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激光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6618089 阅读:1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激光装置,包括:机架、激光发生器以及操作系统;所述机架上设有工作台;所述激光发生器包括镜头,所述镜头朝向工作台设置;所述激光发生器安装于工作台的上方,并与所述操作系统电连接;其中,所述激光装置还包括传动系统,所述传动系统包括动力源、导向件、以及与所述导向件相配合的移动件,所述导向件与动力源相连接,所述激光发生器安装于所述移动件上;所述操作系统与所述动力源电连接并启动所述动力源,所述动力源驱动所述导向件运转,所述导向件带动所述移动件及其上安装的激光发生器沿所述导向件上、下移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激光装置通过设置传动系统,能够实现自动调节激光发生器的焦点位置的功能。?(*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激光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能够调节焦点位置的激光装置
技术介绍
激光技术是涉及光、机、电、材料及检测等多门学科的一门综合技术。目前激光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其中,应用最大的领域为激光加工
激光加工技术是利用高能激光束与物质相互作用的特性对材料(包括金属与非金属)进行切割、焊接、标记、表面处理、打孔、微加工以及作为光源,识别物体的一门技术。激光加工技术是一种现代精密加工方法,与现有的机械加工、点火花加工等传统的加工方法相比,具有精度高、小型化、清洁无污染等优点。一般来说,用于激光加工的激光装置通常包括激光发生器、导光系统、加工机架、 操作系统及检测系统等;如图1所示,现有一种激光装置10’包括机架4’、激光发生器2’ 以及操作系统1’ ;所述机架4’上设有工作台41’,用于放置工件进行激光加工。所述激光发生器2’设有镜头22’,所述镜头22’朝向工作台41’设置,所述激光发生器2’发出的激光通过所述镜头22’对工件进行激光加工;所述激光发生器2的下方设有数根支撑杆21’, 所述激光发生器2’通过所述数根支撑杆21’安装于工作台41’的上方。所述激光发生器 2’与所述操作系统1’电连接,所述操作系统1’为计算机系统,主要包括计算机主机11’、 显示器12’、鼠标13’、控制面板14’、键盘15’等组成部件,操作系统1’控制所述激光发生器2’的激光输出,操作系统1’可对待加工的工件的图形进行识别、处理,使激光的输出与图形相匹配,能控制激光发生器2’输出的激光在待加工工件上加工出与输入操作系统1’ 的图形相同的图形。在采用激光装置进行激光加工的过程中,通常将工件放置在机架的工作台上,调整激光发生器的镜头与工件的距离,使激光的焦点落在工件的表面,然后进行工件的加工, 加工精度和效率高。然而,现有的激光发生器的镜头固定在加工机架上,会因焦点深度(简称焦深)不足,出现加工局限的问题,如果需要调节焦点的位置,则需要手动调节所述的数根支撑杆,操作麻烦。以激光打标为例,对一个有台阶的非平面工件,并且该工件的两台阶之间的高度大于激光发生器的焦点深度。在进行激光打标时,选择合适的打标图形和合适的焦点位置对第一台阶面进行激光打标,当第一个台阶面打标完成后,必须停止打标,手动调整激光发生器的镜头与工件第二个台阶面的距离,使激光的焦点落到工件的第二个台阶面上,选择相应的打标图形,然后对工件进行打标。工件有几个台阶面并且台阶面间的高度差大于激光焦点深度,就要对激光发生器的镜头调整几次,重复上面的操作,才能完成一个工件的打标。因而,对一个复杂的多台阶工件进行打标时,需要多次手动调节激光发生器的镜头与工件之间的距离,所耗时间长,操作复杂,并且打标的质量差。可以理解的是,本部分的陈述仅仅提供与本专利技术创造相关的背景信息,可能构成或不构成所谓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激光装置,对非平面工件进行激光加工,所耗时间长、操作复杂,并且激光加工的质量差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激光装置,包括机架、激光发生器以及操作系统;所述机架上设有工作台;所述激光发生器包括镜头,所述镜头朝向工作台设置;所述激光发生器安装于工作台的上方,并且激光发生器与所述操作系统电连接;其中所述激光装置还包括传动系统,所述传动系统包括动力源、导向件、以及与所述导向件配合设置的移动件,所述导向件与动力源相连接,所述激光发生器安装于所述移动件上;所述操作系统与所述动力源电连接并启动所述动力源,所述动力源驱动所述导向件运转,所述导向件带动所述移动件及其上安装的激光发生器沿所述导向件上、下移动。优选地,所述动力源为步进电机,其靠近导向件的一侧设有输出轴。优选地,所述传动系统还包括变速箱,所述变速箱位于步进电机和导向件之间,变速箱与步进电机的输出轴相连接,并且变速箱靠近导向件的一侧设有传动轴。优选地,所述变速箱的传动轴与所述导向件垂直设置;所述传动系统还包括第一锥齿轮和与所述第一锥齿轮相啮合的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安装于变速箱的传动轴上,所述第二锥齿轮安装于导向件的下端。优选地,所述导向件为丝杆,所述移动件为丝杆螺母,所述丝杆螺母与所述丝杆相啮合,所述丝杆旋转,带动所述丝杆螺母沿所述丝杆上升或下降。优选地,所述丝杆的两端分别安装有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所述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固定于机架上。优选地,所述丝杆与工作台垂直设置,所述丝杆螺母的一侧延伸设置有连接件;所述激光发生器的下方设有至少一根支撑杆,所述激光发生器通过所述至少一根支撑杆安装于工作台的上方,并通过所述至少一根支撑杆固定于所述连接件上。优选地,所述传动系统安装于工作台的下方,所述至少一根支撑杆穿过工作台固定于所述连接件上。优选地,所述操作系统为计算机系统。本技术的激光装置,通过设置传动系统,能够使激光发生器根据待加工工件的表面状况在高度方向上实现自动的上、下移动,激光发生器的移动带动镜头的上、下移动实现自动调节焦点位置的功能,从而能够有效地解决激光发生器因焦点深度引起的加工局限问题,对有复杂台阶的工件能够实现一次性加工,耗费时间短,提高工作效率,并且能够有效提高激光加工的良率。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的激光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激光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中的传动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2中的激光发生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如图2所示,图2是本技术的激光装置10的示意图,与现有的激光装置相似地,本技术的激光装置10包括机架4、激光发生器2以及操作系统1 ;所述机架4上设有工作台41,用于放置工件进行激光加工。所述激光发生器2包括镜头22,所述镜头22朝向工作台41设置,所述激光发生器 2发出的激光通过所述镜头22对工件进行激光加工,例如打标、焊接、切割等;所述激光发生器2的下方设有至少一根支撑杆21,优选地,在所述激光发生器2的下方设有数根支撑杆 21,所述激光发生器2通过所述数根支撑杆21安装于工作台41的上方。继续参阅图4,如图4所示为激光发生器2的激光头20的示意图;所述激光发生器2的主要部分是激光头20,所述激光头20包括振镜驱动器23、振镜电机M、扩束镜25、 指示红灯沈、激光输出头27 ;振镜电机M通过振镜驱动器23,驱动X、Y方向的振镜(未图示)偏转,使激光束X、Y方向移动;扩束镜25能够改变输出激光光斑大小;激光输出头27 输出通过介质(光纤或者晶体管、二氧化碳)累积能量的激光经扩束镜25到达振镜;所述镜头22安装于激光头20上,并与所述振镜对应设置,激光输出头27输出的激光通过镜头22 输出到待加工工件的表面。上述激光头的结构与原理为激光行业所通用,是产生激光的基本结构,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知;区别仅在于不同的激光发生器的发生介质不同、扩束镜不同、以及各部件的位置有所区别等;另外,所述激光发生器2还包括内光路传输系统、外光路系统以及聚焦系统等,可采用现有技术实现,在此不做赘述。参阅图2,所述激光发生器2与所述操作系统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激光装置,包括:机架、激光发生器以及操作系统;所述机架上设有工作台;所述激光发生器包括镜头,所述镜头朝向工作台设置;所述激光发生器安装于工作台的上方,并且激光发生器与所述操作系统电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光装置还包括传动系统,所述传动系统包括动力源、导向件、以及与所述导向件配合设置的移动件,所述导向件与动力源相连接,所述激光发生器安装于所述移动件上;所述操作系统与所述动力源电连接并启动所述动力源,所述动力源驱动所述导向件运转,所述导向件带动所述移动件及其上安装的激光发生器沿所述导向件上、下移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宫清张思权李永辉陈先兵陈大军
申请(专利权)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