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太云专利>正文

推秧轮式取秧抛秧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6551 阅读:19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推秧轮式取秧抛秧装置,它包括有机架、送秧机构、起秧爪、取秧机构、轴承座、分秧箱以及加速双轮,所述取秧机构包括有取秧轮轴、取秧轮和取秧器,取秧轮的后侧设有秧门片固定板,秧门片固定板上对应于取秧器固定有秧门片,取秧轮的下侧装有分秧箱,分秧箱下侧设有加速双轮,其中,所述秧门片的下侧对应分秧箱设有推秧机构,推秧机构包括有推秧轮轴、隔离轮片、设有推秧轮凸台的推秧轮片,所述推秧轮轴一端机架的外侧装有连接传动机构的链轮及链条,另一端装有正齿轮,所述正齿轮安装于取秧轮轴的一端,取秧轮轴的另一端装有凸轮机构,机架后端轴承座上设有送秧机构。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紧凑、运转可靠、工作效率高、抛秧质量高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推秧轮式取秧抛秧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抛秧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推秧轮式取秧抛秧装置。
技术介绍
水稻的栽植,目前普遍采用钵苗或盘育苗,然后采用插秧机、抛秧机或摆秧机将秧苗栽植到水田中去,插秧机是通过取秧装置中的秧爪将秧苗夹出或取出来插入水田地中,这样插秧方式存在易伤秧苗,插得深而导致缓苗慢,最终影响产量等问题。本申请人的专利号为200520029384.6,名称为“取秧抛秧装置”的专利中公开了取秧抛秧装置,该取秧抛秧装置虽然解决了上述提出的一些问题,但其技术上仍然存在效率低、伤秧苗、抛秧不均匀、抛秧过程不完善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人们提供一种均匀有序地把秧苗抛在水田地上,并且不伤秧苗,工作效率高的推秧轮式取秧抛秧装置。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专利技术的推秧轮式取秧抛秧装置,它包括有机架、受传动机构控制的送秧机构、起秧爪、取秧机构、轴承座、分秧箱以及加速双轮,所述取秧机构包括有取秧轮轴、取秧轮和取秧器,机架两侧轴承座上安装有取秧轮轴,取秧轮轴上装有圆柱形取秧轮,取秧轮的圆柱表面上设有以一定间隔螺旋排列的取秧器,取秧器-->包括有取秧板和取秧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推秧轮式取秧抛秧装置,它包括有机架(1)、受传动机构控制的送秧机构(4)、起秧爪(14)、取秧机构(3)、轴承座(2)、分秧箱(21)以及加速双轮(22),所述取秧机构(3)包括有取秧轮轴(5)、取秧轮(6)和取秧器(7),机架(1)两侧轴承座(2)上安装有取秧轮轴(5),取秧轮轴(5)上装有圆柱形取秧轮(6),取秧轮(6)的圆柱表面上设有以一定间隔螺旋排列的取秧器(7),取秧器(7)包括有取秧板(32)和取秧爪(31),取秧轮(6)的后侧设有秧门片固定板(15),秧门片固定板(15)上对应于取秧器(7)固定有秧门片(16),取秧轮(6)的下侧装有分秧箱(21),分秧箱(21)外侧设有开口...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推秧轮式取秧抛秧装置,它包括有机架(1)、受传动机构控制的送秧机构(4)、起秧爪(14)、取秧机构(3)、轴承座(2)、分秧箱(21)以及加速双轮(22),所述取秧机构(3)包括有取秧轮轴(5)、取秧轮(6)和取秧器(7),机架(1)两侧轴承座(2)上安装有取秧轮轴(5),取秧轮轴(5)上装有圆柱形取秧轮(6),取秧轮(6)的圆柱表面上设有以一定间隔螺旋排列的取秧器(7),取秧器(7)包括有取秧板(32)和取秧爪(31),取秧轮(6)的后侧设有秧门片固定板(15),秧门片固定板(15)上对应于取秧器(7)固定有秧门片(16),取秧轮(6)的下侧装有分秧箱(21),分秧箱(21)外侧设有开口(37),分秧箱(21)中间上部设有分秧板(38),分秧箱(21)下侧设有加速双轮(22),每个轮表面上装有海面体圈(23),其特征在于:所述秧门片(16)的下侧对应分秧箱(21)设有推秧机构(35),推秧机构(35)包括有安装在机架(1)两侧轴承座(2)上的推秧轮轴(20)、安装在推秧轮轴(20)中间位置的圆形隔离轮片(1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太云李虎
申请(专利权)人:李太云李虎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22[中国|吉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