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椎间融合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624920 阅读:17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椎间融合器,它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它包含椎间融合器本体,椎间融合器本体的外表面呈齿状,椎间融合器本体内部设置有空腔;通过将融合器本体的外表面设计成齿状,其内侧设计成空腔的结构,增大了与椎盘的接触面积,同时也增大了抓持力,固定效果好,不会造成椎间盘塌陷及融合器移位现象的问题。(*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椎间融合器。技术背景腰椎退行性滑脱、节段性不稳,椎间盘源性疾病、外伤性腰椎滑脱所致腰椎失稳引起的下腰痛、肢体运动感觉障碍,对非手术治疗无效者一般都需行腰椎固定融合术,该技术发展成为当今脊柱外科基本术式之一。1986年Badgy和Kusli-ch设计出适用于人体的椎间融合器,即BAK系统,并用于治疗退变性下腰痛。此后,腰椎锥体间植骨融合技术有了较大发展,成为治疗腰椎退行性变的标准术式之一。椎间融合器亦在椎间融合术中的应用逐渐增多,其应用能维持椎间隙的高度,恢复前中柱的支撑、增加椎间孔容量、解决神经根受压,防止椎间隙塌陷及假关节形成。辅助椎弓根钉内固定植人物可增加后路固定的稳定性和提高腰椎的融合率。近年来,腰椎间融合器已广泛用于腰椎融合术。随着脊柱生物力学的发展和腰椎椎间融合术的广泛应用,腰椎椎间融合器发展迅速,其种类繁多。现有的椎间融合器与椎盘接触的表面光滑,在传导外力时融合器有移位现象,影响手术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椎间融合器,它固定效果好,不会造成椎间盘塌陷及融合器移位现象的问题。为了解决
技术介绍
所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它包含椎间融合器本体1,椎间融合器本体1的外表面呈齿状1-1,椎间融合器本体1内部设置有空腔 1-2。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固定效果好,不会造成椎间盘塌陷及融合器移位现象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看图1,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它包含椎间融合器本体1,椎间融合器本体1的外表面呈齿状1-1,椎间融合器本体1内部设置有空腔1-2。本具体实施方式通过将融合器本体1的外表面设计成齿状1-1,其内侧设计成空腔1-2的结构,增大了与椎盘的接触面积,同时也增大了抓持力。本具体实施方式固定效果好,不会造成椎间盘塌陷及融合器移位现象的问题。权利要求1.一种椎间融合器,其特征在于它包含椎间融合器本体(1),椎间融合器本体(1)的外表面呈齿状(1-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椎间融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椎间融合器本体(1)内部设置有空腔(1-2)。专利摘要一种椎间融合器,它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它包含椎间融合器本体,椎间融合器本体的外表面呈齿状,椎间融合器本体内部设置有空腔;通过将融合器本体的外表面设计成齿状,其内侧设计成空腔的结构,增大了与椎盘的接触面积,同时也增大了抓持力,固定效果好,不会造成椎间盘塌陷及融合器移位现象的问题。文档编号A61F2/44GK201996644SQ20112004555公开日2011年10月5日 申请日期2011年2月24日 优先权日2011年2月24日专利技术者李建祥 申请人:苏州艾迪尔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椎间融合器,其特征在于它包含椎间融合器本体(1),椎间融合器本体(1)的外表面呈齿状(1-1)。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建祥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艾迪尔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