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文斌专利>正文

带有翻边端头的油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594006 阅读:3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带有翻边端头的油管,包括:内衬管本体和端头,所述内衬管本体为圆筒状,包括:外管;内衬管本体,所述内衬管本体设置于所述外管内;翻边端头,所述翻边端头设置于所述所述内衬管本体的两端,所述翻边端头与所述外管的两端密封连接。通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优化的设计和结构,有效的应用于油气田开发中油管的防腐蚀、防磨损、防结垢,以及防止油管接口密封、老化问题,通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优化的翻边端头及超高分子内衬管设计和结构,能够低成本的有效延长油管件的使用寿命,拉长循环投资周期,大大降低综合开发成本。(*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带有翻边端头的油管,尤其是一种应用于油气田开发中既有耐偏磨、耐腐蚀、耐温长效的带有翻边端头的油管。
技术介绍
在石油开采领域,为了坚久耐用并且考虑到大规模生产开发的成本因素,抽油管及输油管路通常为金属管件,石油开采地区往往气候环境复杂,油井中存在大量微生物而形成电解质溶液,地下的土质也易产生化学反应,对油管造成腐蚀;而对地表的抽油管及输油管路,受制于恶劣的自然环境,大风、沙尘、雨雪等气候因素均能造成石油管路的腐蚀、磨损;同时抽油管及输油管路内部油液流动产生一定的磨损、腐蚀,使得金属管件产生偏磨、 腐蚀、结垢,造成输油管、杆、泵等因上述原因损坏造成作业周期缩短、生产成本增加,甚至使得开采生产中断,给油气田的开发和生产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严重的影响。针对上述的油管件严重的腐蚀、磨损问题,目前通常采取的保护措施是使用玻璃内衬管或耐磨金属内衬管。玻璃内衬管采用玻璃材料制造内衬管,产品表面光滑且耐磨耐腐蚀,虽然价格较低,但容易破碎,不易保持,破碎后不易清理,对油管产生刮擦、卡泵等伤害,一旦损害负面影响更大;而耐磨金属也容易被腐蚀,且生产成本高,有效期短,不适合在大规模的油气田开采和生产中应用。同时,油管与油管连接部分由于密封不严、接口老化等问题,受到上述腐蚀、磨损情况尤为严重。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了一种带有翻边端头的油管,主要应用于油气田开发中油管的防腐蚀、防磨损、防结垢,以及防止油管接口密封、老化问题,通过本技术优化的翻边端头及超高分子内衬管设计和结构,能有效延长油管件使用寿命。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提供了一种带有翻边端头的油管,所述带有翻边端头的油管包括外管;内衬管本体,所述内衬管本体设置于所述外管内;翻边端头,所述翻边端头设置于所述所述内衬管本体的两端,所述翻边端头与所述外管的两端密封连接。优选的,所述外管与所述内衬管本体连接方式为过盈配合。优选的,所述内衬管本体壁厚为2. 5mm-4. 5mm之间。优选的,所述内衬管本体和所述翻边端头为超高分子聚乙烯复合材料构成。优选的,所述翻边端头与所述外管两端连接的一侧壁上设置有溶胶层,所述翻边端头另一侧壁上设置有防腐耐磨层。优选的,所述翻边端头的溶胶层为粘结性和膨胀性强的树脂材料。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和有益效果为1、本技术采用翻边端头结构,对外管和内衬管起到了很好的密封效果,而翻边端头本身具有两个工作面,一侧面为溶胶层起到密封作用,一侧面为防腐耐磨层,保护油管端头不受腐蚀、磨损。2、本技术的带有翻边端头的油管,采用超高分子聚乙烯复合材料,具有高分子、密度大、孔隙率小、耐磨防腐性强的技术效果,并且具有耐高温、防渗漏、拉伸延展性能好的技术特点,是一种效果好、防腐蚀时间长的保护措施。3、本技术的带有翻边端头的油管,采用新型结构特征,使得内衬管壁厚达到 2. 5mm-4. 5mm的薄壁效果,增加了抽油管及输油管路装入内衬管容积,同时在防腐耐磨质量增加的基础上,减少油管的重量,大大节约了材料成本。4、本技术结构简单、成本不高、制造方便,可以有效延长油管的使用寿命,拉长循环投资周期,大大降低油气田综合开发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带有翻边端头的油管。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带有翻边端头的油管,包括外管1,所述外管1为标准的输油、抽油管件;内衬管本体2,所述内衬管本体2嵌套于所述外管1内;翻边端头3,所述翻边端头3与所述内衬管本体2为一体构成,所述翻边端头3设置于所述所述内衬管本体 2的两端,所述翻边端头3与所述外管1的两端密封连接。所述带有翻边端头的油管的结构设计,由传统的标准油管件作为所述外管1,嵌套具有防腐、耐磨、轻质的所述内衬管,内衬管比所述外管1长度略长,内衬入所述外管1后尚有延伸部分露出,采用翻边工艺,对露出部分均勻加热软化,将露出部分和所述外管1的两端贴合密封制成所述翻边端头3,使得所述外管1紧贴所述内衬管本体2、所述翻边端头3, 形成新型的防腐、耐磨、耐高温油管,所述油管包括但不限于输油管、抽油管、输水管等。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外管1与所述内衬管本体2连接方式为过盈配合,所述内衬管本体2的外径略大于所述外管1的内径。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内衬管本体2壁厚为2. 5mm-4. 5mm之间,不影响强度的情况下尽量减轻了所述带有翻边端头的油管的重量。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内衬管本体2和所述翻边端头3为超高分子聚乙烯复合材料构成。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翻边端头3与所述外管1两端连接的一侧壁上设置有溶胶层,所述翻边端头3另一侧壁上设置有防腐耐磨层,所述翻边端头3具有两个工作面,一侧面为溶胶层起到密封作用,一侧面为防腐耐磨层,保护油管端头不受腐蚀、 磨损。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翻边端头3的溶胶层为粘结性和膨胀性强的树脂材料。作为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组合本技术所述带有翻边端头的油管,在所述外管1内过盈嵌套具有防腐、耐磨、轻质的所述超高分子聚乙烯复合材料构成的内衬管, 所述内衬管的外径略大于所述外管1的内径,所述内衬管长度长于所述外管1长度,所述内衬管套入所述外管1后尚有延伸部分露出,采用翻边工艺,对露出部分均勻加热软化,将露出部分和所述外管1的两端贴合密封制成所述翻边端头3,使得所述外管1紧贴所述内衬管本体2、所述翻边端头3,所述翻边端头3的溶胶层受热后,其热熔性和粘结性使得所述翻边端头3与所述外管1的两端头密切贴合,本技术的所述内衬管本体2直接与油液接触,起到防腐蚀、耐磨的作用,本技术的所述翻边端头3的防腐耐磨层在管端结合处与油液接触,使得所述外管1的管身、端头均都不直接与油液接触,起到了延长油管使用寿命的作用。 以上所述的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可行实施例,所述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制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因此凡是运用本技术的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同结构变化,同理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有翻边端头的油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带有翻边端头的油管包括:外管(1);内衬管本体(2),所述内衬管本体(2)设置于所述外管(1)内;翻边端头(3),所述翻边端头(3)设置于所述所述内衬管本体(2)的两端,所述翻边端头(3)与所述外管(1)的两端密封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有翻边端头的油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带有翻边端头的油管包括 外管⑴;内衬管本体O),所述内衬管本体⑵设置于所述外管⑴内; 翻边端头(3),所述翻边端头C3)设置于所述所述内衬管本体O)的两端,所述翻边端头(3)与所述外管(1)的两端密封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翻边端头的油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1)与所述内衬管本体( 连接方式为过盈配合。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翻边端头的油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衬管本体(2)壁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文斌
申请(专利权)人:刘文斌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