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轧钢设备领域,尤其涉及到一种轧钢打捆机的定位装置。
技术介绍
传统的轧钢打捆机定位是用链轮传动,中间开口槽定位不准,致使2个线材打结头不易脱出,生产过程中故障多,作业率低。而进口打捆机的定位是依靠液压系统的液压比例阀的自动控制来实现,其造价十分昂贵。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加工容易、生产作业率高、操作方便的新型的轧钢打捆机的定位装置。本技术是通过如下方式实现的一种轧钢打捆机的定位装置,包括有机座本体1、绞线齿轮2、过渡齿轮6、主动齿轮7、齿轮油泵8,其中绞线齿轮2、过渡齿轮6、主动齿轮7从左至右依次设于机座本体1 上;齿轮油泵8与主动齿轮7相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定位销5、限位块3、弹簧4 ;所述的定位销5固定连接于过渡齿轮6之上;限位块3设于机座本体1之上,与定位销5相卡合;弹簧4 一端设于机座本体1上,另一端设于限位块3上。本技术依靠限位块在弹簧作用下,仅允许过渡齿轮按顺时针方向转动,当过渡齿轮往逆时针方向转动时在定位销位置被限位块卡死。而此进绞线齿轮与机座本体开口槽重合位置,实现了二者的准确定位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轧钢打捆机的定位装置,包括有机座本体(1)、绞线齿轮(2)、过渡齿轮(6)、主动齿轮(7)、齿轮油泵(8),其中:绞线齿轮(2)、过渡齿轮(6)、主动齿轮(7)从左至右依次设于机座本体(1)上;齿轮油泵(8)与主动齿轮(7)相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定位销(5)、限位块(3)、弹簧(4);所述的定位销(5)固定连接于过渡齿轮(6)之上;限位块(3)设于机座本体(1)之上,与定位销(5)相卡合;弹簧(4)一端设于机座本体(1)上,另一端设于限位块(3)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学华,刘伟平,吴运斌,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乾达重型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