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光二极管灯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559480 阅读:1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发光二极管灯具,包括一光学部、一电气部及一散热部。该光学部包括一发光二极管光源及一出光通道;电气部包括至少一电路板及两端盖,用以提供该光源所需要的驱动电源、控制电路及电源管理;该散热部包括一散热体,该散热体设于电气部的两端盖之间,包括一长条形的散热基座及自该散热基座的一侧面延伸分布的若干鳍片,该散热基座的另一相对侧面为一吸热面,所述光源设于该吸热面上并与该吸热面紧密热接触,以传输及移除该光源发光时所释放的热量,该散热体上设有至少一容置空间,该至少一电路板收容于该至少一容置空间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半导体照明装置,特别是关于一种发光二极管灯具
技术介绍
人们由于长期过度依赖石化燃料,除造成能源短缺及石油价格高涨而牵动经济发 展,更使全球二氧化碳与有害气体的排放浓度日益增加,导致地球暖化所引起的气候反常、 生态环境的破坏、以及对人类生存的危害日益显现,为永续经营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生态 环境,必须同时解决能源危机与环境污染问题,开发新能源及再生能源是推动节约能源及 高效率使用能源最重要的策略,而传统照明所消耗的能源极为可观,发展照明节能将是最 重要的新能源科技,而半导体照明采用高功率高亮度的发光二极管(LED)为光源,该新光 源以其高发光效率、节能、长寿、环保(不含汞)、启动快、指向性等优点,具有广泛取代传统 照明光源的潜力。 发光二极管由于输入电能的80% 90%转变成为热量,只有10% 20%转化为 光能,且由于发光二极管芯片面积小,因此芯片散热是发光二极管封装必须解决的关键问 题;优良的散热系统可在同等输入功率下得到较低的工作温度,延长发光二极管的使用寿 命,或在同样的温度限制范围内,增加输入功率或芯片密度,从而增加发光二极管灯的亮 度;结点温度(Junction temperature)是衡量发光二极管封装散热性能的重要技术指标, 由于散热不良导致的结点温度升高,将严重影响到发光波长、光强、光效和使用寿命。 应用高功率高亮度发光二极管在照明的新光源上,必须配合高效率的散热机构以 尽量降低发光二极管的结点温度,才能发挥上述诸多优点,否则照明装置的发光亮度、使用 寿命将大打折扣,影响所及将使该照明装置的节能效果不彰,并直接冲击该照明装置的可 靠度,引发严重的光衰甚至使照明装置失效。 现有日光灯主要由灯管、整流器和启动器组成,因发光效率约为钨丝灯泡的两倍, 已成为目前最普遍使用的照明装置,其发光是利用密闭的气体放电原理,具体结构包括于 真空的玻璃管内壁镀以荧光物质,并于其内充入惰性气体(例如氩、氖或氪)及汞蒸汽,通 过能产生高电压的整流器使管内导通的电流激发汞原子产生气体放电,并在放电过程中释 放出紫外光及热量,通过所述荧光物质吸收紫外光后释放出可见光;不同的荧光物质会发 出不同的可见光;然而,现有日光灯的主要气体放电物质为具有毒性的汞及荧光物质,长年 大量使用日光灯所累积的废弃物将使环境受到严重污染,并直接对人们健康及生态构成威 胁,且由于会出现闪频现象而影响视觉。 现有发光二极管灯具虽已见应用于照明产品,然而由于采用电气部与日光灯管分 离的配置,无法提供即插即用的方便性,且由于需增加安装成本及严重影响外观,甚至必需 舍弃原有的日光灯组件而造成资源的浪费及成本的增加,以致阻碍使用发光二极管灯具的 普及化;另外,现有发光二极管灯具管虽也见将电气部纳入的照明产品,然而由于在细长的 狭窄空间内要容纳若干光源及诸多占空间的电气组件,以及低估散热对出光效率及使用寿 命的负面影响,甚至对密封于日光灯管内的光源散热未作任何处理,以致这些发光二极管灯具应用于照明领域的诸多优点难以充分发挥,往往仅在短时间使用后即发生严重的光衰 甚至因过热而损毁。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具有高散热效率并兼顾方便即插即用的发光二极管灯 具。 —种发光二极管灯具,包括一光学部、一电气部及一散热部,该光学部包括一发光 二极管光源及一出光通道,用以提供所需的照明亮度与发光特性及对发光二极管光源保 护;该电气部包括至少一电路板及两端盖,用以提供发光二极管光源所需要的驱动电源、控 制电路及电源管理;该散热部包括一散热体,该散热体设于电气部的两端盖之间,包括一长 条形的散热基座及自该散热基座的一侧面延伸分布的若干鳍片,该散热基座的另一相对侧 面为一吸热面,所述发光二极管光源设于该吸热面上并与该吸热面紧密热接触,以传输及 移除发光二极管光源发光时所释放的热量,该散热体上设有至少一容置空间,该至少一电 路板收容于该至少一容置空间内。 作为该发光二极管灯具的进一步改进,该散热基座的吸热面上对应该至少一容置 空间的位置设有一凹槽,一热管收容于该凹槽内,所述热管的端部沿散热基座的纵向延伸 并超出该至少一容置空间。 另外,所述发光二极管光源包括至少两光条,所述光条之间通过接线连接或每一光条与一电路板电连接以扩充该发光二极管灯具的照明容量。 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优点 提供一种方便即插即用的发光二极管灯具,通过散热部的至少一容置空间,以容置电气部的电路板,使所述光学部、电气部及散热部构成一与传统日光灯相同尺寸的发光二极管灯具,达到在已与市电连接的传统日光灯插座上发挥即插即用的功效。 提供一种高散热效率的发光二极管灯具,通过在散热基座的吸热面上对应该至少一容置空间的位置设置至少一热管,以便将对应于电气部的电路板下方的发光二极管光源所产生的热量传导至周边的散热基座,使所述发光二极管光源的热量迅速传导至鳍片而散至大气,达到充分利用有限的日光灯管空间并兼顾光源散热的均匀性。 提供一种能延伸照明容量的发光二极管灯具,通过模块化设计以建构不同长度及 型式的发光二极管灯具,实现不同型式的产品可由相同的组件组合而成,发挥发光二极管 灯具在设计上的多样化及应用的灵活性,并大幅降低成本,强化产品竞争力。附图说明 下面参照附图,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描述。 图1是本专利技术发光二极管灯具第一实施例的组装剖面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A处的剖面图。 图3是图1所示发光二极管灯具中一光条的立体图。 图4是图1所示发光二极管灯具中一端盖的立体图。 图5是图1所示发光二极管灯具中一散热体与一热管的立体组装图。 图6是本专利技术发光二极管灯具第二实施例的组装剖视图。5 图7是本专利技术发光二极管灯具第三实施例的组装剖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图1是本专利技术发光二极管灯具100第一实施例的组装剖面示意图,图2是图1中 II-II处的剖面图,图3是图1所示发光二极管灯具100中一光条12的立体图,图4是图1 所示发光二极管灯具100中一端盖33的立体图,图5是图1所示发光二极管灯具100中一 散热体21与一热管22的立体组装图;该发光二极管灯具100主要包括一光学部10、一散 热部20及一电气部30。 光学部10设置于散热部20前方,包括一发光二极管光源11及一出光通道13。本 实施例中,发光二极管光源11为一包含有若干发光体的光条12(light bar),所述光条12 为一体成型件,包括一长条形的导热基板121、沿导热基板121的纵向设置于导热基板121 上的若干发光体122、以及设于该导热基板121 —端的若干电极123,其中所述发光体122 是由至少一发光二极管芯片经透明封装所形成。光条12与散热部20的一散热体21的一 吸热面213之间的紧密热接触可先在其间涂抹一层热界面材料(TIM),再将已套装电绝缘 垫片的若干螺丝23分别通过光条12上的导热基板121上所设的若干固定孔124,并锁固于 散热体21的一散热基座211上所设对应螺孔215,也可通过回焊方式将光条12直接黏贴 (SMT)于该散热基座211的吸热面213上,以使光条12与散热基座211的吸热面213紧密 热接触;光条12的发光可通过电线311电性连接光条12的电极123与电气部30中的一电 路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发光二极管灯具,包括:一光学部,包括一发光二极管光源及一出光通道,用以提供所需的照明亮度与发光特性及对发光二极管光源保护;一电气部,包括至少一电路板及两端盖,用以提供发光二极管光源所需要的驱动电源、控制电路及电源管理;及一散热部,包括一散热体,该散热体设于电气部的两端盖之间,包括一长条形的散热基座及自该散热基座的一侧面延伸分布的若干鳍片,该散热基座的另一相对侧面为一吸热面,所述发光二极管光源设于该吸热面上并与该吸热面紧密热接触,以传输及移除发光二极管光源发光时所释放的热量,该散热体上设有至少一容置空间,该至少一电路板收容于该至少一容置空间内。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泰健
申请(专利权)人:富准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准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4[中国|深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