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防止地坑式建筑基础上浮的方法及结构,属于建筑基础
技术介绍
在工程建筑中,都要先在地下打地基,然后在地基上建造房屋,通常的地基就象一个用 钢筋混凝土浇铸出来的大船,在工程上称为地坑,地坑一方面要承受建筑物向下的压力荷载 ,另一方面要承受地下水对建筑物的浮力。如果地坑发生沉降或发生上浮,并且当各部位的 沉降或上浮速度不一致时,将会导致地坑发生开裂甚至破坏。那么地坑上方的建筑物也同时 会受到破坏。出于抗沉和抗浮方面的考虑,通常采用桩基础,具体做法是在地坑的底部浇 铸和地坑连接为一体的钢筋混凝土柱子,称为桩基,桩基延伸至地下符合荷载要求的岩土层 ,桩基不但可以提高基础向下的荷载能力,由于桩基侧壁的磨擦力及桩底的锚拉力也同时可 以提高基础的抗浮力。但采用桩基础需要大型机械或人工开挖成孔,材料用量较大,施工人 员易出现人身安全问题,而且往往还需在桩顶设置桩顶梁,费工费材,施工周期也长。在许多工程项目中,地勘部门通过对地质的勘察,认为地质条件较好,也未发现地下水 ,因此设计人员为节约投资费用,认为仅依靠地坑已经可以满足基础的荷载要求,省略了地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防止地坑式建筑基础上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是在地坑底平面以下设置集水坑,在集水坑底部设置溢水口,溢水口上设有阀门,当地下水位高于溢水口对地坑产生浮力时,将溢水口上的阀门打开,让地下水溢入集水坑内,然后用水泵将集水坑内的水抽出,以降低地下水位,消除或减小地下水对地坑产生的浮力,防止因地坑上浮对建筑物造成破坏。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止地坑式建筑基础上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是在地坑底平面以下设置集水坑,在集水坑底部设置溢水口,溢水口上设有阀门,当地下水位高于溢水口对地坑产生浮力时,将溢水口上的阀门打开,让地下水溢入集水坑内,然后用水泵将集水坑内的水抽出,以降低地下水位,消除或减小地下水对地坑产生的浮力,防止因地坑上浮对建筑物造成破坏。2. 一种防止地坑式建筑基础上浮的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结构包括 用钢筋混凝土构筑的地坑(1),在地坑(1)底平面以下设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集水坑(2 ),集水坑(2)的底部设有溢水口 (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止地坑式建筑基础上浮的结构,其特征在 于所述的集水坑(2)下方设有混凝土垫层(4),集水坑(2)上方设有盖板(5)。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止地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赖晗,骆文龙,
申请(专利权)人:贵阳铝镁设计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52[中国|贵州]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