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锦民专利>正文

一种改向滚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608506 阅读:2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改向滚筒,它隶属于带式输送机部件。其中的实心轴头一端与辐板焊接、另一端则直接与轴承座装配在一起,代替了现有结构中横穿于左、右与筒皮焊接的两辐板之间并与两侧轴承座相联的通轴结构,为保证足够的强度每侧辐板内侧各均布8块加强筋板,整体重量明显减少,轴承所承受的力自然降低,成本也随之下降。(*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改向滚筒,属于带式输送机部件。 技术背景目前使用的改向滚筒都采用通轴横穿于左右与筒皮焊接的两接盘之间,并与两侧轴承座相联;重量大,成本高,两侧轴承承受的力相对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上的不足,提供一种与左右辐板分别焊在一起的二实心轴头结构的改向滚筒,重量和轴承所承受的力大大减小,成本也随之降低。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它包括筒皮、辐板、实心轴头和加强筋板、轴承座。实心轴头的一端与辐板焊接,另一端直接与轴承座装配在一起,为保证足够强度,每侧辐板内侧各均布8块加强筋板。重量明显减小,轴承所承受的力自然随之减小,成本随之也降低。与现有结构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用两侧的实心轴头代替了现有结构中横穿左、右两侧接盘的通轴和轮毂,并为保证足够强度而在辐板上增加了加强筋板,重量大大减小,轴承所承受的力也随之减小。附图说明附图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包括筒皮4、辐板2和6、实心轴头9和8、加强筋板3和5、轴承座1 和7。本技术两侧实心轴头9和8 一端分别与辐板2和6焊接、另一端则分别直接与轴承座1和7装配在一起,为保证足够强度,两侧辐板内侧各均布8块加强筋板。工作时,皮带将动力传至筒皮4,筒皮4将其传至两侧辐板2和6,使两侧实心轴头带动轴承转动。本技术的总体重量大大减小,轴承所承受的力随之减小,制做成本也随之降低。权利要求1. 一种改向滚筒,它包括筒皮(4)、辐板(2和6)、实心轴头(9和8)、加强筋板(3和 5)、轴承座(1和7),其特征在于:a.两侧实心轴头(9和8)—端分别与辐板(2和6)焊接、另一端则分别直接与轴承座 (1和7)装配在一起;b.两侧辐板(2和6)的内侧各均布8块加强筋板(3和5)。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改向滚筒,它隶属于带式输送机部件。其中的实心轴头一端与辐板焊接、另一端则直接与轴承座装配在一起,代替了现有结构中横穿于左、右与筒皮焊接的两辐板之间并与两侧轴承座相联的通轴结构,为保证足够的强度每侧辐板内侧各均布8块加强筋板,整体重量明显减少,轴承所承受的力自然降低,成本也随之下降。文档编号B65G39/02GK201990210SQ201120017498公开日2011年9月28日 申请日期2011年1月20日 优先权日2011年1月20日专利技术者孙卯林, 张锦民 申请人:张锦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改向滚筒,它包括筒皮(4)、辐板(2和6)、实心轴头(9和8)、加强筋板(3和5)、轴承座(1和7),其特征在于:a.两侧实心轴头(9和8)一端分别与辐板(2和6)焊接、另一端则分别直接与轴承座(1和7)装配在一起;b.两侧辐板(2和6)的内侧各均布8块加强筋板(3和5)。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锦民孙卯林
申请(专利权)人:张锦民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