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的变频器外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545552 阅读:2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新型的变频器外壳,包括本体,该本体的外形为长方体,所述本体的上侧为一能隔绝其上方和下方的实体板,该本体的左、右两侧布满有散热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变频器外壳本体的上侧为一上下均密封的实体板,在变频器的长时间工作时,位于顶端的侧面虽然容易沉淀灰尘,但是却阻止了灰尘掉落至变频器内部,保证了变频器的正常工作;该变频器外壳的左、右侧布满了散热孔,加大了其散热效果,保证散热工作的进行;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计独特,结构简单,可将其放置于户外使用,雨天时可阻挡雨水进入变频器内部,而且它的散热效果明显,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变频器的部件,具体的说是指一种新型的变频器外壳
技术介绍
变频器集成了高压大功率晶体管技术和电子控制技术,得到广泛应用。变频器的作用是改变交流电机供电的频率和幅值,因而改变其运动磁场的周期,达到平滑控制电动机转速的目的。变频器的出现,使得复杂的调速控制简单化。而变频器的散热直接影响了变频器的正常工作,变频器的散热主要体现在内藏的冷却风扇以及外壳上的散热孔。现有的变频器外壳为长方体,其左、右两侧分布有若干个散热孔,上侧也分布有若干个散热孔。在变频器正常工作时,主要通过变频器的上侧、左侧以及右侧的散热孔进行散热。这类变频器主要存在以下问题,在变频器的长时间工作时,位于顶端的侧面容易沉淀灰尘,并有可能使灰尘掉落至变频器内部,影响变频器的正常工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新型的变频器外壳,其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变频器外壳散热效果不明显以及影响变频器的工作等缺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新型的变频器外壳,包括本体,该本体的外形为长方体,所述本体的上侧为一能隔绝其上方和下方的实体板,该本体的左、右两侧布满有散热孔。前述本体的前侧还设有一凹槽,所述凹槽内嵌设有一控制面板。由上述对本技术的描述可知,和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一,本技术变频器外壳本体的上侧为一能隔绝其上方和下方的实体板,在变频器的长时间工作时,位于顶端的侧面虽然容易沉淀灰尘,但是却阻止了灰尘掉落至变频器内部,保证了变频器的正常工作;二,该变频器外壳的左、右侧布满了散热孔,加大了其散热效果,保证散热工作的进行;三,本技术设计独特,结构简单,可将其放置于户外使用,雨天时可阻挡雨水进入变频器内部,而且它的散热效果明显,因此本技术具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2所示,一种新型的变频器外壳,包括本体1,该本体1为长方体,前侧外表面上设有一凹槽7,凹槽7内嵌设有一控制面板8,该控制面板8表面与本体1的表面平齐,该本体的左侧、右侧布满有散热孔6,本体1的上侧一能隔绝其上方和下方的实体板。本体1为塑料材料制作而成。本体1的上侧上未设有散热孔,而是一能隔绝其上方和下方的实体板,在变频器的长时间工作时,位于顶端的侧面虽然容易沉淀灰尘,但是却阻止了灰尘掉落至变频器内部,保证了变频器的正常工作;该本体1的左侧、右侧布满了散热孔6,加大了其散热效果, 保证散热工作的进行;下侧外表面上设有一凹槽7,凹槽7内嵌设有一控制面板8,可实现控制面板8对变频器的控制;本技术设计独特,结构简单,可将其放置于户外使用,雨天时可阻挡雨水进入变频器内部,而且它的散热效果明显,因此本技术具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上述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设计构思并不局限于此, 凡利用此构思对本技术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应属于侵犯本技术保护范围的行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的变频器外壳,包括本体,该本体的外形为长方体,其特征是:所述本体的上侧为一能隔绝其上方和下方的实体板,该本体的左、右两侧布满有散热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的变频器外壳,包括本体,该本体的外形为长方体,其特征是所述本体的上侧为一能隔绝其上方和下方的实体板,该本体的左、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庆瑞
申请(专利权)人:石狮市酷瑞电气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