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烯肟菌酯与抗生素类化合物的杀菌组合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649017 阅读:19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含烯肟菌酯与抗生素类化合物的杀菌组合物,包括活性组分A与B,活性组分A选自烯肟菌酯,活性组分B选自以下任意一种杀菌剂:井冈霉素、中生菌素、春雷霉素、多抗霉素,且A、B两种活性组分的重量份数比为64∶1~1∶64。本发明专利技术组合物可防治多种作物病害,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扩大了杀菌谱,对稻瘟病、纹枯病、颖枯病、立枯病、白粉病、叶斑病、霜霉病、枯萎病、灰霉病、叶霉病等病害都有较高活性;并且减少了农药用药量,降低了农药在作物上的残留量,减轻了环境污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 农药
,涉及一种含烯肟菌酯与抗生素类化合物的杀菌组合物
技术介绍
烯月亏菌酯(enostroburin),分子式=C22H27ClNO4,化学名称α- 亚胺基]甲基]苯基甲氧基丙烯酸甲酯。烯肟菌酯类广谱杀菌剂是从天然产物Strobilurins作为杀菌剂先导化合物成功地开发的一类新型农药,属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此类药剂的作用原理是抑制真菌线粒体的呼吸,通过细胞色素bcl复合体的QO部位的结合抑制线粒体的电位传递,从而破坏病菌能量合成起到杀菌作用。具有高效、广谱、保护、治疗、铲除、渗透、内吸活性、耐雨水冲刷、持效期长等特性。对1,4_脱甲基化酶抑制剂,苯甲酰胺类,二羧胺类和苯并咪唑类产生抗性的菌株有效,与目前已有杀菌剂无交互抗性。对几乎所有真菌纲(子囊菌纲、担子菌纲、卵菌纲和半知菌类)病害如白粉病、锈病、颍枯病、网斑病、霜霉病、稻瘟病等均有良好的活性。除对霜霉病、疫病有特效外,对锈病、白粉病、炭疽病、稻瘟病、立枯病、黑星病均有良好的活性。对作物安全,因其在土壤,水中可快速降解,故对环境安全。在农业生产的实际过程中,烯肟菌酯单剂长期使用,易产生的问题是病菌抗药性的产生。而不同品种成分进行复配,是防治抗性病菌很常见的方法。不同成分进行复配,根据实际应用效果,来判断某种复配是增效、加和还是拮抗作用。绝大多数情况下,农药的复配效果都是加和效应,真正有增效作用的复配很少,尤其是增效作用非常明显、增效比值很高的复配就更少了。经过专利技术人研究,发现将烯肟菌酯和井R霉素、中生菌素、春雷霉素、 多抗霉素复配后能产生很好的增效作用,并且关于烯肟菌酯和井R霉素、中生菌素、春雷霉素、多抗霉素复配的相关报道在国内外尚未公开。
技术实现思路
一种含烯肟菌酯与抗生素类化合物的杀菌组合物,包括有效活性成分、助剂以及填料,其特征在于A、B重量份数比为64 1 1 64,活性成分A选自烯肟菌酯,活性成分B选自抗生素类化合物井R霉素、中生菌素、春雷霉素、多抗霉素中之一种。所述的一种含烯肟菌酯与抗生素类化合物的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A、B两种活性组分的重量份数比为16 1 1 16。所述的含有烯肟菌酯的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烯肟菌酯与井R霉素的重量份数比为8 1 1 8。所述的含有烯肟菌酯的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烯肟菌酯与中生菌素的重量份数比为8 1 1 8。所述的含有烯肟菌酯的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烯肟菌酯与春雷霉素的重量份数比为8 1 1 8。所述的含有烯肟菌酯的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烯肟菌酯与多抗霉素的重量份数比为8 1 1 8。通常组合物中活性的重量百分含量为总重量的1 90%,较佳的为5% 60%。 根据不同的制剂类型,活性组分含量范围有所不同。通常,液体制剂含有按重量计1 60% 活性物质,较佳地为5 50%;固体制剂含有按重量计1 90%的活性物质,较佳地为5 80%。本专利技术的杀菌组合物中至少含有一种表面活性剂,以利于施用时活性成分在水中的分散。表面活性剂含量为制剂总重量的5 30%,余量为固体或液体稀释剂。本专利技术的杀菌组合物所选用的表面活性剂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可以选自分散剂、湿润剂、粘结剂或消泡剂中的一种或几种。根据不同剂型,制剂中还可以含有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崩解剂、抗冻剂等。所述的湿润剂选自十二烷基硫酸钠、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拉开粉BX、润湿渗透剂 F、皂角粉、蚕沙、无患子粉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的分散剂选自烷基萘磺酸盐、双(烷基)萘磺酸盐甲醛缩合物、萘磺酸甲醛缩合物、芳基酚聚氧乙烯丁二酸酯磺酸盐、辛基酚聚氧乙烯基醚硫酸盐、聚羧酸盐、木质素磺酸盐、烷基酚聚氧乙烯嘧甲醛缩合物硫酸盐、烷基苯磺酸钙盐、萘磺酸甲醛缩合物钠盐、烷基酚聚氧乙烯嘧、脂肪胺聚氧乙烯嘧、脂肪酸聚氧乙烯酯、酯聚氧乙烯嘧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的崩解剂选自膨润土、尿素、硫酸铵、氯化铝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的粘结剂选自阿拉伯胶、黄原胶、三聚磷酸钠、酚醛树脂、海藻酸钠、白糊精、 甲基纤维素、丙烯酸钠、聚乙烯吡咯烷酮、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聚乙二醇、聚乙烯醇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的抗冻剂选自乙二醇、丙二醇、丙三醇、聚乙二醇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的消泡剂选自硅酮类、C8 1Q脂肪醇类、CltlMtl饱和脂肪酸类(如癸酸)及酰胺、硅油、硅酮类化合物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的稳定剂选自山梨酸钠、丁基缩水甘油醚、苯基缩水甘油醚、甲苯基缩水甘油醚、聚乙烯基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的填料选自高岭土、硅藻土、膨润土、凹凸棒土、白炭黑、淀粉、轻质碳酸钙中的一种或多种。本专利技术的组合物可以由使用者在使用前经稀释或直接使用。其配制可由通常的加工方法制备,即将活性物质与液体溶剂或固体载体混合后,再加入表面活性剂如分散剂、稳定剂、湿润剂、粘合剂、消泡剂等中的一种或几种。本专利技术的杀菌组合物,可以按需要加工成任何农药上可接受的剂型,其中优选剂型有可湿性粉剂、水分散粒剂、悬浮剂等。组合物制成可湿性粉剂时包含如下组分含量烯肟菌酯1 64%、活性成分B 1 64%、分散剂5 10%、湿润剂2 10%、填料加至100%。将活性成分烯肟菌酯、活性成分B、分散剂、湿润剂、填料混合,在混合缸中混合均勻,经气流粉碎机粉碎后再混合均勻,即可制成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可湿性粉剂产品。本专利技术的可湿性粉剂主要技术指标分散性悬浮率湿润时间含水量试验师)彡90%彡90%彡75 秒(彡96%^1.2%组合物制成水分散粒剂时包括如下组分含量活性成分烯肟菌酯1 64%、活性成分B 1 64%、分散剂3 12%、湿润剂1 8%、崩解剂1 10%、粘结剂1 8%、填料加至100%。将活性成分烯肟菌酯、活性成分B、分散剂、润湿剂、崩解剂、填料等一起经气流粉碎得到需要的粒径,再加入粘结剂等其它助剂,得到制粒用料。将料品定量送进流化床制粒干燥机内经过制粒及干燥后,制得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水分散粒剂产品。本专利技术的水分散粒剂主要技术指标分散性悬浮率湿润时间细度(通过25μιη 试验筛)含水量^90%^90%彡97%^1.5%组合物制成悬浮剂时包括如下组分含量活性成分烯肟菌酯1 50%、活性成分B 1 32%、分散剂2 10%、湿润剂2 10%、消泡剂0. 1 1%、粘结剂0. 1 2%、抗冻剂0. 1 8%、去离子水加至100%。将上述配方料中分散剂、湿润剂、消泡剂、增稠剂、抗冻剂经过高速剪切混合均勻, 加入活性成分烯肟菌酯、活性成分B,在球磨机中球磨2 3小时,使微粒粒径全部在5 μ m 以下,制得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悬浮剂产品。本专利技术的悬浮剂主要技术指标悬浮率持久起泡倾倒性热贮(50°C)低温(0°C)性稳定性稳定性通过50μιη试验筛^95%^ 20ml (1分钟后)合格合格合格^95%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1)烯肟菌酯和抗生素类化合物复配后,具有明显持续增效作用;( 扩大了杀菌谱,对稻瘟病、纹枯病、颖枯病、立枯病、白粉病、叶斑病、霜霉病、枯萎病、灰霉病、叶霉病等病害均有较高活性;C3)本专利技术不使用有机溶剂,不易产生药害,便于运输及储藏;(4)减少了农药的用药量,降低了农药在作物上的残留量,减轻了环境污染。具体实施例方式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是采用室内毒力测定和田间试验相结合的方法。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是采用室内毒力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含烯肟菌酯与抗生素类化合物的杀菌组合物,包括有效活性成分、助剂以及填料,其特征在于:A、B两种活性组分重量份数比为64∶1~1∶64,所述的A选自烯肟菌酯,B选自抗生素类化合物井冈霉素、中生菌素、春雷霉素、多抗霉素中之一种。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伟高超曹巧利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汤普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