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曾照文专利>正文

旋转上下动立体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659604 阅读:2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旋转上下动立体装置,包括一底座上设躯干及活动四个肢体,其特征是该装置包括:旋转及其传动装置,上下动及其传动装置,控制旋转上下动回原停止装置、电源接通装置;其中:旋转及其传动装置主要为一输出马达(37)和一转动齿轮箱,其用螺丝装嵌在底座的座顶片(44)的螺丝柱上,转动齿轮箱由马达带动,转动齿轮箱内设一系列的可产生变速及连接的啮合齿轮,齿轮齿轮箱的输出齿轮接转动离合器(33),通过转动离合器(33)槽位与转轴(30)上的位配合而传动动力至底座上的与转轴相连的肢体或躯干旋转;    上下动及其传动装置包括一个设在躯干上的传动齿轮箱以及其驱动马达(14),利用该传动齿轮箱带动左右两边传动连杆(10)以及下肢推杆(24),使两手和下肢同时上下动作;    控制旋转上下动回原停止装置,包括套在转轴(30)上的拨动件(32)和连接在上肢部分的曲轴(11)以及叶片开关(49),以拨动件(32)和曲轴(11)推动叶片开关(49)充分接触而达到突然断电控制马达停止而完成最后动作;    电源接通装置是由三片滑动弹片(50)和一个圆形带有镀金属圈的PCB板(31)构成,圆形PCB板(31)被拨动件(32)压住,由三颗螺丝收紧在转轴(30)上,座顶片(44)在中间,留有转轴(30)转动间隙;滑动弹片紧紧接触圆形PCB板金属圈上进行旋转滑动,借将从上下动及其传动装置穿过与转轴(30)相连的下肢和转轴(30)的引线(16)焊接在PCB板上,使上下动及其传动装置和电源接通装置之间实现电连接,既可以使上下动装置接通电源,又可以分离旋转不致把电源线扭断。(*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旋转上下动的装置,尤指一种安装在玩具或室内外摆设内的旋转上下动的装置。
技术介绍
已知,芭蕾舞是通过人运用各种优美动作在舞台上供人类欣赏的一种表演,但这种动作表演无法时时摆设在室内供人欣赏,从此角度出发,本技术是以想象芭蕾舞的一些动作,通过一系列的机械动作设计及电子方面的配合而设计一种能摆设在室内供人欣赏的艺术实用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上述问题,本技术装置是摆设在室内,提供人们欣赏,能够控制旋转、上下动作的机械动作装置。本技术技术方案是一种旋转上下动立体装置,包括一底座上设躯干及活动肢体,其特征是该装置包括旋转及其传动装置,上下动及其传动装置,控制旋转上下动回原停止装置、电源接通装置;其中旋转及其传动装置主要为一输出马达和一转动齿轮箱,其用螺丝装嵌在底座的座顶片的螺丝柱上,转动齿轮箱由马达带动,转动齿轮箱内设一系列的可产生变速及连接的啮合齿轮,齿轮齿轮箱的输出齿轮接转动离合器,通过转动离合器槽位与转轴上的位配合而传动动力至底座上的肢体或躯干旋转;上下动及其传动装置包括一个设在躯干上的传动齿轮箱以及其驱动马达,利用该传动齿轮箱带动左右两边传动连杆以及下肢推杆,使两手和左脚同时上下动作;控制旋转上下动回原停止装置,包括套在转轴上的拨动件和连接在上肢部分的曲轴以及叶片开关,以拨动件和曲轴推动叶片开关充分接触而达到突然断电控制马达停止而完成最后动作;电源接通装置是由三片滑动弹片和一个圆形带有镀金属圈的PCB板构成,圆形PCB板被拨动件压住,由三颗螺丝收紧在转轴上,座顶片在中间,留有转轴转动间隙;滑动弹片紧紧接触圆形PCB板金属圈上进行旋转滑动,借将从上下动及其传动装置穿过与转轴相连的下肢和转轴的引线焊接在PCB板上,使上下动及其传动装置和电源接通装置之间实现电连接,这样,既可以使上下动装置接通电源,又可以分离旋转不致把电源线扭断。本技术进一步特征还在于该装置还包括四个旋转扭动保护装置,分别设在旋转及其传动装置、左右手及左脚处,旋转扭动保护装置设置有牙的转动离合器与有牙的齿轮,有牙的离合器盖内装塔簧、介子,并且以螺丝固定,当用一定的力扭动右手时,有牙的右手离合器和有牙的离合器盖利用塔簧的伸缩弹性而使牙打滑,起到保护作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控制上下动回原停止装置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控制旋转回原停止装置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结构立体图图5是本技术结构立体分解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装置作详细说明。本技术旋转上下动立体装置包括有360度旋转装置,上下动装置、控制旋转上下动回原停止装置,保护装置,电源接通装置。其中,360度旋转装置是设计一个动作齿轮箱通过一系列齿轮变速而得到适合本技术结构旋转动作的装置,其具体实施结构结合图1加以详细说明,在由座底片48、座侧片47和座落在座侧片47顶端所设的嵌置结构46上的座顶片44组成的底座内设有马达37和齿轮变速箱,马达37通过底托板36固定在悬板39下,在本实施例中是利用螺合元件穿过底托板36上的通孔而将底托板36固定在悬板39向下延伸的突柱上,悬板39再利用螺固元件与座顶片44向下延伸出的突柱结合固定,马达37的输出轴连接小滑轮45,小滑轮45通过滑轮带43带动大滑轮42实现减速,大滑轮42的中轴53套接齿轮40,齿轮40啮合齿轮38,齿轮38啮合齿轮35,齿轮35啮合齿轮34,齿轮34接转动离合器33,转动离合器33槽位与转轴30上的位配合而传动旋转动力,转动离合器33通过转轴30接右脚17,马达37接通电源后,施出旋转动作,通过一系列的变速及连接,把动力传递到右脚17,右脚17支撑身体1在座顶片44上作360度旋转,传递方式如下所示马达37→小滑轮45→滑轮带43→大滑轮42→轴53→齿轮40→齿轮38→齿轮35→齿轮34→转动离合器33→转轴30→右脚17→前身1。上下动装置也是设计另一个动作齿轮箱通过一系列的变速及连接而传递上下动作,传递连接方式如下(见图1)在身体相对应于胸部处,由左壳板25和右壳板15围组而成两个容置空间,下容置空间内设马达14,上容置空间内设一组传动齿轮组成的传动齿轮箱,上下动及其传动装置是利用传动齿轮箱带动左右两边传动连杆10和下肢推杆24,使手和左脚同时上下动作。马达14→齿轮(猪肠牙)13→齿轮12(齿轮轴23)→齿轮20→齿轮12(齿轮轴23)→齿轮19→方轴21→手和左脚手部分方轴21→曲轴(方孔)11→连杆10→摆杆9→右手离合器3→横轴2→右手8,横轴2另端连接左手离合器18,使左右手之间产生连动。左脚部分方轴21→凸盘22(方孔)→推杆24→脚摇杆26→脚离合器27→左脚28。上下动装置是通过马达14逐级传递到方轴21,再通过方轴21传递到凸盘22和曲轴11带动脚摇杆26和摆杆9摆动,使左脚和左右手上下动作。保护装置保护装置是防止人为损坏机械结构而设计的一种装置,此装置各分四处左手、右手、左脚、旋转装置。右手保护装置是由有牙的右手离合器3、有牙的离合器盖4内装塔簧5、介子(或称垫片)6、螺丝7组成,当用一定的力扭动右手时,有牙的右手离合器3和有牙的离合器盖4利用塔簧5的伸缩弹性而使牙打滑,起到保护作用。其它三处的保护装置工作原理相同,结构也基本相同,在此不再逐一说明。控制旋转上下动回原停止装置控制旋转上下动回原停止装置分为控制旋转回原停止装置和控制上下动回原停止装置,控制旋转回原停止装置见图3,控制上下动回原停止装置,见图2。控制旋转上下动回原停止装置是通过电子的配合,经过旋转动作和上下动作一段时间后,两个动作同时回到原位,拔动件32和曲轴11推动叶片开关49的一叶弹片充分接触到另一叶弹片,使马达14和马达37立即断电而停止不动。电源接通装置电源接通装置是由装嵌在座顶片44内面的滑动弹片50和镀有金属圈的圆形PCB板31组成,安装在座顶片44下面,电脑接通装置与齿轮变速箱之间设有隔板41,该隔板41设通孔,设在悬板39上面的突柱穿过该通孔而将隔板41固定。圆形PCB板31被拔动件32压住,由三颗螺丝7收紧在转轴30上,座顶片44在中间,留有转轴30的转动间隙。转轴转动时,带动圆形PCB板31旋转,滑动弹片50接触在圆形PCB板31的镀金属圈上旋转滑动。从上下动装置引线16穿过右脚17、转轴30的中空部29,焊接在圆形PCB板31上,使电源接通。见图3和图1综合上述,本技术既可以旋转又可以上下动立体装置是前所未有的动作结构装置,这也是本技术结构申请前未曾公开,其具有欣赏性、进步性、实用性,现依法提出技术专利申请。上述所公开的附图及说明只是本技术结构的一个实例,并非用于限定本技术的实施,因此,凡熟悉该项技艺的人士,其依据本技术的特征范畴,所作的其它等效的修改或装饰,都属于本技术技术方案所涵盖的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旋转上下动立体装置,包括一底座上设躯干及活动四个肢体,其特征是该装置包括旋转及其传动装置,上下动及其传动装置,控制旋转上下动回原停止装置、电源接通装置;其中旋转及其传动装置主要为一输出马达(37)和一转动齿轮箱,其用螺丝装嵌在底座的座顶片(44)的螺丝柱上,转动齿轮箱由马达带动,转动齿轮箱内设一系列的可产生变速及连接的啮合齿轮,齿轮齿轮箱的输出齿轮接转动离合器(33),通过转动离合器(33)槽位与转轴(30)上的位配合而传动动力至底座上的与转轴相连的肢体或躯干旋转;上下动及其传动装置包括一个设在躯干上的传动齿轮箱以及其驱动马达(14),利用该传动齿轮箱带动左右两边传动连杆(10)以及下肢推杆(24),使两手和下肢同时上下动作;控制旋转上下动回原停止装置,包括套在转轴(30)上的拨动件(32)和连接在上肢部分的曲轴(11)以及叶片开关(49),以拨动件(32)和曲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照文
申请(专利权)人:曾照文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