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罗轶专利>正文

发泡复合改性防腐竹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642244 阅读:3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应用静电吸附法添加石墨粉末作为微波吸收介质的微波二次发泡杀菌干燥法制造的改性防腐竹材。其特征在于在原竹内腔经过二次发泡复合填充微孔结构高分子发泡材料与碘代丙炔基氨基甲酸丁酯的共混物,在设定温度和压力环境下利用流体分子在微孔材料中吸附与扩散行为对竹材改性防腐。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提供了一种具有工业经济价值,可作为结构性建筑材料使用的防腐改性竹材,具有良好的耐腐蚀、耐霉菌和耐候性,显著提高了竹材的物理性能和可加工、可连接性,降低了竹材的干缩率和可燃性,加工工艺设备简单、原料获取容易、生产成本低,且利废、环保、节能、轻质,是一种易于推广的绿色生态建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竹材改性防腐技术,特别是一种在原竹内腔经二次发泡复合填充微孔结构高分子发泡材料与碘代丙炔基氨基甲酸丁酯的共混物,在设定温度和压力环境下利用流体分子在微孔材料中吸附与扩散行为对竹材改性防腐的发泡复合改性防腐竹材
技术介绍
全世界约有竹类植物70多属,1200多种,我国的竹子种类和竹林面积约占全世界的三分之一,共有竹类植物40余属、500余种,种植范围遍及27个省区,总面积达720万公顷,年产竹材超过2000万吨,居世界首位,竹资源被誉为我国的第二森林资源。作为一种绿色环保、可持续的天然建筑材料,竹材的广泛使用能大大节约资源、节能减排、改善环境。竹材是一种有机生物质材料,化学成分为纤维素40% 60%,半纤维素14% 25%,木质素化^ 汹^,此外还有蛋白1.5% 6(%,脂肪胶腊2(% 4(%,淀粉类2(% 6%,还原糖约2%,氮0. 21% 0. 2&%,灰分1% 3.5%。竹材由维管束和簿壁细胞构成,维管束由竹纤维束和导管组成。竹秆中维管束的形状、大小及密度的变化在同一竹壁横切面上表现出明显的规律性由外而内,维管束的体积由小到大,到近竹黄竹子的最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发泡复合改性防腐竹材,其特征在于,所述竹材的制造工艺是:(1)将收割后的原竹去除末梢清洗并贯通竹节后置流水浸泡1-3D;(2)对原竹进行表面处理;所述的表面处理是表面物理防腐处理、表面保绿处理或者表面着色处理;(3)将回收的聚苯乙烯泡沫经清洗、破碎、筛分制成粒径为2.5-5mm、堆积密度10-15kg/m3的EPS颗粒;采用摩擦起电法或者感应起电法使上述EPS颗粒电荷面密度≥120微库/平米;(4)将IPBC、碳酸氢钠、粉末状低温磺酰肼类化学发泡剂、芳香族溴化物M、石墨粉碎筛分制成200目通过的粉末,在气密容器内按照EPS颗粒: IPBC:碳酸氢钠:低温磺酰肼类化学发泡剂:芳香族溴化物...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轶刘洋何仁军龙玉书李世杰杨隼
申请(专利权)人:罗轶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