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重力集水的真空排污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6621321 阅读:20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采用重力集水的真空排污系统,包括真空排污系统、积水井和重力流集水系统,所述积水井包括收集井和吸污管,所述收集井设有排污管、真空阀以及用于控制所述真空阀通断的控制器,所述排污管的出口接入所述真空排污系统的真空管路,所述排污管的进口通过所述真空阀连接所述吸污管的出口,所述吸污管的进口延伸至所述收集井内的吸污水位,所述收集井的下部空腔的侧壁上设有重力流污水流入的通道口,连接所述重力流集水系统的出口,所述真空排污系统的出口连接污水处理系统,所述重力流集水系统设有重力流集水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现了重力集水和真空排污的结合,结构简单、无需使用提升泵,运行可靠,并方便检查和维修。(*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采用重力集水的真空排污系统,可用于住宅、宾馆、办公场所、工厂等各种排放污水的场合。
技术介绍
现有的建筑生活污水向室外排放的主要方式是先将室内污水利用重力汇集入集水井,再由集水井排入重力流污水管道进行排放。这种排水方式广泛应用于建筑排水,其缺陷是当室内排污总管高程低于室外排水干管时,只能在集水井内设污水泵提升污水才能进入室外排水干管。集水井内设污水泵提升污水的方案有以下缺陷污水泵供电电压不是安全电压(220V或380V),容易造成安全隐患;污水泵易于堵塞,清理维护不便;污水泵多点提升,管道压力不易平衡,对管道系统冲击大,当出现断电等情况时容易造成井内积水冒溢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采用重力集水的真空排污系统的积水井(简称为积水井),能够根据通过重力流所收集的污水水位的变化自动间歇性地将污水提升至真空排水系统。本技术的主要技术方案是一种采用重力集水的真空排污系统,包括积水井、重力流集水系统和真空排污系统,所述积水井包括收集井和吸污管,所述收集井还设有排污管、真空阀以及用于控制所述真空阀通断的控制器,所述排污管的出口接入所述真空排污系统的真空管路,所述排污管的进口通过所述真空阀连接所述吸污管的出口,所述吸污管的进口延伸至所述收集井内的吸污水位,所述收集井的下部空腔的侧壁上设有重力流污水流入的通道口,连接所述重力流集水系统的出口,所述真空排污系统的出口直接或通过管道接入污水排放口、污水池或污水处理系统,所述重力流集水系统设有重力流集水管,所述重力流集水管连接污水排放源。所述真空阀设有用于控制自身开闭的压力腔,所述控制器设有工作气压接口和真空供气接口,所述工作气压接口与所述压力腔的接口相连通,真空供气接口与所述真空管路相通,所述控制器内设有用于接通和关断所述工作气压接口和真空供气接口之间通路的阀门以及用于控制所述阀门的工作状态的控制电路。所述真空供气接口与所述真空管路相通的方式可以为在所述排污管的最高处设有取气口,所述取气口的上部接口与所述真空供气接口相连通。所述控制器设有信号输入端,并依据所述信号输入端输入的信号控制所述阀门的工作状态,所述信号输入端连接有用于采集所述收集井内水位信号的水位传感器。所述水位传感器由感应阀和感应管组成,所述感应阀设有内压接口、大气接口和感应信号输出端,所述内压接口连接有感应管,所述大气接口与大气相连通,所述感应管自上向下延伸至所述收集井内的水位信号采集水位,其下端开有管口。所述收集井内优选设有收集器,所述收集器为顶部封闭的空心罐体,其侧壁上设有进污口,所述吸污管的进口和所述感应管的管口均位于所述收集器内。所述收集器上部安装有支撑板,所述收集器通过其固定件固定连接在所述支撑板上,所述吸污管和感应管穿过所述支撑板上的相应通孔,其上部分别位于所述支撑板之上, 所述吸污管和所述感应管通过安装件固定连接在所述支撑板上。所述支撑板可拆卸地固定安装于所述收集井内,将所述收集井的内部空间分隔为上、下两个空腔,所述支撑板设有能够带动其上下移动的高度调节机构或者所述支撑板上设有能够带动所述收集器、吸污管和感应管一同上下移动的高度调节机构。所述感应阀和控制器可以设置在所述支撑板之上的所述收集井内,也可以设置在地面上的保护罩内,所述收集井的主体可以采用盖板式圆形砖砌结构,设有混凝土井圈、铸铁井盖和支座,所述井盖的中部设有加强筋。所述保护罩和所述收集井之间可以设置有穿线管,所述穿线管整体设置于地面以下,一端设在所述保护罩内,另一端连通所述收集井的上部空腔,连接所述取气口和真空供气接口的管路、连接所述压力腔的接口和工作气压接口的管路以及连接所述感应管和感应阀的内压接口的管路均设置于所述穿线管内。本技术的积水井的工作原理是污水重力流通过进污管汇集于收集井内,当收集井内污水水位达到一定的高度后,感应管内部与大气压存在一定压差,此压差使感应阀动作,感应阀输出相应的高水位感应信号,控制器接收所述感应阀的高水位感应信号后, 控制其工作气压接口与真空供气接口接通,从而使真空阀的压力腔呈真空,于是真空阀打开,使吸污管与排污管连接后所形成的管路连通,收集井内的污水不断进入收集器并在真空的作用下,通过真空管路被吸入室外真空排水系统,当收集井内的污水水位下降到一定程度后,真空阀自动关闭,完成一次污水排放。此过程周而复始,污水不断的续批排入真空排水系统。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由于无需设置污水泵来提升污水,避免了因在井内设置污水泵而引起的安全隐患、堵塞和难清理问题,节约了维护成本,并且由于没有污水泵的多点提升,消除了由其引起的管道压力不平衡和对管道系统冲击的问题;2、由于用于控制管道通断的动力直接引自室外真空排水系统的真空,无需另外增加动力设备,特别是用电设备,减少了设备安全隐患,还节省动力损耗,节省因新增动力设备引起的投资和维护费用;3、由于采用了水位传感器,可实现积水井内水位的实时检测,并可根据水位变化情况自动完成间歇性排水;4、由于采用高度调节机构,可在一定范围内整体调节所述收集器、吸污管和感应管在积水井内的高度,从而可在需要时改变预设的最高排水水位;5、由于所述收集井的主体采用盖板式圆形砖砌结构,还采用混凝土井圈、铸铁井盖和铸铁支座,有效保证积水井的抗压强度;6、通过重力流集水系统、积水井和真空排污系统的结合,综合了重力流节约能源、 实时集水和无需人工介入的优点,通过积水井与真空排污系统,可以实现真空排污的自动5化,特别是通过真空排污系统的真空抽吸能力,可以很好地适应于实际场合下重力流的收集井高度,保证了整个系统整体运行的可靠性,依靠真空系统的负压避免排放系统以及重力流系统的泛味,由此克服了下水管路泛味这一长期困扰人们的难题。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积水井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积水井的接线控制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好的解释本技术,以便更好的理解本技术,接下来结合附图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参见图1和图2,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采用重力集水的真空排污系统,由重力流集水系统、积水井和真空排污系统组成,所述真空排污系统的出口直接或通过管道接入污水排放口、污水池或污水处理系统,所述重力流集水系统设有重力流集水管,所述重力流集水管连接污水排放源,由此实现了由污水源到污水最终处理或排放系统的连接和污水输送。所述积水井包括收集井1和吸污管4,还包括排污管8、真空阀11以及用于控制所述真空阀通断的控制器14,所述排污管的出口接入真空管路,进口通过所述真空阀连接所述吸污管的出口,所述吸污管的进口延伸至所述收集井内的吸污水位,所述收集井的下部空腔的侧壁上设有重力流污水流入的通道口。所述真空阀既可以连接在所述排污管和吸污管之间,又可设置在所述排污管或吸污管的管路上。所述通道口既可以用于重力流污水的直接流入,可以用于穿入用于向收集井内汇集污水的进污管2,当采用进污管时,优选将所述收集管的管口设置为朝向下方。所述控制器可以根据需要设置参数,如根据需要调节排污时间,设置开始排污的水位上/下限信息或压力信息等。污水通过重力流汇入所述积水井的收集井后经过所述吸污管、真空阀和排污管被排入真空管道,所述真空阀的开闭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污水处理系统,所述重力流集水系统设有重力流集水管,所述重力流集水管连接污水排放源。排污管的进口通过所述真空阀连接所述吸污管的出口,所述吸污管的进口延伸至所述收集井内的吸污水位,所述收集井的下部空腔的侧壁上设有重力流污水流入的通道口,连接所述重力流集水系统的出口,所述真空排污系统的出口直接或通过管道接入污水排放口、污水池或1.一种采用重力集水的真空排污系统,包括积水井和重力流集水系统,所述积水井包括收集井和吸污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真空排污系统,所述收集井设有排污管、真空阀以及用于控制所述真空阀通断的控制器,所述排污管的出口接入所述真空排污系统的真空管路,所述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健高世宝
申请(专利权)人:万若北京环境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