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太阳能电池组件的翻转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6616396 阅读:18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太阳能电池组件的翻转装置,包括夹持翻转机构、传送带升降机构、控制系统、链轮驱动机构、上限位置传感器、下限位置传感器、防护外框,夹持翻转机构处安装有夹紧传感器及组件判断传感器,链轮驱动机构和传送带升降机构位于夹持翻转机构的下面,上限位置传感器及下限位置传感器分别安装在传送带升降机构上部和下部,翻转装置的外围设置有防护外框,控制系统设在外框的侧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使用方便、增强兼容性、设备利用率高、成本低等优点,在翻转、输送过程中无相对摩擦,组件边缘边框无橡胶印记,碎片率控制在0%,有效避免电池片的污染和破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光伏产业的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太阳能电池组件的翻转装置
技术介绍
中国的太阳能光伏产业正处在快速发展的新阶段,电池组件翻转设备是电池片制作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生产过程中,多个工序之间需要将电池片/硅片太阳能电池组件翻转180°。例如,太阳能电池组件的产线传送经过加湿房、组件、上料conveyor、I-V 测试、贴标签、EL测试、下料conveyor这些工序。太阳能电池片在加湿房流程中实现组件固化,固化后成托组件需要翻转180°,接下进行清洁擦拭,经过上料conveyor和I-V测试流程后,太阳能电池组件再次翻转180°,以实现打印、粘贴标签。所以,在整个组件产线传送工序之中,需要太阳能电池组件翻转180°共两次。目前国内外实现太阳能电池组件翻转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为人工翻转;另一种采用机构翻转,但是设备较为陈旧,技术较为落后。 目前现有技术有如下不可避免的缺点1、人工式翻转浪费人力、效率低下,手工操作的速度不能满足大规模生产的要求。2、人工式翻转存在对电池片的过多接触,在翻转过程中对电池片表面形成一定程度的污染。3、传统的翻转机构占据空间体积大,自动化集成程度较低。4、传统的翻转机构只能对应一种指定尺寸的太阳能电池片组件,兼容性差。5、目前太阳能电池片有非常明显的轻薄化倾向,同时在某些工位电池片具有明显的弯曲变形,而传统的翻转机构动作幅度较大,在翻转过程中会出现电池片损伤,常见的损伤有隐碎、缺角、撞碎、粘碎、卡碎等,随着电池片厚度变薄,机碎概率会急剧上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使用方便、增强兼容性、设备利用率高、成本低的太阳能电池组件的翻转装置。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太阳能电池组件的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翻转装置包括夹持翻转机构、传送带升降机构、控制系统、链轮驱动机构、上限位置传感器、下限位置传感器、防护外框,所述的夹持翻转机构处安装有夹紧传感器及组件判断传感器,所述的链轮驱动机构和传送带升降机构位于夹持翻转机构的下面,所述的上限位置传感器及下限位置传感器分别安装在传送带升降机构上部和下部,翻转装置的外围设置有防护外框,所述的控制系统设在外框的侧部。所述的夹持翻转机构的侧部设有链轮,该链轮经链条与链轮驱动机构连接。所述的夹持翻转机构为两个半框形结构,分别设在装置的两侧,形成夹持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夹持器。所述的夹紧传感器设有两个,分别设在夹持翻转机构的内侧面上。所述的组件判断传感器设有两个,分别设在夹持翻转机构的外侧面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先进的翻转机构设计,占用工作空间少,动作幅度小,翻转平稳,动作过程时间短;(2)可对应四种不同规格组件,增强兼容性,提高设备利用率,降低成本;(3)翻转、输送过程中无相对摩擦,组件边缘边框无橡胶印记,碎片率控制在0%, 有效避免电池片的污染和破碎;(4)减少人工翻转组件的劳动强度、提高生产线的自动化集成度,提高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中,1为夹持翻转机构、2为传送带升降机构、3为控制系统、4为链轮驱动机构、 5为第一夹紧传感器、6为第二夹紧传感器、7为上限位置传感器、8为下限位置传感器、9为第一组件判断传感器、10为第二组件判断传感器、11为防护外框。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实施例一种太阳能电池组件的翻转装置,其结构如图1 2所示,该翻转装置包括夹持翻转机构1、传送带升降机构2、控制系统3、链轮驱动机构4、上限位置传感器7、下限位置传感器8、防护外框11,夹持翻转机构1为两个半框形结构,分别设在装置的两侧,形成夹持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夹持器。在夹持翻转机构1的内侧面上安装有第一夹紧传感器5和第二夹紧传感器6,外侧面上安装有第一组件判断传感器9和第二组件判断传感器10。链轮驱动机构4和传送带升降机构2位于夹持翻转机构1的下面,链轮驱动机构4经链条与夹持翻转机构1侧部的链轮连接。上限位置传感器7及下限位置传感器8分别安装在传送带升降机构2上部和下部,翻转装置的外围设置有防护外框11,控制系统3设在外框的侧部。使用时,组件传送至待翻转工位,首判由第一组件判断传感器9和第二组件判断传感器10判断是何种尺寸的组件,判断完毕后,夹持翻转机构1通过加持动作将组件加紧。 组件是否加紧由第一夹紧传感器5和第二夹紧传感器6来判断。组件加紧完毕后,由链轮驱动机构4带动夹持翻转机构1、传送带升降机构2,使得夹持翻转机构1完成翻转动作,同时送带升降机构2下降动作。当夹持翻转机构1的翻转角度达到90°的时候,送带升降机构2刚好下降至最低点,夹持翻转机构1继续翻转,送带升降机构2开始上升;当夹持翻转机构1的翻转角度达到180°的时候,送带升降机构2刚好上升至最高点,样便完成一个周期的组件翻转。送带升降机构2运动的最低点和最高点由上限位置传感器7、下限位置传感器8判断,组件翻转的工作流程依次重复,从而形成自动化的生产线作业。权利要求1.一种太阳能电池组件的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翻转装置包括夹持翻转机构(1)、 传送带升降机构(2)、控制系统(3)、链轮驱动机构(4)、上限位置传感器(7)、下限位置传感器(8)、防护外框(11),所述的夹持翻转机构(1)处安装有夹紧传感器及组件判断传感器, 所述的链轮驱动机构(4)和传送带升降机构(2)位于夹持翻转机构(1)的下面,所述的上限位置传感器(7)及下限位置传感器(8)分别安装在传送带升降机构( 上部和下部,翻转装置的外围设置有防护外框(11),所述的控制系统C3)设在外框的侧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太阳能电池组件的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夹持翻转机构(1)的侧部设有链轮,该链轮经链条与链轮驱动机构(4)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太阳能电池组件的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夹持翻转机构(1)为两个半框形结构,分别设在装置的两侧,形成夹持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夹持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太阳能电池组件的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夹紧传感器设有两个,分别设在夹持翻转机构(1)的内侧面上。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太阳能电池组件的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组件判断传感器设有两个,分别设在夹持翻转机构(1)的外侧面上。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太阳能电池组件的翻转装置,包括夹持翻转机构、传送带升降机构、控制系统、链轮驱动机构、上限位置传感器、下限位置传感器、防护外框,夹持翻转机构处安装有夹紧传感器及组件判断传感器,链轮驱动机构和传送带升降机构位于夹持翻转机构的下面,上限位置传感器及下限位置传感器分别安装在传送带升降机构上部和下部,翻转装置的外围设置有防护外框,控制系统设在外框的侧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使用方便、增强兼容性、设备利用率高、成本低等优点,在翻转、输送过程中无相对摩擦,组件边缘边框无橡胶印记,碎片率控制在0%,有效避免电池片的污染和破碎。文档编号H01L31/18GK102208494SQ201110134669公开日2011年10月5日 申请日期2011年5月23日 优先权日2011年5月23日专利技术者刘劲松, 石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太阳能电池组件的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翻转装置包括夹持翻转机构(1)、传送带升降机构(2)、控制系统(3)、链轮驱动机构(4)、上限位置传感器(7)、下限位置传感器(8)、防护外框(11),所述的夹持翻转机构(1)处安装有夹紧传感器及组件判断传感器,所述的链轮驱动机构(4)和传送带升降机构(2)位于夹持翻转机构(1)的下面,所述的上限位置传感器(7)及下限位置传感器(8)分别安装在传送带升降机构(2)上部和下部,翻转装置的外围设置有防护外框(11),所述的控制系统(3)设在外框的侧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劲松郭俭石洋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微松工业自动化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