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式远红外电热理疗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632899 阅读:2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肩式远红外电热理疗仪,其特征在于该理疗仪包括背心(1)、芯片袋(2)、远红外芯片(3)、导线(4)和电池组(5),所述背心(1)的两肩部分别设置有芯片袋(2),所述芯片袋(2)内设置有远红外芯片(3),所述两远红外芯片(3)并联设置,所述两远红外芯片通过导线(4)与电池组(5)相连接,所述远红外芯片(3)包括六层结构,自上而下依次为上表层(3.1)、第一胶粘层(3.2)、PET保护膜层(3.3)、远红外基片(3.4)、第二胶粘层(3.5)和下表层(3.6)。其体积小,重量轻,可随身携带,不影响起居、舒适度高。(*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人体理疗医疗器械,尤其涉及一种肩式远红外电热理疗仪
技术介绍
自1800年德国科学家哈逊在研究太阳光谱时发现了红外线以来,红外线相关技术已广泛用于工业生产,医学诊断、检测、治疗和预防保健上。根据生物学特点可将医用红外线分为近红外线、中红外线和远红外线。远红外线是指波长在3-1000微米的红外线,其中波长4-20微米这一波段的红外线对人类的生存与生物的生长极为重要,远红外线对人体作用主要有远红外线的三个主要特性所决定(一是放射、二是强烈的渗透力,三是吸收、共振和共鸣)。人体表面接受远红外线,并由表及里传导渗透,被吸收产生温热效应,与体内组织细胞产生共振、共鸣,促进了活性。并且由于产生温热效应,使人体微血管扩张,自律性加强,血液循环加快,加速了细胞与血液的物质交换, 从而促进了机体的新陈代谢。同时,远红外线提高吞噬细胞的吞噬能力,有利于慢性炎症的吸收、消散,适用于治疗各种类型的慢性炎症,如神经炎、肌炎、关节炎及内脏的一些慢性炎症。热能可降低感觉神经的兴奋性,并通过缓解肌肉痉挛、消肿、消炎和改善血液循环而治疗各种疼痛,如神经痛以及痉挛痛、炎症性和缺血性疼痛等。因此,在医学上被专家称为“生命光波”。对于背部慢性软组织的治疗方法主要有理疗、热敷,牵引。热敷,牵引治疗方法的对微循环的改善程度有限,利用远红外线热辐射,改善局部微循环,有明显的疗效。市场与远红外线相关的理疗保健产品多种多样,罗布麻为代表的纺织产品因其无热源作用产生的远红外线的强度和持续性受到质疑;医疗中所使用的远红外治疗仪,因其温度高,交流电供能,不利于方便使用。有热源的、便携式的、纳米材料做成的肩式远红外电热理疗仪还未见报道。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体积小,重量轻,可随身携带,不影响起居的肩式远红外电热理疗仪。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肩式远红外电热理疗仪,该理疗仪包括背心、芯片袋、远红外芯片、导线和电池组,所述背心的两肩部分别设置有芯片袋,所述芯片袋内设置有远红外芯片,所述两远红外芯片通过导线与电池组相连接。所述背心设置有面层和里层,所述导线设置于面层和里层和面层之间。所述背心正面设置有电池组袋。所述背心面层设置有导线孔,所述导线孔设置于所述电池组袋内。所述远红外基片包括PET基片,所述PET基片表面靠近上、下两边边缘处设置有两条导电银浆涂层,所述PET基片中部涂覆有导电油墨涂层,所述导电油墨涂层的上、下两边边缘分别与两条导电银浆涂层搭接,所述两条导电银浆涂层外贴覆有导电条;所述导电条通过导线与电池组件相连。 所述导电条与电池组之间串联有过热断路保护器。所述过热断路保护器外及远红外芯片的周边设置有密封胶层。所述上表层和下表层为含麻纤维布层,优选为亚麻布。本技术的远红外电热理疗背心贴附在人体两侧肩部,可以很好的与人体接触,远红外电热芯片内设置有导电油墨涂层,加热元件以可调的功率被加热,导电油墨涂层发射出4-20μπι的远红外线,对人体部位及周围组织进行理疗,达到促进血液循环,缓解不适症状的作用。当理疗芯片温度加热到60°C时,过温保护器工作,使电源断开,避免高温对人体皮肤的灼伤。制成的电热远红外芯片经检测,①韧度高电热膜的抗拉力20kg ;②运行安全电热膜工作时表面最高温度不超过60°C ;③健康舒适。经国家红外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检测,该产品热辐射性能好,节能省电,不含对人体有害的射线。所产生的远红外线不仅对人体无害,而且有益健康。密封胶边的设置,使得远红外芯片密封性好,牢固度高,可延长其使用寿命。本技术的肩式远红外线电热理疗仪具有热敷及辅助治疗效果,结构简单,使用安全,适合居家理疗使用等特点。附图说明图1、本技术肩式远红外线电热理疗仪结构示意图;图2、为远红外电热芯片连接结构示意图;图3、为远红外芯片结构示意图;图4、为远红外基片结构示意图;图5、为电池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背心1、芯片袋2、远红外芯片3、导线4、电池组5、电池组袋6、包边7、拉链8。上表层3. 1、第一胶粘层3. 2、PET保护膜层3. 3、远红外基片3. 4、第二胶粘层3. 5、 下表层3. 6 ;PET基片3.4. 1、电银浆涂层3. 4. 2,导电油墨涂层3. 4. 3,导电条3. 4. 4。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肩式远红外电热理疗仪作进一步的说明本技术理疗仪包括一条背心1,在背心1的内面两侧肩部各设置一个芯片袋 2,芯片袋2内放置远红外电热理疗仪芯片,导线4的一端与远红外电热理疗仪芯片连接,另一端与微电脑控制的聚合物锂电池组5连接。芯片袋2可以直接缝制在背心1的内面,也可以通过魔术贴固定,由于穿戴式,肩部经常处于动态条件下,故优选的方案是将芯片袋2直接缝制固定。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阐述背心式远红外电热理疗仪的制备过程首先是背心的制作如图1所述的背心1面布270G/ Hl2棉麻混纺吊白印花棉毛布,里布170G/ Itl2棉麻混纺吊白印花汗布制成,背心内面两侧肩部缝制芯片袋2,领圈、夹圈、下摆包边7,左右门襟装拉链8右侧缝有一个电池组袋6。背心正面右侧缝有一个放置电池组袋6,背心的周边用弹力包边带缝制而成,其中背心的长度根据人体的胖瘦可选择大、中、小号;其次是远红外芯片的制备远红外芯片3由六层基片构成,至上而下依次为上表层3. 1、第一胶粘层3. 2、PET 保护膜层3. 3、远红外基片3. 4、第二胶粘层3. 5和下表层3. 6 ;所述远红外基片3. 4包括PET基片3. 4. 1,所述PET基片3. 4. 1表面靠近上、下两边边缘处设置有两条导电银浆涂层3. 4. 2,所述PET基片3. 4. 1中部涂覆有导电油墨涂层 3. 4. 3,所述导电油墨涂层3. 4. 3的上、下两边边缘分别与两条导电银浆涂层3. 4. 2搭接,所述两条导电银浆涂层3. 4. 2外贴覆有导电条3. 4. 4 ;所述导电条3. 4. 4通过导线4与电池组件6相连。在导电条与电池组之间串联有过热断路保护器,然后用注塑机将过热保护器及经高温模压复合后的远红外芯片四周塑封。上表层3. 1和下表层3. 6采用亚麻布制备。最后进行理疗仪的装配将制成后的二个远红外电热理疗芯片分别放置在芯片袋2内,把锂电池组放入背心上的电池组袋6内,将导线插头插入锂电池组上的插孔内,打开温度档位选择开关,温度档位显示屏显示1、2、3表示强、中、弱三档温度。电池组5为带微电脑控制的聚合物锂电池组,被塑封的远红外电热芯片的引出导线与微电脑控制器的聚合物锂电池相连,通过温度档位选择开关使电源电压经变换后,给远红外电热芯片供电,并在温度档位LED上显示出温度档位。芯片以可调的功率被加热,芯片导电油墨涂层发射出4-20 μ m波长的远红外线,对人体进行理疗,达到疏通血脉,促进血液循环的作用。当远红外芯片温度加热到60°C时,过热保护器工作,使电源断开,避免高温对人体皮肤的灼伤。上述的微电脑控制的锂电池是外购的,型号为LK-D,规格为7. 4V,2200mAh,输入 DC8. 4V,1A,输出功率20W MAX,锂电池充电器也是外购的,型号为HXY-084V 1100A,过热保护器是外购的,其型号为TB02。使用过程中可通过微电脑控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与电池组(5)相连接。1. 一种肩式远红外电热理疗仪,其特征在于该理疗仪包括背心(1)、芯片袋(2)、远红外芯片(3)、导线(4)和电池组(5),所述背心(1)的两肩部分别设置有芯片袋(2),所述芯片袋(2)内设置有远红外芯片(3),所述两远红外芯片通过导线(4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文昌
申请(专利权)人:江阴市霖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