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电机组机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638997 阅读:3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发电机组机架,包括底座、后护梁和前护梁,所述后、前护梁的上部均设有横梁,所述底座靠近后护梁的一端设有车轮,所述底座靠近前护梁的一端设有支撑脚,所述前护梁上设有扶手,所述扶手位于横梁的下方,所述扶手由两个相互平行的把手和连接在两把手之间的扶杆组成,两把手的一端分别通过销子安装在前护梁的内侧,所述把手的另一端向下弯折,两把手向下弯折的外端头连接有扶杆。(*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发电机组机架,属于机械

技术介绍
电能是现代社会最主要的能源之一,发电机是将其他形式的能源转换成电能的机械设备,最早产生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由德国工程师西门子于1866年制成,它由水轮机、汽轮机、柴油机或其他动力机械驱动,将流水、气流、燃料燃烧或原子核裂变产生的能量转化为机械能传给发电机,再由发电机转换为电能。发电机在工农业生产,国防,科技及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用途。众所周知,为了方便移动发电机组,将装配好的发电机组安装在机架上,然后移动机架便可方便的移动发电机组。现有的机架主要由底座和前、后护梁组成(见图1所示), 在底座上设车轮,在前后护梁的上端设有横梁,在横梁上设有把手,把手为一个圆柱形的直杆,在使用时,人手握扶手,将机架的后部抬起,推动机架移动,由于把手为直杆且设在护梁的上端,在抬起把手时,将机架后部抬起的高度就比较高,机架前方向下倾斜,机架前后高度差较大,容易发生翻转或晃动的现象;使得机架运行起来不稳,同时,直杆形式的把手人握起来不舒服,不方便个子较矮的人操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方便操作、不易造成翻转和晃动的发电机组机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发电机组机架,包括底座(1)、后护梁(2)和前护梁(3),所述后、前护梁(2、3)的上部均设有横梁(6),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靠近后护梁(2)的一端设有车轮(4),所述底座(1)靠近前护梁(3)的一端设有支撑脚(5),所述前护梁(3)上设有扶手,所述扶手位于横梁(6)的下方,所述扶手由两个相互平行的把手(7)和连接在两把手之间的扶杆(8)组成,两把手(7)的一端分别通过销子(9)安装在前护梁(3)的内侧,所述把手(7)的另一端向下弯折,两把手(7)向下弯折的外端头连接有扶杆(8)。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雄彬冉毅胡亮郭周劳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鼎工机电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