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LED背光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6647544 阅读:20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LED背光源装置,LED阵列分两排交错放置成LED阵列排列在导光板的侧面,反光板在LED阵列和导光板的侧方和下面,增亮板和雾化板分别放在导光板的上面,组成LED背光源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使用较小功率的LED,双排放置,可以实现大尺寸、高亮度侧光式LED背光液晶装置。(*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背光显示装置,特别涉及一种LED背光源装置
技术介绍
现阶段,液晶显示装置由于有重量轻、体积小、耗电少、辐射低、品质佳等优点,已经广泛应用于笔记本电脑、电脑显示器、电视等个人消费品中。由于LCD面板本身不具有发光特性,因此必须在IXD面板上加上一个发光源,方能达到显示效果,背光源模组即是提供 IXD显示器背光光源的光学组件。LCD背光源模组可使用发光二极管(LED)、冷阴极荧光灯(CCFL)、外部电极荧光灯 (EFFL)等作为光源。市场上大屏幕IXD主流的背光源依旧是CCFL,但随着半导体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大功率LED芯片的出现,LED亮度和效率有了显著的提高,使得LED背光源越来越多的应用到LCD背光中。利用LED光源作为背光的LCD面板比用通常CCFL为背光的面板具有很多优势。其中最明显的改善是色域的扩展。使用LED背光具有更宽广的色域,实现更艳丽的色彩。而且还可以实现动态控制RGB混光,并且在9600K和6500K之间调整白平衡,而且不会牺牲亮度和对比度。目前通用的侧光式LED背光液晶装置,基本上都是采用一排LED放在导光板的侧面,通过导光板将光导出。如果液晶装置的尺寸比较大,对亮度的要求比较高,就需要加大 LED上的电流,或者更换更高功率的LED来解决问题。本专利提供一种新的解决方案,可以使用较小功率的LED,实现大尺寸、高亮度侧光式LED背光液晶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使用小功率LED,实现大尺寸、高亮度侧光式LED背光源液晶装置。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LED阵列分两排交错放置成LED阵列排列在导光板的侧面,反光板在LED阵列和导光板的侧方和下面,增亮板和雾化板分别放在导光板的上面,组成LED背光源装置。灯条分两排放置,平行放置或交错放置。其导光板的厚度为两排LED的高度。本技术通过以上的方案,可以使用较小功率的LED,双排放置,可以实现大尺寸、高亮度侧光式LED背光液晶装置。附图说明图1背光源系统结构图。图2LED背光模组原有LED布局图。图3LED背光模组改进后LED布局图。图4导光板厚度改变。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来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的说明参照附图所示,LED阵列分两排交错放置成LED阵列1排列在导光板2的侧面,反光板3在LED阵列和导光板的侧方和下面,增亮板5和雾化板4分别放在导光板2的上面, 组成LED背光源装置。灯条分两排放置,平行放置或交错放置。其导光板的厚度为两排LED的高度。整个装置的整体构造与传统的侧光式构造相同,主要包括LED灯条/灯管、反光板、导光板、扩散板和棱镜板。在传统侧光式构造中,图4中的导光板的厚度h2基本上与图 1中的LED的高度hi基本相同。在本专利中,将LED按照图3中的方式进行双排并列/交错排列,其LED的高度如图3中所示为H1,则导光板的厚度应该适应LED的高度。即图4中的H2与图3中的Hl基本相同。通过以上的方案,可以使用较小功率的LED,双排放置,可以实现大尺寸、高亮度侧光式LED背光液晶装置。权利要求1.一种LED背光源装置,其特征在于LED阵列分两排交错放置成LED阵列(1)排列在导光板O)的侧面,反光板C3)在LED阵列和导光板的侧方和下面,增亮板( 和雾化板 ⑷分别放在导光板⑵的上面,组成LED背光源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LED背光源装置,其特征在于灯条分两排放置,平行放置或交错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LED背光源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导光板的厚度为两排LED的尚度。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LED背光源装置,LED阵列分两排交错放置成LED阵列排列在导光板的侧面,反光板在LED阵列和导光板的侧方和下面,增亮板和雾化板分别放在导光板的上面,组成LED背光源装置。本技术可以使用较小功率的LED,双排放置,可以实现大尺寸、高亮度侧光式LED背光液晶装置。文档编号F21V13/00GK202001958SQ20112008562公开日2011年10月5日 申请日期2011年3月28日 优先权日2011年3月28日专利技术者姜凤山 申请人:彩虹集团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LED背光源装置,其特征在于:LED阵列分两排交错放置成LED阵列(1)排列在导光板(2)的侧面,反光板(3)在LED阵列和导光板的侧方和下面,增亮板(5)和雾化板(4)分别放在导光板(2)的上面,组成LED背光源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凤山
申请(专利权)人:彩虹集团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