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黄桂忠专利>正文

快速沉淀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617857 阅读:28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快速沉淀器,包括有下端为锥形的容器体,在锥形处有刮泥装置,入料管连通混合箱,混合箱的出口与分配管连通,所述容器体内设有锥形板,该锥形板把容器体分成上下两个区域A区和B区,所述锥形板的锥形头部开孔,在开孔处与环管连接,环管的下端介入所述的B区内,所述A区与所述B区通过至少一个连接管连通,所述A区与入料管连通,该A区和所述B区设有出汁环管,与现有技术相比,它克服了传统沉淀器结构不良、沉淀处理耗时长、效率低、分离效果差、排汁不良等工作不稳定的缺陷,同时也克服了传统单层沉淀器工作不稳定,出汁无缓冲能力等缺陷。(*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涉及一种在糖厂中使用的沉淀器,尤其是一种具有缓冲能力的快速沉淀器
技术介绍
沉淀器是一种固液分离装置,广泛应用于制糖企业。沉降器分为多层沉降器、单层沉降器、斜板式沉降器、平流沉降器。在糖厂中正在使用的沉降装置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传统的多层沉淀器,另一种是单层快速沉淀器。多层沉淀器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以下缺点1、多层沉淀器的入料都是通过中心管从器体中央较低的位置处进入,分散到器体的整个截面上,缓慢地向上升,从上方的环形出口管放出,蔗汁中的悬浮微粒则向下沉降。在这个沉降工作区中,微粒向下沉而蔗汁向上流, 两者的运动方向正好相反,相互交会,相互顶冲,如果入料或出料哪一个不稳定时,都会造成“反底”。这种运动模式会使微粒的沉降受到向上流动的物料的直接干扰,工作不稳定,微粒沉降慢,且难以达到完全。这种逆向流动的模式使得多层沉淀器出汁不稳定,易带渣。2、 传统使用的多层沉淀器还有一个不利条件,就是对入料条件的变化特别敏感。当入料的浓度或温度变化使物料的比重变化时,器内不同部分的物料就发生对流,使沉淀物随之对流, 清汁就变浊,其他条件变化时也有此种现象。因此沉淀器容易因外界条件变化而反底。此外,在沉淀器的全面积内,蔗汁的上流速度不可能完全均勻,靠近进口和出口的位置上总会高一些,这些区域更容易发生蔗汁上升时将微粒带上的现象。3、絮凝杂质的作用低,造成胶体除去率低,清汁透光性差,无法煮出高质量产品。4、由于多层沉淀器沉淀效果比不上快速沉淀器,因此煮炼收回率比快速沉淀器低。单层快速沉淀器在应用过程中虽然能够克服多层沉淀器存在的缺点,但有一个致命的缺陷,设备对后序处理量的波动没有缓冲作用,比如当后序蒸发工段不正常时,由于单层快速沉淀器没有缓冲能力,因此只能减少榨量或停榨处理,造成单层快速沉淀器无法在国内外全部推广使用,无法取代多层沉淀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能够同时克服多层沉淀器存在的缺点,和单层快速沉淀器出汁无缓冲的缺点的快速沉淀器,它克服了传统沉淀器结构不良、沉淀处理耗时长、效率低、分离效果差、排汁不良等工作不稳定的缺陷,同时也克服了传统单层沉淀器工作不稳定,出汁无缓冲能力等缺陷。本技术的解决方案是这样的包括有下端为锥形的容器体,在锥形处有刮泥装置,入料管连通混合箱,混合箱的出口与分配管连通,所述容器体内设有锥形板,该锥形板把容器体分成上下两个区域A区和B区,所述锥形板的锥形头部开孔,在开孔处与环管连接,环管的下端介入所述的B区内,所述A区与所述B区通过至少一个连接管连通,所述A 区与入料管连通,该A区和所述B区设有出汁环管。上述技术方案中,更具体的方案是所述锥形板上表面可以设有刮泥装置;所述连接管可以是圆形或者方形或者菱形;每个所述出汁环管开有出汁口,出汁口可以水平设置;所述的出汁口可以为圆形或者方形或菱形;所述出汁环管与出清汁管相连接;所述B区的出汁环管可以有两排,为上下水平布置,所述B区的有一排出汁环管设在B区的上部,所述B区的另一排出汁环管设在B区的中上部;A区可以设有分配环管,该分配环管5按比例开有入汁孔;在所述分配管的壁上开有多个开口,每个开口的下端设置有倾斜角度与物料流动方向相反、两端有档板的折流板。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克服了传统多层沉淀器结构不良、沉淀处理耗时长、效率低、分离效果差、排汁不良等工作不稳定的缺陷,同时也克服了单层快速沉淀器出汁无缓冲作用的缺陷。2、沉降速度快,减少了很多不利的化学反应,蔗糖在沉淀池中转化少,新生成的色素少,澄清效率高,能够得到清晰透明的清汁,清汁悬浮物少。3、泥汁浓度大,因此泥汁量少,占入汁量的10-25%。利于吸滤机的操作,蔗汁回流量减少。4、操作简便,工作稳定,不易发生“反底”,达到“傻瓜”型设备5、维修方便、安全,费用低。附图说明附图是本技术的实施例。附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1的的结构示意图。附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附图3是图1俯视图。附图4是图1的A-A剖视图。附图5是图1的B-B剖视图。附图6是图1的C-C剖视图。附图7是折流板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实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述如图1、图3、图4、图5、图6和图7所示的本实施例1,它包括有1、入料管;2、入料管;3、入料管;4、容器体;5、分配管;6、连接管;7、锥形板;8、刮泥装置;9、混合箱;10、分配管;11、折流板;12、刮泥装置;13、环管;14、中心轴;15、出泥口 ;16、锥形板;17、环形板; 18、环形板;19、出清汁管;20、出汁管;22、出汁环管;23、出汁环管;24、出汁环管;25、搅拌装置;26、入汁分配口。本实施例的下端为锥形的容器体4,容器体4的中部装有锥形板7,该锥形板把容器体4分成上下两个区域,即上层A区和下层区域B区,锥形板7的锥形头部开孔,在开孔处与环管13连接,环管13的下端介入B区内,环管13与中心轴14之间形成下泥通道,A区与 B区通过一个圆形连接管6连通,连接管6沿着容器体周边分布,A区安装环形入料分配管 5,环形入料分配管5按比例开有入汁孔,A区与入料管3连通,入料管3上设有阀门,,入料管3与入料管1连通,该A区上部设有出汁环管M,,环形出汁管M上开有圆形出汁口,出汁环管M与出汁清管19连通,A区的锥形板7上设有刮泥装置8 ;下层区域B结构与静态快速沉淀器(专利号ZL200720200042. 5)的结构相同,在B区的锥形16处有刮泥装置12, 入料管2连通混合箱9,入料管2上设有阀门,混合箱9的出口与分配管10连通,分配管10 周边按一定距离比例开有入汁口,入汁口是“V”型,每一个入汁口之下有折流板11,环形板 16与环形板17构成下降通道,混合箱9、分配管10和环形板17与18构成下降通道的上部密封,使入料通过分配管10的入汁口流入到区域B的下部,B区上部设有出汁环管23,中上部设有出汁环管22,每排出汁环管都水平设置,出汁环管23和出汁环管22与出汁清管19 连通。物料流动工作方式入料从入料管1分配到入料管2与3进入容器体4内,从入料管2进入混合箱9,从混合箱9溢流到分配管10,分配管10上开有入料口,物料从入料口流过,沿着环板17与18的环形通道自流到下部,沉淀物分离,泥汁由刮泥装置12刮到底部出泥口 15,清汁从出汁环管22流出容器体外。当生产不正常需要缓冲时,调节出汁管20上的阀门,器体内的液位上升,当上升到出汁环管23时,物料可从该处流出体外。物料从连接管 6进入上层区域A,也可以通过调节入料管2与入料管3上的阀门使物料进入上层区域A ; 清汁从出汁环管24流出体外,泥汁沉到底部锥形板7,由刮泥装置刮出,流经环管13,流到下层区域B底部。出料管20,23,M上都有阀门,通过调节阀门可能调节各层的出汁流量。如图2所示的本实施例2中,上层区域A区没有安装环形入料分配管5,其他结构都与实施例1相同。权利要求1.一种快速沉淀器,包括有下端为锥形的容器体(4),在锥形(16)处有刮泥装置(12), 入料管(2)连通混合箱(9),混合箱(9)的出口与分配管(10)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体内设有锥形板(7 ),该锥形板把容器体(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快速沉淀器,包括有下端为锥形的容器体(4),在锥形(16)处有刮泥装置(12),入料管(2)连通混合箱(9),混合箱(9)的出口与分配管(10)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体内设有锥形板(7),该锥形板把容器体(4)分成上下两个区域A区和B区,所述锥形板(7)的锥形头部开孔,在开孔处与环管(13)连接,环管(13)的下端介入所述的B区内,所述A区与所述B区通过至少一个连接管(6)连通,所述A区与入料管(3)连通,该A区和所述B区设有出汁环管。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桂忠
申请(专利权)人:黄桂忠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