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清华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内嵌RFID标签识别技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637278 阅读:18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属于嵌入式识别技术领域的一种内嵌RFID标签识别技术。本发明专利技术首先在内嵌的RFID标签写入一定的不可删除信息,并用环氧树脂将其固化在内部作为珍珠核,然后将内嵌RFID标签芯片的珍珠核和从制片蚌取下的细胞小片置入插片蚌中内外表皮之间的结缔组织内,经过0.5-2年的育珠时间就可以采到内嵌RFID标签的珍珠。通过读卡器发送一定的能量和信号,内嵌于珍珠内部的RFID标签就可以将其信息返回给读卡器,进而实现高效准确识别珍珠信息的功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嵌入式识别
,具体涉及一种内嵌RFID标签的珍珠核及其识别珍珠真伪的方法。
技术介绍
自古以来,天然珍珠就是大自然赠送给人类宝贵的稀有礼物,它是一些沙粒、寄生虫或其遗骸等异物进入到蛘类软体内部,进而引起蛘类本能抵抗外来入侵反应的过程中形成的。在天然情况下,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产生一粒好珍珠极为困难。随着目前育珠技术的成熟,现在市场上大多珍珠饰品是人工养殖的。人工养殖的珍珠主要分为有核珍珠和无核珍珠两大类。其中有核珍珠的珍珠核大部分是以蛘的贝壳、沙砾,石头等为材料的。通常来讲,一个人工珍珠从母体出生开始到最后珍珠育成也需要0. 5-2年的时间。对于不同的人工养殖技术、养殖环境、以及选择不同的蛘类,珍珠的品质在颜色、光泽、 形体、光滑度等方面就会有很大的差别,而且人们很难识别其品质的等级。令人痛心的是, 那些谋利造假者更是利用各种手段制造了大量的人造珍珠,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欺骗消费者的正当权益。为了解决人们难以辨识珍珠品质等级及真伪的困扰,将用环氧树脂系胶结剂固化的RFID标签芯片代替沙粒或寄生虫以及遗骸等异物作为珍珠核,并配合常见的插核技术以及后续的术后休养及育珠技术最终形成内嵌RFID标签的有核珍珠,从而实现高效准确地辨识珍珠品质、性能及真伪的功效。同时,在插核技术之前就对RFID标签进行一定信息的写入,也有利于对对珍珠整个成长过程的管理和跟踪。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内嵌RFID标签的珍珠核。本专利技术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快捷、准确识别珍珠品质及真伪的方法。一种内嵌RFID标签的珍珠核,其特征在于,所述珍珠核由RFID标签1、天线2、环氧树脂3、贝壳粉8构成;天线2附着在RFID标签芯片1上;RFID标签芯片1和天线2的复合体外层包覆环氧树脂3 ;环氧树脂3外层包覆贝壳粉8。所述RFID标签1为有源RFID标签、半有源RFID标签或无源RFID标签。所述RFID标签用于储存育珠时所选蛘的种类、育珠场所、插核时间、术后休养时间、收获时间、生存环境。所述RFID标签内置不可擦除程序。所述天线2为集成天线或独立天线。一种内嵌RFID标签识别珍珠真伪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读卡器4发送一定的能量和信号,内嵌于珍珠5内部的RFID标签将其信息返回给读卡器4,实现高效准确识别珍珠5信息的功效。所述珍珠5育成方法为将内嵌RFID标签的珍珠核和从制片蛘取下的细胞小片置入插片蛘中内外表皮之间的结缔组织内,然后对蛘伤口进行卵磷脂溶液或四环素药物处理,最后经过0. 5-2年的自然养育而成。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通过读卡器向内嵌在珍珠内部的RFID标签发送一定的能量和信号,RFID标签接收能量并将其转化为自身工作所需要的电源电压,而不需要外部电池供电,同时它通过自身内部的射频模拟电路和数字模拟电路解读读卡器发送的信号,同时返回对应的信息,从而人们就可快捷方便地得到珍珠的相关信息。本专利技术RFID标签存储的信息不可擦除,在育珠过程中和育珠结束后还可以再写入信息,进一步加强了对珍珠的辨识与管理。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内嵌RFID标签的珍珠核的俯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内嵌RFID标签的珍珠核的圆形立体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珍珠的截面图;图4 为读卡器对珍珠信息的读取过程示意图;图中,I-RFID标签、2-天线、3_环氧树脂、4_读卡器、5_珍珠、6_读卡器发送的能量和信号、7-RFID标签返回的信息、8-贝壳粉。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 本实施例内嵌RFID标签的珍珠核,由RFID标签1、天线2、环氧树脂3、贝壳粉8构成,天线2附着在RFID标签芯片1上,RFID标签芯片1和天线2的复合体外层包覆环氧树脂3,环氧树脂3外层包覆贝壳粉8 (图1-2)。由内嵌RFID标签的珍珠核培育珍珠5(图3),育成方法为按照客户要求预先对 RFID标签芯片1写入相关识别信息(信息不可删除),包括所选蛘的种类、育珠场所、插核时间、术后休养时间、收获时间、生存环境;将内嵌RFID标签的珍珠核和从制片蛘取下的细胞小片置入插片蛘中内外表皮之间的结缔组织内,然后对蛘伤口进行卵磷脂溶液或四环素药物处理,蛘的外套膜表皮细胞组织就会包围用环氧树脂系胶结剂固化的RFID芯片做成的珍珠核,形成完整的珍珠囊,并以它为中心渐次一层一层地分泌珍珠质,经过0. 5-2年的自然养育形成珍珠;在珍珠培育任一阶段可根据客户要求写入相关信息(信息不可删除)。珍珠5育成后,对其识别的方法为通过读卡器4发送一定的能量和信号,内嵌于珍珠5内部的RFID标签将其信息返回给读卡器4 (图4),实现高效准确识别珍珠5信息的功效。权利要求1.一种内嵌RFID标签的珍珠核,其特征在于,所述珍珠核由RFID标签(1)、天线O)、 环氧树脂⑶、贝壳粉⑶构成;天线⑵附着在RFID标签芯片⑴上;RFID标签芯片⑴ 和天线O)的复合体外层包覆环氧树脂(3);环氧树脂C3)外层包覆贝壳粉(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内嵌RFID标签的珍珠核,其特征在于,所述RFID标签(1) 为有源RFID标签、半有源RFID标签或无源RFID标签。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内嵌RFID标签的珍珠核,其特征在于,所述RFID标签用于储存育珠时所选蛘的种类、育珠场所、插核时间、术后休养时间、收获时间、生存环境。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内嵌RFID标签的珍珠核,其特征在于,所述RFID标签内置不可擦除程序。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内嵌RFID标签的珍珠核,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2)为集成天线或独立天线。6.一种内嵌RFID标签识别珍珠真伪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读卡器(4)发送一定的能量和信号,内嵌于珍珠(5)内部的RFID标签将其信息返回给读卡器(4),实现高效准确识别珍珠(5)信息的功效。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一种内嵌RFID标签识别珍珠真伪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珍珠( 育成方法为将内嵌RFID标签的珍珠核和从制片蛘取下的细胞小片置入插片蛘中内外表皮之间的结缔组织内,然后对蛘伤口进行卵磷脂溶液或四环素药物处理,最后经过 0. 5-2年的自然养育而成。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属于嵌入式识别
的一种内嵌RFID标签识别技术。本专利技术首先在内嵌的RFID标签写入一定的不可删除信息,并用环氧树脂将其固化在内部作为珍珠核,然后将内嵌RFID标签芯片的珍珠核和从制片蚌取下的细胞小片置入插片蚌中内外表皮之间的结缔组织内,经过0.5-2年的育珠时间就可以采到内嵌RFID标签的珍珠。通过读卡器发送一定的能量和信号,内嵌于珍珠内部的RFID标签就可以将其信息返回给读卡器,进而实现高效准确识别珍珠信息的功效。文档编号A01K61/00GK102204516SQ201110067970公开日2011年10月5日 申请日期2011年3月21日 优先权日2011年3月21日专利技术者张春, 王志华, 贺宇荟, 陈虹 申请人:清华大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内嵌RFID标签的珍珠核,其特征在于,所述珍珠核由RFID标签(1)、天线(2)、环氧树脂(3)、贝壳粉(8)构成;天线(2)附着在RFID标签芯片(1)上;RFID标签芯片(1)和天线(2)的复合体外层包覆环氧树脂(3);环氧树脂(3)外层包覆贝壳粉(8)。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春贺宇荟王志华陈虹
申请(专利权)人:清华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