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风湿骨病的远红外理疗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399697 阅读:213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9-08 23: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治疗风湿骨病的远红外理疗仪包括:壳体、远红外芯片和电源,所述远红外芯片与所述电源导线连接;所述壳体的内侧面为U型三面结构,且所述U型三面结构中相互平行的两面上均设有所述远红外芯片;所述U型三面结构的另外一面由第一活动面和第二活动面组成,所述第一活动面与所述第二活动面位于一个平面上;所述远红外理疗仪包括一个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位于壳体内,且与所述第一活动面和所述第二活动面连接并用于控制所述第一活动面与所述第二活动面之间的距离;所述第一活动面和/或所述第二活动面上设有永磁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治疗风湿骨病的远红外理疗仪,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达到良好的治疗和辅助治疗风湿骨病的效果。(*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一种治疗风湿骨病的远红外理疗仪包括:壳体、远红外芯片和电源,所述远红外芯片与所述电源导线连接;所述壳体的内侧面为U型三面结构,且所述U型三面结构中相互平行的两面上均设有所述远红外芯片;所述U型三面结构的另外一面由第一活动面和第二活动面组成,所述第一活动面与所述第二活动面位于一个平面上;所述远红外理疗仪包括一个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位于壳体内,且与所述第一活动面和所述第二活动面连接并用于控制所述第一活动面与所述第二活动面之间的距离;所述第一活动面和/或所述第二活动面上设有永磁体。本技术中治疗风湿骨病的远红外理疗仪,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达到良好的治疗和辅助治疗风湿骨病的效果。【专利说明】一种治疗风湿骨病的远红外理疗仪
本技术涉及医疗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治疗风湿骨病的远红外理疗仪。
技术介绍
红外线是在所有太阳光中最能够深入皮肤和皮下组织的一种射线,而且经科学证实,远红外线与人体内细胞分子的振动频率接近,远红外线能够渗入人体内部,并且与人体细胞的原子和分子发生共振,通过共振引起的分子之间摩擦而生热,促使皮下温度上升,并使微血管扩张,加速血液循环,有利于清除血管中和体内的有害物质,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缓解身体疼痛。另外,远红外线在人体皮肤的穿透力仅有0.01至0.1厘米,所以远红外对人体的有益效果显著,从而其被广泛的应用于许多疾病的辅助治疗上。风湿骨病是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风湿寒邪浸入人体后,主要的症状为关节酸、冷、麻木和肿痛。此病西医采用的常规治疗,通常会使用止痛药、激素类药,给患者带来很大的副作用。通常采用中医药进行外敷治疗和口服治疗是现在治疗中比较通用的办法,在使用中医药进行治疗时,用于缓解风湿骨病症状的物理疗法如电疗和推拿等,都可以有效的缓解病人局部的身体不适感。现有技术中,常规的推拿按摩和起到保健作用的医疗器械很多,而专一用于风湿骨病方面的起到物理治疗的医疗仪器却很少,而且价格昂贵,疗效甚微。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风湿骨病的远红外理疗仪,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治疗风湿骨病的物理治疗仪效果价格昂贵和治疗效果不明显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它相关目的,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技术提供一种治疗风湿骨病的远红外理疗仪,所述远红外理疗仪至少包括:壳体、远红外芯片和电源,所述远红外芯片与所述电源导线连接;所述的壳体的内侧面为U型三面结构,且所述U型三面结构中相互平行的两面上均设有所述远红外芯片;所述U型三面结构的另外一面由第一活动面和第二活动面组成,所述第一活动面与所述第二活动面位于一个平面上;所述的远红外理疗仪还包括一个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位于壳体内,且与所述第一活动面和所述第二活动面连接并用于控制所述第一活动面与所述第二活动面之间的距离;所述第一活动面和/或所述第二活动面上设有永磁体。优选地,所述U型三面结构部分连通有超声波水雾发生器及其水雾排入系统,所述的超声波水雾发生器及其水雾排入系统与电源导线连接。这种超声波水雾发生器,能够在病人使用本技术中的治疗风湿骨病的远红外理疗仪时辅助喷洒一定量的水雾,避免远红外光治疗部位出现干燥的现象;另外,为了配合治疗,也可以在超声波水雾发生器中放一些中药溶液,这些中药溶液以水雾的形式喷撒出来,再结合远红外理疗和磁疗使风湿骨病患者的伤病疼痛部位得到尽快恢复,从而达到治疗和辅助治疗的效果。优选地,所述的控制装置与所述电源导线连接,且所述的控制装置设有用于调节第一活动面和第二活动面的控制按钮。本技术中的控制装置能够通过控制按钮控制调节两个远红外芯片之间的距离,使其更好的包裹在人体特定的部位,如通过控制按钮调节第一活动面和第二活动面的距离,从而使得本专利技术中的远红外理疗仪很好的贴合在患者的肩颈部和腰椎部位。优选地,永磁体与所述的第一活动面或所述第二活动面固定连接。优选地,所述的电源为电池组或者通过导线连接的外接电源。本技术中公开的治疗风湿骨病的远红外理疗仪,其结构简单,而且结合了远红外理疗与磁疗一体,并可以通过合理的结构,使用方便,从而达到良好的治疗和辅助治疗风湿骨病的效果。【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治疗风湿骨病的远红外理疗仪的结构示意图。元件标号说明I壳体2远红外芯片3第一活动面4第二活动面5控制装置51控制按钮6永磁体7电源8超声波水雾发生器9水雾排入系统【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及功效。请参阅附图。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 整,在无实质变更
技术实现思路
下,当亦视为本技术可实施的范畴。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治疗风湿骨病的远红外理疗仪,所述远红外理疗仪至少包括:壳体1、远红外芯片2和电源7,所述远红外芯片2与所述电源7导线连接;所述的壳体I的内侧面为U型三面结构,且所述U型三面结构中相互平行的两面上均设有所述远红外芯片2 ;所述U型三面结构的另外一面由第一活动面3和第二活动面4组成,所述第一活动面3与所述第二活动面4位于一个平面上;所述的远红外理疗仪还包括一个控制装置5,所述控制装置5位于壳体I内,且与所述第一活动面3和所述第二活动面4连接并用于控制所述第一活动面3与所述第二活动面4之间的距离;所述第一活动面3和/或所述第二活动面4上设有永磁体6。优选地,所述U型三面结构部分连通有超声波水雾发生器8及其水雾排入系统9,所述的超声波水雾发生器8及其水雾排入系统9与电源7导线连接。这种超声波水雾发生器8能够在病人使用本技术中的治疗风湿骨病的远红外理疗仪时辅助喷洒一定量的水雾,避免远红外治疗部位出现干燥的现象;另外,为了配合治疗,也可以在超声波水雾发生器8中放一些中药溶液,这些中药溶液以水雾的形式喷撒出来,再结合远红外理疗和磁疗使风湿骨病患者的伤病疼痛部位得到尽快恢复,从而达到治疗和辅助治疗的效果。优选地,所述的控制装置5与所述电源7导线连接,且所述的控制装置5设有用于调节第一活动面3和第二活动面4的控制按钮51。本技术中的控制装置5能够通过控制按钮51控制调节两个远红外芯片2之间的距离,使其更好的包裹在人体特定的部位,如通过控制按钮51调节第一活动面3和第二活动面4的距离,从而使得本专利技术中的远红外理疗仪很好的贴合在患者的肩颈部和腰椎部位。优选地,永磁体6与所述的第一活动面3或所述第二活动面4固定连接。优选地,所述的电源7为通过导线连接的外接电源。本技术中公开的治疗风湿骨病的远红外理疗仪,其结构简单,而且结合了远红外理疗与磁疗一体,并可以通过合理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治疗风湿骨病的远红外理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远红外理疗仪至少包括:壳体(1)、远红外芯片(2)和电源(7),所述远红外芯片(2)与所述电源(7)导线连接;所述的壳体(1)的内侧面为U型三面结构,且所述U型三面结构中相互平行的两面上均设有所述远红外芯片(2);所述U型三面结构的另外一面由第一活动面(3)和第二活动面(4)组成,所述第一活动面(3)与所述第二活动面(4)位于一个平面上;所述的远红外理疗仪还包括一个控制装置(5),所述控制装置(5)位于壳体(1)内,且与所述第一活动面(3)和所述第二活动面(4)连接并用于控制所述第一活动面(3)与所述第二活动面(4)之间的距离;所述第一活动面(3)和/或所述第二活动面(4)上设有永磁体(6)。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隆慧君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骨之道企业管理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