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长柄木霉及其在防治蔬菜病害中的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606884 阅读:4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长柄木霉及其在防治蔬菜病害中的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长柄木霉(Trichoderma?longibrachiatum),其保藏编号为CGMCC?No.4708。所述长柄木霉在可用于防治蔬菜病害。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长柄木霉Gu?4-5(或以长柄木霉Gu?4-5为活性成分的制剂)对环境友好,可抑制病害病原的耐药和抗药性发展,有利于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业的推广,并且成本低、无污染、对蔬菜作物安全。在土壤中引进拮抗微生物,通过生物防治可以有效地防治真菌病害并可以有效的改善环境,维持农业生态系统平衡,为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提供强劲的后盾。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长柄木霉及其在防治蔬菜病害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目前,我国蔬菜种植面积已经超过15,000万亩,其中大棚蔬菜和设施园艺植物已超过2010万亩。由于蔬菜温室栽培面积的扩大和重茬连作,为病虫害的发生提供了有利的生态条件。蔬菜枯萎病,灰霉病,立枯病等多种真菌病害在蔬菜种植中普遍发生,发生严重时,造成大幅度减产,是农民在育苗、种植过程中常遇到的棘手问题。枯萎病是一类幼苗期从根部侵染、维管束内寄生的全株性病害,但一般在幼苗期较少显症。枯萎病的病原是一类称为尖镰孢的真菌(Fusarium oxysporum Schlecht) 0病株茎基部表面所见粉红色霉层是病菌的菌丝体、分生孢子和厚壁孢子。它的分生孢子又分大小两型大型分生孢子似镰刀形或新月形,淡色,基部有足细胞,3 5个横隔膜,多数3 个分隔,大小30 60X3. 5 5微米;小型分生孢子长椭圆形,淡色、单胞或有一横隔,大小5 ^X2 4. 5微米。尖镰孢菌是一类土壤中常见的真菌,有的是腐生的,但很多是植物的维管束寄生菌,引起枯萎病。枯萎病菌主要以菌丝体和厚壁孢子在病残体和土壤中越冬,病菌在土壤中有顽强的生命力,可存活6 7年。在温湿度适宜的条件下,菌丝体可产生大量的分生孢子,通过灌溉水、土壤耕作、地下害虫或土壤线虫传播。孢子发芽后从根部伤口或自然裂口或根冠侵入。侵入后,开始时扩展缓慢,至进入维管束的导管后,扩展速度加快。病菌在导管内可分泌一些分解酶,致使导管内积累许多胶状物质而堵塞导管,同时病菌还能分泌毒素毒害寄主,因而使染病植株表现萎蔫、枯死的症状。枯萎病的特点是从侵染到发病(即所谓潜育期)的时间很长,一般在一个生长季只进行一次侵染,少有再侵染发生。枯萎病的发生与下列条件密切相关(1)同属同种瓜类连作发病较重,如黄瓜、甜瓜连作,冬瓜、节瓜连作;(2)酸性土壤(如酸碱度5. 5 6. 5),土壤过于通气、施用未腐熟的有机粪肥等均有利于发病;C3)较高的土温和气温,植物蒸腾量大,加快病情发展(一般土温在15°C以上便开始发病,气温M 最适于发病,30°C以上的高温对病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4)地下害虫多的瓜田发病也较重。灰霉病在我国北方菜区是一种危害性很大的病害。塑料大棚、温室、小拱棚等保护设施栽培的番茄、辣椒、黄瓜、菜豆等蔬菜常发生灰霉病的流行,严重时减产达20 30% 以上。番茄灰霉病的病原是灰葡萄孢菌(Botrytis cinerea Pers.),属于半知菌的一种真菌。分生孢子梗细长,有分隔和分枝,灰至灰褐色,成丛从寄主表皮长出,大小为280 550X 12 M微米。分生孢子近球形或卵形,单细胞、淡色,大小为9 15X6. 5 10微米。病菌还可产生黑褐色、不规则形的菌核。病菌寄主范围较广,除侵染茄科蔬菜外,还可侵染瓜类、甘蓝、菜豆、莴苣、洋葱、苹果等作物。病菌主要以菌丝体或微菌核随病残体或遗留在土壤中越冬,成为下一个生长季初侵染的菌源。在我国南方的病菌也可以在保护栽培设施内终年存活。病菌的分生孢子可通过风雨、昆虫、甚至农事操作而传播,条件适宜时即萌发,多从伤口或衰老、坏死组织侵入。初侵染发病后又长出大量新的分生孢子,通过传播可不断进行再侵染。目前生产上多采用化学药剂防治,但是长期大量地使用农药致使病原菌产生抗性,且严重破坏农业生态系统,造成对环境的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长柄木霉及其在防治蔬菜病害中的应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长柄木霉(Trichoderma longibrachiatum),也可称为长枝木霉,名称为Gu 4-5,已于2011年3月观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简称CGMCCJia 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邮编 100101),保藏号为 CGMCC No. 4708。长柄木霉(Trichoderma longibrachiatum)Gu 4-5CGMCC No. 4708 简称长柄木霉 Gu 4_5。长柄木霉Gu 4-5可用于防治蔬菜病害。所述蔬菜病害可为如下致病菌中的至少一种引起的病害瓜疮痂枝孢霉菌(Cladosporium cucumerinum)、尖抱键刀菌(Fusarium oxysporum)、瓜棒抱 ^ (Corynespora cassi icola)、辣椒疫霉(Phytophthora capsici)、灰葡萄孢菌 (Botrytis Cinerea)、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i)禾口菌核核盘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m)。本专利技术还保护一种防治植物病害的制剂,它的活性成分为长柄木霉Gu 4-5。所述制剂它还可包括载体,优选农药领域常用的且在生物学上是惰性的载体。所述载体可为固体载体或液体载体。所述固体载体为矿物材料、植物材料或高分子化合物;所述矿物材料可为粘土、滑石、高岭土、蒙脱石、白碳、沸石、硅石和硅藻土中的至少一种。所述植物材料可为玉米粉、豆粉和淀粉中的至少一种。所述高分子化合物可为聚乙烯醇和/或聚二醇。所述液体载体可为有机溶剂、植物油、矿物油或水。所述有机溶剂可为癸烷和/或十二烷。所述制剂中,所述长柄木霉可以以被培养的活细胞、细胞培养物的滤液或细胞与滤液的混合物的形式存在。所述活细胞可为分生孢子、厚垣孢子、菌丝或含有分生孢子和菌丝的菌丝体的形式,优选为分生孢子或厚垣孢子的形式。所述制剂可采用多种剂型,如液剂、 乳剂、悬浮剂、粉剂、颗粒剂、可湿性粉剂或水分散粒剂,优选为适于喷洒施用的剂型。根据需要,所述制剂中还可添加表面活性剂(如吐温20、吐温80等)、粘合剂、稳定剂(如抗氧化剂)、PH调节剂等。本专利技术的制剂中的菌株Gu 4-5的分生孢子数量随剂型和施用的方法而变化。固体制剂中,分生孢子的数量为(1XIO5)"(IXIO8)个孢子/克,优选(1 XIO6)-(IXIO7)个孢子/克。对于液体制剂,稀释后的喷洒液中分生孢子的含量可为O. OX IO4)-(5. OX IO7)个孢子/mL,优选IO7个孢子/mL。所述制剂可以与其它适合的化学农药配合使用,从而降低化学农药剂的用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所述制剂可用于防治蔬菜病害。所述蔬菜病害可为如下致病菌中的至少一种引起的病害瓜疮痂枝孢霉菌(Cladosporium cucumerinum)、尖抱键刀菌(Fusarium oxysporum)、瓜棒抱 ^ (Corynespora cassi icola)、辣椒疫霉(Phytophthora capsici)、灰葡萄孢菌(Botrytis Cinerea)、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i)禾口菌核核盘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m)。本专利技术的长柄木霉Gu 4-5(或以长柄木霉Gu 4_5为活性成分的制剂)对环境友好,可抑制病害病原的耐药和抗药性发展,有利于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业的推广,并且成本低、无污染、对蔬菜作物安全。在土壤中引进拮抗微生物,通过生物防治可以有效地防治真菌病害并可以有效的改善环境,维持农业生态系统平衡,为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提供强劲的后盾。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的实施例便于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但并不限定本专利技术。下述实施例中的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长柄木霉(Trichoderma longibrachiatum),其保藏编号为CGMCC No.4708。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金刚李世贵阮志勇张晓霞马晓彤张瑞颍左学梅王爱民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