枢纽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557293 阅读:1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枢纽器,其包括一枢轴、一枢转套设于该枢轴的旋转承架及一固定套设于该枢轴的定位元件,该旋转承架上设有一定位凸部,该定位元件上设有限位部,该限位部可抵挡于该定位凸部,该定位凸部的一侧边缘形成一倾斜的斜面,该限位部的一对应端形成一倾斜的抵挡面与该定位凸部的斜面相对应,该枢纽器还包括至少一弹性元件,该弹性元件装设于该枢轴上,当该旋转承架相对于该枢轴枢转到一定程度时,该定位凸部的斜面抵压该定位元件的限位部的抵挡面而压缩该弹性元件使该限位部与该定位凸部脱离卡挡。相较现有技术,上述枢纽器在使用者枢转过度时,该定位元件可压缩该弹性元件以使该限位部与该定位凸块脱离卡挡,进而可以避免损坏该枢纽器。(*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枢纽器
技术介绍
笔记本电脑、移动电话等便携式的电子装置多采用可折叠的结构以节省空间。 一般地, 这些电子装置的上盖与底座之间通过枢纽器相连,不需使用时,可将上盖与底座相对折叠起 来。枢纽器通常包括分别与电子装置的上盖、底座相固定的两个连接件,两个连接件之间可 枢转地连接。为了让电子装置的上盖可以定位在使用者所需的角度上,枢纽器通常包括两定 位元件,每一定位元件设有一定位部,两定位元件分别固定于两连接件,当电子装置的上盖 枢转到需要相对于其底座定位的角度时,两定位元件的定位部相互抵挡形成定位。然而,如 果使用者在开启上盖时用力过猛,常常会使电子装置的上盖翻转超过预定的角度,进而对枢 纽器造成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以上内容,有必要提供一种可避免因枢转过度而造成损坏的枢纽器。 一种枢纽器,其包括一枢轴、 一枢转套设于所述枢轴的旋转承架及一固定套设于所述枢 轴的定位元件,所述旋转承架上设有一定位凸部,所述定位元件上设有限位部,所述限位部 可抵挡于所述定位凸部,所述定位凸部的一侧边缘形成一倾斜的斜面,所述限位部的一对应 端形成一倾斜的抵挡面与所述定位凸部的斜面相对应,所述枢纽器还包括至少一弹性元件, 所述弹性元件装设于所述枢轴上,当所述旋转承架相对于所述枢轴枢转到一定程度时,所述 定位凸部的斜面抵压所述定位元件的限位部的抵挡面而压縮所述弹性元件使所述限位部与所 述定位凸部脱离卡挡。相较现有技术,上述枢纽器在使用者枢转过度时,所述定位元件可压縮所述弹性元件以 使所述限位部与所述定位凸块脱离卡挡,进而可以避免损坏所述枢纽器。附图说明下面参照附图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图1及图2分别表示本技术枢纽器较佳实施方式的两个不同视角的立体分解图,该枢 纽器包括一旋转承架及一定位元件。图3为图l中所示旋转承架及定位元件的放大图。图4为图1的立体组合图。具体实施方式请一并参阅图1与图2,本技术枢纽器较佳实施方式包括一枢轴IO、 一固定承架20、 一旋转承架30、 一第一干涉元件40、 一第二干涉元件50、 一定位元件60、若干弹性元件65、 若干摩擦垫片70、 一弹性垫片组80及一固定件90。该枢轴1 O包括分别位于两端的卡固部11及轴杆12。该卡固部11用于将该枢轴10卡固于该 固定承架20。该枢轴10的中部形成一止挡部15。该止挡部15与该轴杆12之间形成一直径略粗 于该轴杆12的套置部16。该套置部16与该轴杆12之间形成一止挡面162。该轴杆12及该套置 部16均沿轴向形成两相对的平面而使该轴杆12及该套置部16呈扁平状。该轴杆12的末端设置 螺纹。可以理解,该轴杆12及该套置部16的截面还可以呈椭圆形等非圆形以使需要在该轴杆 12上止转的元件能很方便地固定。请一并参阅图3,该旋转承架30包括一第一旋转件31及一第二旋转件32。该第一、第二 旋转件31、 32之间通过铆钉或者螺钉相互固定。当然,该旋转承架30也可以是一体成型。该 第一、第二旋转件31、 32分别开设有固定孔以与电子装置相连接。该第一旋转件31的一端垂 直延伸形成一折边,该折边开设有一枢转孔311用于枢转套设于该枢轴10的轴杆12。该第二 旋转件32的一端对应延伸形成一折边,该折边也开设一枢转孔321。该第一旋转件31的折边 于该枢转孔311的边缘处凸设一定位凸部313,该定位凸部313的两侧边缘分别形成略微倾斜 的斜面315延伸至该折边。该第二旋转件32的折边于该枢转孔321附近开设有一固定孔322。该第一干涉元件40中央开设有断面呈扁平状的穿孔41,该第一干涉元件40利用该穿孔 41套设并固定于该枢轴10的轴杆12上。该第一干涉元件40于该穿孔41的两相对的内壁上分别 凸设一垫块414。这些垫块414在该枢轴10的轴杆12穿过该穿孔41时可使穿孔41与轴杆12之间 形成紧配合。该第一干涉元件40相对于该第二干涉元件50的一侧面轴向形成有凸部或凹部。该第二干涉元件50中央开设有圆孔,该第二干涉元件50利用该圆孔可枢转地套设于该枢 轴10的轴杆12上。该第二干涉元件50相对于该第一干涉元件40的一侧面轴向形成有凹部或凸 部可分别与该第一干涉元件40的凸部或凹部对应嵌合。该第二干涉元件50的另一侧面沿周缘 轴向凸伸一固定部52。该固定部52可卡入该旋转承架30的固定孔322以将该第二干涉元件50 相对固定于该旋转承架30。该定位元件60呈圆环状,其中部开设有一扁平状穿孔61,该定位元件60利用该穿孔61可 套设于该枢轴10的套置部16上。该定位元件60的一端面沿该穿孔61的周缘凸设形成一大致呈C形的限位部62,该限位部62的两端分别形成一倾斜的抵挡面622延伸至该端面。每一弹性元件65的中央开设一圆形通孔,弹性元件65利用该圆形通孔可套设于该枢轴 10的套置部16。在本实施方式中,弹性元件65为碟形垫片,可以理解,弹性元件65也可以是 弹簧等其它弹性体。摩擦垫片70用于套设在该枢轴10的轴杆12上用于增大枢纽器运转时的摩擦扭力。 该弹性垫片组80在本实施方式中包括若干碟形垫片,每一碟形垫片均开设有套设于该枢轴10的轴杆12的圆孔。当然该弹性垫片组80也可以是弹簧等其它弹性体。该固定件90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一六角螺母,其套设并螺锁于该枢轴10的轴杆12末端的螺纹上,以避免套设在轴杆12的元件自该枢轴10的轴杆12上脱落并迫紧该弹性垫片组80及摩擦垫片70等元件。请一并参阅图4,组装时,将弹性元件65及定位元件60依次套设于该枢轴10的套置部16 上,然后将该旋转承架30、 一摩擦垫片70、第二干涉元件50、第一干涉元件40、弹性垫片组 80、另一摩擦垫片70依次套设于该枢轴10的轴杆12上,最后利用该固定件90锁住该轴杆12末 端的螺纹以防止套设在该枢轴10上的元件脱落。其中该旋转承架30、摩擦垫片70、第二干涉 元件50、第一干涉元件40、弹性垫片组80被限位于该枢轴10的止挡面162与该固定件90之间在枢纽器枢转过程中,当相对该枢轴10转动该旋转承架30至预定角度,比如135度时, 该第一旋转件31的定位凸部313抵挡于该定位元件60的限位部62,进而对该旋转承架30进行 定位。如果使用者用力过猛,扳动该旋转承架30超过预定的角度,则该第一旋转件31的定位 凸部313的斜面315可推抵该定位元件60的限位部62的倾斜的抵挡面622而产生沿枢轴10轴向 的作用力,迫使该定位元件60向该枢轴10的止挡部15方向移动并压縮弹性元件65,进而使该 定位元件60的限位部62避让该旋转承架30的定位凸部313 如此,则旋转承架30转动超过预 定的角度时而不会损坏枢纽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枢纽器,其包括一枢轴、一枢转套设于所述枢轴的旋转承架及一固定套设于所述枢轴的定位元件,所述旋转承架上设有一定位凸部,所述定位元件上设有限位部,所述限位部可抵挡于所述定位凸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凸部的一侧边缘形成一倾斜的斜面,所述限位部的一对应端形成一倾斜的抵挡面与所述定位凸部的斜面相对应,所述枢纽器还包括至少一弹性元件,所述弹性元件装设于所述枢轴上,当所述旋转承架相对于所述枢轴枢转到一定程度时,所述定位凸部的斜面抵压所述定位元件的限位部的抵挡面而压缩所述弹性元件使所述限位部与所述定位凸部脱离卡挡。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枢纽器,其包括一枢轴、一枢转套设于所述枢轴的旋转承架及一固定套设于所述枢轴的定位元件,所述旋转承架上设有一定位凸部,所述定位元件上设有限位部,所述限位部可抵挡于所述定位凸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凸部的一侧边缘形成一倾斜的斜面,所述限位部的一对应端形成一倾斜的抵挡面与所述定位凸部的斜面相对应,所述枢纽器还包括至少一弹性元件,所述弹性元件装设于所述枢轴上,当所述旋转承架相对于所述枢轴枢转到一定程度时,所述定位凸部的斜面抵压所述定位元件的限位部的抵挡面而压缩所述弹性元件使所述限位部与所述定位凸部脱离卡挡。2.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枢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枢轴包括一轴杆, 所述枢轴于所述轴杆的一侧形成一止挡部,所述止挡部与所述轴杆之间形成一直径略粗于所 述轴杆的套置部,所述弹性元件及所述定位元件套设于所述套置部并被限制于所述旋转承架 与所述止挡部之间。3.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枢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枢纽器还包括一设 有一穿孔并通过所述穿孔固定套设于所述枢轴的第一干涉元件及一设有一圆孔并通过所述圆 孔可转动地套设于所述枢轴并固定于所述旋转承架的第二干涉元件,所述第二干涉元件贴合 于所述第一干涉元件并与所述第一干涉元件相互嵌合。4.如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文斌
申请(专利权)人:康准电子科技昆山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