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卡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550126 阅读:18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读卡器(100)具备:传送部件(2a~2c),用于传送在表面设有外部端子(200a)的IC卡(200);接触端子(11e),在与所述传送部件(2a~2c)传送来的所述IC卡(200)进行通信时,与所述IC卡(200)的外部端子(200a)接触;以及除电部件(11f),被设置成能够移动。在所述接触端子(11e)与所述IC卡(200)的外部端子(200a)接触之前,除电部件(11f)仅与IC卡(200)的表面的一部分接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具备除电部件的读卡器,特别涉及处理IC卡的读卡器。
技术介绍
以往,如专利文献1所示,公知有如下的读卡器,该读卡器具备插入口,用于插入卡;磁头,用于读取记录在卡中的信息;进给辊,用于将插入到插入口的卡传送到磁头;以及除电刷(除电部件),用于除去卡的静电。在该读卡器中,除电刷配置在卡的传送路径上并且安装在插入口和进给辊之间。 因此,在将卡插入到插入口的情况下,除电刷始终与经过的卡的表面接触。这样,若除电刷始终与卡的表面接触,则存在除电刷容易磨损并且也容易将卡划伤的问题。专利文献1 日本特开平10-187867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能够抑制除电部件的磨损和卡的损伤的读卡器。本专利技术的读卡器具备传送部件,用于传送在表面设有外部端子的IC卡;以及接触端子,在与传送部件传送来的IC卡进行通信时,与IC卡的外部端子接触;其中,所述读卡器还具备除电部件,该除电部件被设置成能够移动。而且,该除电部件构成为在接触端子与 IC卡的外部端子接触之前仅与IC卡的表面的一部分接触。若如上所述那样构成,除电部件仅在需要时与IC卡的表面接触,所以与除电部件始终与IC卡的表面接触的情况相比,能够抑制除电部件的磨损,并且能够抑制卡的损伤。也可以是,在所述读卡器中,除电部件设置在用于使接触端子与IC卡的外部端子接触的可动部件上。可动部件上安装有接触端子。若如上所述那样构成,能够利用可动部件来使除电部件移动,无需另外设置用于使除电部件移动的机构零件,所以能够与此相对应地抑制零件个数增加。在该情况下,也可以是,可动部件构成为在IC卡位于该可动部件的下方时被压下,除电部件包含有除电刷,除电刷构成为在可动部件被压下时与IC卡的表面接触。若如上所述那样构成,不同于IC卡的侧面从与除电刷的毛的延伸方向垂直的方向与除电刷接触的情况,即使在IC卡的侧面存在裂纹时除电刷的毛也不易夹进该裂纹中, 所以能够防止除电刷的毛被揪掉。也可以是,在上述读卡器中,除电部件构成为与IC卡的外部端子的整体接触。若这样来构成,能够对构成外部端子的全部端子进行除电。专利技术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提供能够抑制除电部件的磨损和卡的损伤的读卡器。 附图说明图1为表示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读卡器的概略的侧视图。图2为表示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读卡器的触点块的分解立体图。图3为表示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读卡器的触点块的侧视图。图4为表示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读卡器的电气结构的框图。图5为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读卡器的动作的流程图。图6为表示图1的读卡器对IC卡进行传送的状态的侧视图。图7为表示图3的触点块的可动部件被压下从而除电刷与IC卡接触的状态的侧视图。图8为表示图7的可动部件与IC卡之间的位置关系的俯视图。图9为表示图1的读卡器一边使除电刷与IC卡接触一边对卡进行传送的状态的侧视图。图10为表示图3的可动部件的爪部配置在传送路径上的状态的侧视图。图11为表示由图9的读卡进行除电后的IC卡的俯视图。图12为表示图1的读卡器在进行除电之后为了通信而对IC卡进行传送的状态的侧视图。图13为表示图3的可动部件的接触端子与IC卡接触的状态的侧视图。图14为表示图13的可动部件与IC卡之间的位置关系的俯视图。图15为表示图1的读卡器将IC卡排出的状态的侧视图。附图标记说明2a 2c传送辊11可动部件lie接触端子Ilf除电刷100读卡器2OOIC 卡200a外部端子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首先,参照图1 图4,说明本实施方式的读卡器100的结构。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读卡器100具备壳体1、传送辊加 2c、透射型光传感器3a及3b、以及包含有可动部件11的触点块4(参照图幻。传送辊加 2c为本专利技术的“传送部件”的一例。壳体1上设有用于插入IC卡200的插入口 la。传送辊加 2c分别夹着传送路径P上下一对地设置。传送辊加 2c将IC卡200向插入方向(箭头A方向)和排出方向(箭头B方向)传送。光传感器3a及北分别包含有发光元件及受光元件等,用于检测 IC卡200在传送路径P上的位置。如图2所示,触点块4包括可动部件11、托架12、拉伸螺旋弹簧13 (参照图3)、驱动器14、以及臂15。可动部件11上形成有爪部11a,在箭头A方向的端部向下方突出;以及卡合部11b,与拉伸螺旋弹簧13(参照图幻的一端卡合。此外,可动部件11上安装有轴 Ilc 及 lid。在此,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可动部件11上设有接触端子lie和除电刷llf。 该除电刷Ilf用于除去设置于IC卡200表面的外部端子200a(参照图8)的静电。此外, 如图2所示,除电刷Ilf安装于在箭头A方向的端部上设置的爪部11a。该除电刷Ilf为本专利技术的“除电部件”的一例。也可以代替除电刷Ilf而使用导电性的弹簧部件或导电性的辊等来作为本专利技术的“除电部件”。托架12构成为以使可动部件11能够移动的方式保持该可动部件11。该托架12 具有一对侧板1 和连结这些侧板1 的连结板12b。一对侧板1 各自形成有用于轴Ilc 插入的导孔12c和用于轴Ild插入的导孔12d。导孔12c具有沿箭头A、B的方向延伸的水平部、沿倾斜方向延伸的倾斜部以及沿与箭头A、B正交的方向延伸的垂直部。导孔12d具有沿箭头A、B的方向延伸的水平部和沿倾斜方向延伸的倾斜部。此外,一个侧板1 上形成有转动轴12e。连结板12b上形成有与拉伸螺旋弹簧13(参照图;3)的另一端卡合的卡合部 12f0如图3所述,拉伸螺旋弹簧13对可动部件11施力,以使可动部件11的轴11 c位于导孔12c的垂直部的上端,并使轴Ild位于导孔12d的倾斜部的上端。驱动器14安装于托架12,具有插棒式铁心(plunger) 1 和驱动插棒式铁心1 的电磁铁14b。插棒式铁心 Ha上设有卡合销14c。臂15形成为L字形,具有用于卡合销Hc插入的缺口部1 和用于转动轴1 插入的插入孔15b。此外,如图4所示,读卡器100上设有驱动传送辊加 2c (参照图1)的马达5、 以及控制读卡器100的动作的控制部6。此外,读卡器100能够与ATM (Automated Teller Machine 现金自动交易装置)主体等上位装置150进行通信。接着,参照图5的流程图,说明本实施方式的读卡器100的动作。本流程图的各步骤由控制部6 (参照图4)来执行。首先,读卡器100在步骤Sl中判断IC卡200(参照图1)是否插入了壳体1的插入口 la。卡的插入例如能够通过在插入口 Ia附近设置的传感器(省略图示)来检测。在判断为IC卡200未插入插入口 Ia的情况下,重复进行步骤Si。即,读卡器100待机,直至插入了 IC卡200为止。然后,若判断为IC卡200被插入了插入口 la,则转移到步骤S2。在步骤S2中,通过驱动马达5(参照图4),使传送辊加 2c(参照图1)正转。由此,如图6所示,IC卡200被取入壳体1的内部,向插入方向(箭头A方向)传送。这时, 如图3所示,在触点块4中,由于可动部件11被拉伸螺旋弹簧13牵引,所以可动部件11被收纳在托架12内。因此,如图6所示,使IC卡200不与除电刷Ilf接触地向箭头A方向传送。接着,在图5的步骤S3中,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读卡器,具备:传送部件,用于传送在表面设有外部端子的IC卡;以及接触端子,在与所述传送部件传送来的所述IC卡进行通信时,与所述IC卡的外部端子接触,其特征在于,所述读卡器还具备除电部件,该除电部件被设置成能够移动;所述除电部件构成为在所述接触端子与所述IC卡的外部端子接触之前仅与所述IC卡的表面的一部分接触。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读卡器,具备传送部件,用于传送在表面设有外部端子的IC卡;以及接触端子,在与所述传送部件传送来的所述IC卡进行通信时,与所述IC卡的外部端子接触,其特征在于,所述读卡器还具备除电部件,该除电部件被设置成能够移动; 所述除电部件构成为在所述接触端子与所述IC卡的外部端子接触之前仅与所述IC卡的表面的一部分接触。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读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读卡器还具备可动部件,该可动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铃木弘之忠政明博
申请(专利权)人:日立欧姆龙金融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