型框部21所构成,并设于该第一承载部13以定位,且该梯型框部21往内周缘延设有第二承载部22 ;并将电路板30设置于第二承载部22以定位; 再者,罩体40设于该裙载部14,且该罩体40具有一容置空间且相对第一孔位12设有第二孔位41,并由复数固定件50固设第一孔位12及第二孔位41以组装固定第一框体10及罩体40。据以,本技术组装结构如图2至图5所示实际实施,藉由第一框体10内周缘延伸第一承载部13以贴附设置一灯罩60,灯罩60上缘再架设第二框体20,而电路板30则设于第二框体20内架于第二承载部22,并利用罩体40内罩第二框体20及电路板30并架设于裙载部14以固定,再藉由复数固定件50固定罩体40及第一框体10,当然,该固定件 50可为螺丝51锁附第一孔位12及第二孔位41以固定,或者使用扣合组件(图未示)扣合第一孔位12及第二孔位41以固定,其结构整体组装简易,且达到维修拆装的便利性及效率性。进一步,本技术如图5至图7所示,第一框体10设有复数穿孔15,而对应该穿孔15可卡设有调整器70,且该调整器70设有一具调整槽711的弹簧杆71,并于该弹簧杆 71环设有一支架72,而调整槽711可为一字型槽口或十字型槽口,配合调整槽711结构可使用一字型或十字型起子旋动弹簧杆71,以控制上支架72位置而调整灯具整体高度。进一步,亦可藉由第一框体10的各调整器70分别调整各支架72,做不同高低位置配置以调整灯具角度,而控制光照角度得到最佳的光线投射效果,进而得以获得较佳的光线照射位置及范围。此外,本技术如图8所示在局部结构做维修设计,其于罩体40设有维修孔42, 且该 维修孔42可加设盖板43,而盖板43以浮动螺丝44锁附于罩体40,仅以徒手方式旋动浮动螺丝44即可拆装盖板43,而达到免用工具情况下即可快速轻易拆装进行维修的目的。权利要求1.一种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其至少包含有一第一框体,其由一具有复数第一孔位的矩型框部所构成,而该矩型框部往内延设有第一承载部,且该矩型框部往外延设有裙载部;一第二框体,其由一梯型框部所构成,并设于该第一承载部以定位,且该梯型框部往内延设有第二承载部;一电路板,其设置于第二承载部以定位;一罩体,其设于该裙载部,且该罩体具有一容置空间且相对第一孔位设有第二孔位; 复数固定件,其固设于第一孔位及第二孔位以固定第一框体及罩体。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框体设有一灯罩,并设于该第一承载部以定位。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框体设有复数穿孔。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框体对应该穿孔卡设有调整器。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调整器设有一具调整槽的弹簧杆,同时该弹簧杆环设有一支架,且调整槽为一字型槽口或十字型槽口。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罩体设有维修孔。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维修孔设有盖板。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固定件为扣合组件。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固定件为螺丝。专利摘要本技术照明装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其至少包含有:一第一框体,其由一具有复数第一孔位的矩型框部所构成,而该矩型框部往内延设有第一承载部,且该矩型框部往外延设有裙载部;一第二框体,其由一梯型框部所构成,并设于该第一承载部以定位,且该梯型框部往内延设有第二承载部;一电路板,其设置于第二承载部以定位;一罩体,其设于该裙载部,且该罩体具有一容置空间且相对第一孔位设有第二孔位;复数固定件,其固设于第一孔位及第二孔位以固定第一框体及罩体。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建国
申请(专利权)人:亚德光机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