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黄明智专利>正文

健腹器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58235 阅读:1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一种健腹器,该健腹器主要由一具可架置于腹部上的支撑主体,配合滑座、组合套管、两组握把连杆及数条弹性橡胶圈相互组合构成,该支撑主体由支撑挡板枢接作用杆,及于作用杆前端上套接扣掣套管所组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简便、快速地拆装,滑座拉动操作顺畅,可进行手部肌肉多样化舒展运动,同时手部施力拉动方式上更富变化性,而达到不同程度的运动效果。(*该技术在200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腹部健身器的结构,特别是指其握持连杆具有简便、快速拆卸组合及可90度定向转动变换套置方位的新型结构。现有的健腹器如附图说明图1所示,主要由一具有可架置于腹部上的支撑主体1,配合滑座2及数条弹性橡胶圈5相互组合而成,其中支撑主体1由支撑挡板11延伸连接一圆柱体的作用杆12,及于作用杆12前端套接扣掣套管13所组成,而滑座2套接于作用杆12上可滑动移位,并于上方固接组装一握把4′,配合扣掣套管13、滑座2下方分别置设扣钩131、22,供以扣掣数条弹性橡胶圈5,借人体腹部架置支撑挡板11,而手部拉动握把4′,让滑座2滑动移位,并利用弹性橡胶圈5的复位作用,即可达到腹部收缩舒展的运动。依照上述健腹器的作用杆12采取圆柱体及单组扣掣弹性橡胶圈5的结构设计,在滑座2拉动施力过程中会有左、右偏移的现象,而影响手部左、右施力不均或造成拉动不顺畅的情形,因此其适用性会受到相当程度的限制。另外,握把4′采取固定组装方式,不具有拆卸组装的特性,亦即将使包装、运输的体积空间需求度大增,相对增加成本,且不利于行销。又,固定方位的握把4′在手部拉动时,只具有单一手部肌肉舒展的运动,就显得单调,缺少变化性。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健腹器结构,使之具有拉动顺畅,手部运动舒展多样化,可简便快速地拆装以及减少包装、运输的体积空间等特点,以克服现有健腹器存在的缺陷。基于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支撑主体与滑座左、右侧分别设有扣钩扣掣弹性橡胶圈的设计,以利滑座拉动时能往复均衡滑动位移;其支撑主体的作用杆为顶部呈平面的圆柱杆体,使滑座套接于上,不致有左、右偏移的现象,以达到滑座拉动顺畅操作的使用特性。本技术可进一步在滑座上套接定位一组合套管,且组合套管具有活动卡笋,以组配两组握把连杆扣掣套接于上,配合握把连杆前端设有四组呈十字交错连通的卡掣孔,使握把连杆于组合套管上可作90度定向转动的扣掣作用,进而有效运用握把连杆可定向转动变换手部握持拉动方位,达到手部多样化舒展运动的功效。同时,由于组合套管具有活动卡笋的设计,配合握把连杆前端设有四组呈十字交错连通的卡掣孔,使握把连杆于组合套管上具有简便、快速拆装的使用特性,有利于减少包装、运输的体积空间。本技术提供的健腹器结构,主要由一具可架置于腹部上的支撑主体1,配合滑座2、组合套管3、两组握把连杆4及数条弹性橡胶圈5相互组合构成,该支撑主体1由支撑挡板11枢接作用杆12,及于作用杆12前端上套接扣掣套管13所组成,作用杆12为顶部呈平面的圆柱杆体,扣掣套管13于左、右侧各设有扣钩131;滑座2设有可对应套接作用杆12上滑动移位的纵向通孔21,并于纵向通孔21左、右侧外缘上各设有与扣掣套管13的扣钩131反向对应的扣钩22,数条弹性橡胶圈5均布扣掣于扣掣套管13与滑座2的左、右扣钩22上,使滑座2套接作用杆12上可均衡往复滑动移位,在纵向通孔21顶部外缘上设有一可供组合套管3套接的横向通孔23,该横向通孔23上设有可供螺栓6穿入固定组合套管3的二组穿孔231;组合套管3套接定位滑座2上于左、右外凸的套接部32上各置设有活动卡笋321,及内部各置入弹性元件322与活动卡笋321卡掣配合;供活动卡笋321得作压持复位作用;两组握把连杆4分别于前端外缘上设有四组呈十字交错连通的卡掣孔41,与组合套管3的活动卡笋321卡掣扣合。借两组握把连杆4可分别套接于组合套管3左、右外凸的套接部32上,利用卡掣孔41与活动卡笋321的扣掣作用,使握把连杆4可控制作90度定向转动,有效达到运用握把连杆4定向转动变换手部握持拉动的方位。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加以详细说明。参阅图2-图4所示,本实用详细主要包含有支撑主体1、滑座2、组合套管3、两组握把连杆4及数条弹性橡胶圈5。其中支撑主体1由可架置于人体腹部的支撑挡板11枢接一作用杆12,该作用杆12为顶部呈一平面的圆柱杆体,并于前端上套接扣掣套管13所组成,另外该扣掣套管13于左、右测外缘各设有扣钩131。前述的滑座2,设有对应套接作用杆12形体的纵向通孔21,使滑座2可套接于作用杆12上滑动移位,且不致有左、右偏移的现象,并于纵向通孔21左、右侧外缘上各设有与扣掣套管13的扣钩131反向对应的扣钩22,以使数条弹性橡胶圈5均布扣掣于扣掣套管13、滑座2的左、右侧外缘扣钩131、22上,使滑座2套接于作用杆12上可往复均衡滑动移位;又于纵向通孔21顶部外缘上架构一横向通孔23,且横向通孔23上设有二组穿孔231。前述组合套管3套接于滑座2的横向通孔23中,并于对应穿孔231位置处各设有螺接孔31,借以两组螺栓6穿置入穿孔231与螺接孔31中,而使组合套管3套接定位于滑座2上,又组合套管3于左、右外凸的套接部32上各置设有活动卡笋321,及于内部各置入弹性元件322,与活动卡笋321卡掣配合,使活动卡笋321得以受压持后作以复位作用。前述两组握把连杆4,分别可对应套接于组合套管3的套接部32上,并于前端外缘上设有四组呈十字交错连通的卡掣孔41上,可供与组合套管3的活动卡笋321卡掣扣合,故利用拉掣孔41与活动卡笋321的扣掣作用,使握把连杆4可控制作90度定向转动,即可变换四种不同手部握持拉动的方式,如图5-图8所示。基于上述结构的描述,就本技术的使用状态说明如下本技术借支撑挡板11架置于人体腹部,及扣掣套管13、滑座2的左、右侧扣钩131、22上均布扣掣弹性橡胶圈5,利用人体手部握持握把连杆4予以拉动滑座2作以往复均衡滑动移位,即可达到进行腹部收缩舒展运动,同时有效运用握把连杆4可定向转动变换手部握持拉动方位,以进行手部肌肉多样化舒展运动。再者,如图9所示,作用杆12枢接于支撑挡板11上可摆动,因此在手部施力拉动方式上更富变化性,以具不同程度的施力方式,而达到不同程度的运动效果。另外,本技术的握把连杆4组配扣掣于组合套管3上,具有简便、快速拆装的使用特性,有利于减少包装、运输的体积空间。本技术的优点在于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简便、快速地拆装,滑座拉动操作顺畅,可进行手部肌肉多样化舒展运动,同时手部施力拉动方式上更富变化性,而达到不同程度的运动效果。图式简单说明图1现有健腹器的外观图。图2本技术的立体外观图。图3本技术的立体分解图。图4本技术中组合套管相关构件组织关系示意图。图5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使用状态示意图。图6本技术实施例的第二种使用状态示意图。图7本技术实施例的第三种使用状态示意图。图8本技术实施例的第四种使用状态示意图。图9本技术实施例的第五种使用状态示意图。图中符号说明1-支撑主体11-支撑挡板12-作用杆13扣掣套管131-扣钩2-滑座21-纵向通孔22-扣钩23-横向通孔231-穿孔3-组合套管31-螺接孔32-套接部321-活动卡笋322-弹性元件4′-握把4-握把连杆41-卡掣孔5-弹性橡胶圈6-螺栓权利要求一种健腹器结构,主要由一具可架置于腹部上的支撑主体(1),配合滑座(2)、组合套管(3)、两组握把连杆(4)及数条弹性橡胶圈(5)相互组合构成,该支撑主体(1)由支撑挡板(11)枢接作用杆(12),及于作用杆(12)前端上套接扣掣套管(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健腹器结构,主要由一具可架置于腹部上的支撑主体(1),配合滑座(2)、组合套管(3)、两组握把连杆(4)及数条弹性橡胶圈(5)相互组合构成,该支撑主体(1)由支撑挡板(11)枢接作用杆(12),及于作用杆(12)前端上套接扣掣套管(13)所组成,其特征在于:作用杆(12)为顶部呈平面的圆柱杆体,扣掣套管(13)于左、右侧各设有扣钩(131);滑座(2)设有可对应套接作用杆(12)上滑动移位的纵向通孔(21),并于纵向通孔(21)左、右侧外缘上各设有与扣掣套管(13)的 扣钩(131)反向对应的扣钩(22),数条弹性橡胶圈(5)均布扣掣于扣掣套管(13)与滑座(2)的左、右扣钩(22)上,在纵向通孔(21)顶部外缘上设有一可供组合套管(3)套接的横向通孔(23),该横向通孔(23)上设有可供螺栓(6)穿入固定组合套管(3)的二组穿孔(231);组合套管(3)套接定位滑座(2)上于左、右外凸的套接部(32)上各置设有活动卡笋(321),及内部各置入弹性元件(322)与活动卡笋(321)卡掣配合;两组握把连杆(4)分别于前端外缘上设有四组呈十字交错连通的卡掣孔(41),与组合套管(3)的活动卡笋(321)卡掣扣合;借两组握把连杆(4)可分别套接于组合套管(3)左、右外凸的套接部(32)上,利用卡掣孔(41)与活动卡笋(321)的扣掣作用,握把连杆(4)可控制作90度定向转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明智
申请(专利权)人:黄明智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