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下储气井用堵头式井口联接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629864 阅读:2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该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地下储气井用堵头式井口联接头,包括下部设有锥形管螺纹、上部设有紧固螺纹的圆筒形本体,设有密封槽、排液口及燃料气进、出口的堵头式联接密封头,密封圈及螺纹紧固件。该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由于采用增厚的筒形联接管作为该联接头的本体、筒形联接管的下端亦采用锥形管螺纹直接与储气井井口紧固、密封联接,上部与带排液口及燃料气进、出口的堵头式联接密封头之间则采用密封圈及螺纹紧固件密封紧固联接。该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紧凑、整体性好、装卸方便,日常使用中易对联接头本身进行保温、加热及防腐处理,使用安全可靠且使用寿命长,以及便于对储气井进行检测、维修保养等特点。(*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高压地下储气井用井口联接装置,特别是一种采用圆筒形联接管作为联接头本体的地下储气井用堵头式井口联接头。采用该联接头既方便拆装和对井口装置实施保温、加热和防腐处理,又便于对储气井进行检测、维修保养等。
技术介绍
目前,在CNG(压缩天然气)供应站及城市燃气调峰站中,用作高压地下储气井井口联接的装置仍普遍采用金属(钢)圈密封的法兰盘联接的井口装置。专利号为 ZL2005200365219、专利技术名称为《地下储气井井口联接头》的专利文献所公开的技术即属于此类井口联接装置;该联接头包括下部设有螺栓孔及密封槽的法兰,上部为带排液口和燃料气进、出口及密封槽、螺栓孔的法兰式密封头,金属密封圈;联接头上、下两部分(本体) 通过螺栓组及金属密封圈及上、下法兰头密封式紧固联接成一体,使用安装时则通过井筒联接套与井口密封紧固联接成一体。该类法兰联接装置由于在法兰盘与其颈部有一个结构突变、产生应力集中,在使用过程中因压力的反复变化、联接头容易从该处断裂;而且由于该联接头螺栓多、拆装麻烦,螺栓也易因疲劳松动导致井口联接头产生泄漏,或因各螺栓的预紧力难以均衡而发生螺栓的断裂、影响其密封的可靠性,而采用软金属密封也不利于反复拆装;此外,由于上述传统的井口联接头的结构复杂、规整(紧凑)性差,不易对联接头本身进行保温、加热及防腐处理,也不便于对储气井进行检测、维修保养等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
技术介绍
存在的缺陷,改进设计一种地下储气井用堵头式井口联接头;以简化其结构和装卸工艺,有效提高联接头的强度、耐腐蚀性、密封性及使用过程中的可靠性,达到结构简单紧凑、装卸方便,日常使用中易对联接头本身进行保温、 加热及防腐处理,使用安全可靠并可有效延长其使用寿命,以及便于对储气井进行检测、维修保养等目的。本技术的解决方案是将传统设有排液口及燃料气进、出口的联接(四通)头与下部(密)封头之间采用法兰盘联接、在两法兰盘之间采用钢圈密封,(密)封头下部采用锥形管螺纹与地下储气井井口联接的联接头本体;改为采用整体式筒形联接管作为联接头本体、并将原带排液口及燃料气进、出口的联接头改为既作为联接、又作为密封的堵头式联接密封头,该堵头式联接密封头与联接头本体之间通过密封圈及螺纹紧固件、密封紧固联接成一体,筒形联接管(本体)的下部仍通过锥形管螺纹与地下储气井井口联接。即在井口联接头中采用一增厚的筒形联接管作为该联接头的本体、筒形联接管的下端采用锥形管螺纹直接与储气井井口紧固密封联接,以便于对联接头本身及联接头与井口联接部位进行防腐处理,提高井筒与井口联接管联接部位及联接头本身的强度和防腐能力;筒形联接管的上部与带排液口及燃料气进、出口的联接密封头之间则采用密封圈及螺纹紧固件密封紧固联接;从而实现其专利技术目的。因而本技术地下储气井用堵头式井口联接头包括井口联接头本体,设有排液口及燃料气进、出口的联接头,密封头,密封圈及紧固件;关键在于联接头本体为下部设有锥形管螺纹、上部设有紧固螺纹的圆筒形本体,联接头和密封头则为设有密封槽、排液口及燃料气进、出口的堵头式联接密封头,该联接密封头上的排液口及燃料气进、出口均轴向设于联接密封头的顶部,密封圈则设于联接密封头的密封槽内;联接密封头与圆筒形本体上部通过螺纹紧固件及密封圈密封紧固成一体。上述圆筒形本体长300-8000mm、筒壁厚20_30mm、上部紧固螺纹为公制螺纹或 (直)管螺纹。所述堵头式联接密封头的顶部轴向设置一个排液口及1-2个燃料气进、出口。而所述螺纹紧固件为沉头式螺栓或螺母(帽)。本技术由于采用增厚的筒形联接管作为井口联接头的本体、筒形联接管的下端采用锥形管螺纹直接与储气井井口紧固密封联接,以便于对井口联接头本体进行防腐处理、提高井筒与井口联接头联接部位的强度和防腐能力;筒形联接管的上部与带排液口及燃料气进、出口的联接密封头之间则采用密封圈及螺纹紧固件密封紧固联接。从而具有结构简单紧凑、整体性好、装卸方便,日常使用中易对联接头本身进行保温、加热及防腐处理, 使用安全可靠且使用寿命长,以及便于对储气井进行检测、维修保养等特点。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及实施例1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2结构示意图。图中1.圆筒形本体,2.堵头式联接密封头,2-1.燃料气进、出口,2-2.排液口, 3.螺纹紧固件,4.密封圈;5.井口垫板,6.表层导管,7.井筒体。具体实施方式以与CNG加气站和城镇热气调峰站、配气站用储气井配套用井口联接头为例井筒体6直径Φ 244. 5mm (95/8〃管),储气压力为25Mpa。实施例1 以沉头式螺栓作紧固件的堵头式井口联接头为例,圆筒形本体1轴向长350mm、内径Φ 216mm、外径Φ 270mm,筒体上部内圆柱面上的螺纹为M235 X 3、螺纹轴向长52mm,下部锥形管螺纹与井筒体6常规配套用联接套的锥形管螺纹相同;堵头式联接密封头2轴向长165mm,上部外径Φ 139mm,下部与圆筒形本体1配合且带密封槽部位的外径 Φ 224mm、其上设3排底径为Φ 216mm、宽6. 5mm的密封槽,本实施例在该联接密封头上顺轴向设置一个排液口及一个燃料气进、出口,排液口 2-2及一个燃料气进、出口 2-1的结构与
技术介绍
同;螺纹紧固件3本实施例采用沉头式螺栓,轴向长90mm、内径Φ140πιπι、外圆柱面上为Μ235Χ3螺纹,上部设轴向长30mm的六角头;密封圈4型号为Φ 225 X 5. Omm的“0”形密封圈;其余井口垫板5、表层导管6亦均与常规井筒体7直径ΦΜ4. 5mm(95/8"管)、储气压力为25Mpa的地下储气井相同。实施例2 以螺母(帽)作紧固件的堵头式井口联接头为例,圆筒形本体1长度 5000mm、内、外径以及下部锥形管螺纹均与实施例1相同,上部外圆柱面上设M260X4的螺纹、螺纹部分轴向长85mm,本实施例上部与联接密封头2配合处的内环面直径Φ 225mm、该环面轴向长60mm ;堵头式联接密封头2的结构、尺寸均与实施例1相同;螺纹紧固件3本实施例采用带中心孔的螺母作为圆筒形本体1及堵头式联接密封头2之间的紧固件,该螺母外径Φ 320mm、高142mm、其上的内螺纹亦为M260 X 4,中心孔直径Φ 140mm、上部设轴向长 30mm的六角头;密封圈4及其余部分均与实施例1相同。权利要求1.一种地下储气井用堵头式井口联接头,包括井口联接头本体,设有排液口及燃料气进、出口的联接头,密封头,密封圈及紧固件;其特征在于联接头本体为下部设有锥形管螺纹、上部设有紧固螺纹的圆筒形本体,联接头和密封头则为设有密封槽、排液口及燃料气进、出口的堵头式联接密封头,该联接密封头上的排液口及燃料气进、出口均轴向设于联接密封头的顶部,密封圈则设于联接密封头的密封槽内;联接密封头与圆筒形本体上部通过螺纹紧固件及密封圈密封紧固成一体。2.按权利要求1所述地下储气井用堵头式井口联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筒形本体长 300-8000mm、筒壁厚20-30mm、上部紧固螺纹为公制螺纹或管螺纹。3.按权利要求1所述地下储气井用堵头式井口联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堵头式联接密封头的顶部轴向设置一个排液口及1-2个燃料气进、出口。4.按权利要求1所述地下储气井用堵头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口的堵头式联接密封头,该联接密封头上的排液口及燃料气进、出口均轴向设于联接密封头的顶部,密封圈则设于联接密封头的密封槽内;联接密封头与圆筒形本体上部通过螺纹紧固件及密封圈密封紧固成一体。1.一种地下储气井用堵头式井口联接头,包括井口联接头本体,设有排液口及燃料气进、出口的联接头,密封头,密封圈及紧固件;其特征在于联接头本体为下部设有锥形管螺纹、上部设有紧固螺纹的圆筒形本体,联接头和密封头则为设有密封槽、排液口及燃料气进、出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冉训李亨利王伟邓可
申请(专利权)人:自贡力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