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其特征在于它是采用限径圆柱状凹面型管口滴头滴制法生产五酯滴丸。
技术介绍
五酯滴丸的主要成分是南五味子醇浸膏,能降低血清氨基转移酶,临床多年应用结果显示用于慢性、迁延性肝炎谷丙转氨酶升高者安全、有效。目前临床广泛应用的是五酯胶囊,但由于其崩解溶散时间长、稳定性差,卧床、吞咽困难、老年患者服药不方便等缺陷,影响其疗效的充分发挥。五酯滴丸不仅生产工艺和生产条件简单,操作方便,工序少,生产周期短,自动化程度高,劳动强度低,生产车间无粉尘,有利于劳动保护,生产效率高,生产成本低,而且崩解溶散和药物稳定性明显改善,卧床、吞咽困难、老年患者服药方便,依从性提高,尤其是针对慢性、迁延性肝炎患者停药后谷丙转氨酶易反跳的特点,五酯滴丸可以非常方便地使患者做到逐渐减少服用量保持维持剂量达到治疗谷丙转氨酶持续不降或反复升高的目的,分量使用更为方便,药物的治疗作用得到更充分发挥。但是,五酯滴丸在生产过程中,当南五味子醇浸膏加入至熔融的聚乙二醇和/或十二烷基硫酸钠基质中制成均匀的药液后,采用目前工业化生产广泛应用的圆柱状平面管口滴头滴丸机生产滴丸时,由于滴管口径、滴管管 ...
【技术保护点】
五酯滴丸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它是取1重量份南五味子醇浸膏加入至熔融的2~10重量份聚乙二醇和/或0.1~3重量份十二烷基硫酸钠基质中,搅匀,制成均匀的药液,在70℃~90℃保温条件下用限径圆柱状凹面型管口滴头滴制法滴制,用35℃~0℃二甲基硅油递度冷却,油丸分离,在温度为30℃、相对湿度为50%条件干燥60分钟,筛丸选丸后检验、分装制成五酯滴丸的方法。
【技术特征摘要】
1.五酯滴丸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它是取1重量份南五味子醇浸膏加入至熔融的2~10重量份聚乙二醇和/或0.1~3重量份十二烷基硫酸钠基质中,搅匀,制成均匀的药液,在70℃~90℃保温条件下用限径圆柱状凹面型管口滴头滴制法滴制,用35℃~0℃二甲基硅油递度冷却,油丸分离,在温度为30℃、相对湿度为5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穆正义,钱进,陶琳,刘孝乐,
申请(专利权)人:南昌弘益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6[中国|江西]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