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导型笼式调节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543885 阅读:2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先导型笼式调节阀,包括有阀体、阀盖、阀杆、阀笼、阀芯组件和驱动组件,阀笼安设于阀腔内,阀笼上开口端与流出通道的开口端构成密封配合,阀笼上设有阀笼通道,阀笼内壁上还设有凸出的支撑台,阀芯组件包括有阀芯体、阀芯盖和小阀芯,阀芯体安设于阀笼内并架设于支撑台上,阀芯体上还开设有容置腔,阀芯体上开设有阀芯体导流通道和阀芯体泄流通道,阀芯盖盖设于容置腔的开口端处,阀芯盖上分别开设有贯穿阀芯盖的小阀芯通道和阀芯盖泄流通道,小阀芯安设于小阀芯通道内并与阀芯体导流通道构成密封配合。由于小阀芯背侧面积相对于阀芯体来说小,故先打开小阀芯较轻松,并能在承受较大压差的同时提高泄漏量的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阀门,尤其是一种先导型笼式调节阀
技术介绍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工业智能化不断提高,阀门作为控制管道中流体运动的终端执行机构,正逐步改变自我功能的局限性而富于更加全新的理念,而国内阀门企业正沿着节能、环保、智能、体积小、重量轻、寿命长等新要求新方向发展。目前,我国在石油、 天然气、电力、化工、环保等领域具有极大的潜力,上述领域所涉及到的环境多为高压环境, 故大口径高压力调节阀,诸如单座阀或双座笼式调节阀等需求量较大,此类阀门在线需要承受较大的压差,又被要求要具备高精度泄漏等级(IV级)的要求,这对于现有阀门来说往往不尽如人意。同时,对于该类阀门还需要较大的公称尺寸,而现有的两条密封线的双座阀远达不到这种要求。传统的阀门,当阀门内处于高压差状态时,将难以关闭阀门,即使是采用液压驱动方式控制阀杆,也需要较大型的液压驱动机构才能对阀杆实施控制,而且阀杆的尺寸、用料以及阀体、阀座等内件强度均需要相应的放大。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开闭阀门轻松,且能承受较大压差, 并具有高精度泄漏量的先导型笼式调节阀。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先导型笼式调节阀,包括有阀体、阀盖、阀杆、阀笼、阀芯组件和驱动组件,所述阀体内设有阀腔、流入通道和流出通道,流入通道和流出通道贯穿阀腔,阀笼安设于阀腔内,阀笼上开口端与流出通道的开口端构成密封配合,阀笼开口方向朝向阀座设置并与流出通道相导通,阀笼的径向上设有贯穿阀笼的阀笼通道,该阀笼通道与流入通道相导通,阀芯组件安设于阀笼内,阀盖固设于阀体上端面上,阀杆的一端穿过阀盖并与阀芯组件联动,另一端与驱动组件联动,流出通道和阀腔间的连接处设有密封端面,当先导型笼式调节阀处于闭合状态时,阀芯组件与所述密封端面构成密封配合,由此构成流入通道和流出通道的隔断,其特征是所述阀笼内壁上还设有凸出的支撑台,所述阀芯组件包括有阀芯体、阀芯盖和小阀芯,所述阀芯体安设于阀笼内并架设于支撑台上,阀芯体与阀笼构成可活动的密封配合,该支撑台上和阀芯体相抵触的端面即为所述的密封端面,由此构成阀芯组件与所述密封端面间的密封配合,阀芯体上还开设有容置腔,阀芯体上沿小阀芯轴向开设有贯穿容置腔槽底的阀芯体导流通道,该阀芯体导流通道的一开口端朝向容置腔设置,另一开口端朝向流出通道设置,并构成容置腔和流出通道间相导通,阀芯体上沿阀笼径向开设有贯穿容置腔周壁的阀芯体泄流通道,该阀芯体泄流通道的一开口端朝向容置腔设置,另一开口端朝向阀笼通道设置,并构成容置腔和流入通道间相导通,阀芯盖盖设于容置腔的开口端处并与阀芯体间构成密封连接,阀芯盖上相对于阀芯体所在端的另一端设有泄流空间,阀芯盖上分别开设有贯穿阀芯盖的小阀芯通道和阀芯盖泄流通道,阀芯盖泄流通道的一开口端朝向容置腔设置,另一端朝向泄流空间设置,并构成容置腔和泄流空间间相导通,小阀芯安设于小阀芯通道内,小阀芯外壁与小阀芯通道内壁构成滑动配合,小阀芯的一端抵设于阀芯体导流通道开口端处并可与阀芯体导流通道构成密封配合,另一端与阀杆固定连接,小阀芯上位于容置腔内的周壁上还凸设有凸边,该凸边与相邻的小阀芯通道开口端间设有间隙。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先通过驱动组件施加很小的作用力,这样可以较轻松的使小阀芯上升,由此,依次导通流入通道、阀腔和流出通道,虽然开始的流量很小,但是却可以使得流体介质流出流出通道,从而减小减小容置腔和泄流空间内的背压,此时只需要较小的力即可继续上升小阀芯,并使小阀芯到达最高点时,将带动阀芯体上升,从而使得阀芯体和阀笼上支撑台间的密封配合被解除,并使得更多的流体介质流出流出通道,由此使开启阀门时更轻松,并能在关闭阀门时承受较大压差的同时提高泄漏量的精度。由于小阀芯的背侧面积较小,故该侧所受到的压力较小,相对于阀芯体来说可以更容易的打开。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容置腔槽底上朝向凸边所在位置设有安装槽,该安装槽内设有弹簧,该弹簧的一端与安装槽槽底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凸边相抵触。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弹簧的设置是避免小阀芯在阀杆带动下,朝向阀芯体导流通道运动行程过大而对阀芯体导流通道造成破坏,从而影响小阀芯和阀芯体间的密封,在此主要是起到缓冲作用,其弹簧的弹性强度可根据需要自行调整。另外,在小阀芯开启时, 弹簧预紧量补偿了小阀芯上凸边和阀盖间的间隙,从而保证了小阀芯动作的稳定性,使其能承受高压流体的冲击。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弹簧外侧还包设有保护套,该保护套位于弹簧和凸边间。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保护套的设置是避免在工作过程中小阀芯和弹簧间出现磨损,有助于先导型笼式调节阀的长期使用。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小阀芯上朝向阀芯体导流通道开口端的位置凸设有密封凸台,该密封凸台与阀芯体导流通道构成密封配合,由此构成小阀芯与阀芯体导流通道间的密封配合。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弹簧只有凸出于安装槽的时候才能发挥作用,且不宜突出太多,故在小阀芯上设置密封凸台,以此方便小阀芯和阀芯体导流通道间的密封配合。本专利技术的再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密封凸台上与阀芯体导流通道相抵触的密封端部设有密封锥面。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密封锥面与小阀芯轴向所成的角度最优角度为60°,角度的偏差范围为士 10',而密封锥面的设置是为了提高小阀芯和阀芯体导流通道间的密封性能。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描述。 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剖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阀芯组件的剖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阀芯体的剖视图。图4为图3的A-A剖视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阀芯盖的剖视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阀芯盖的俯视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小阀芯的剖视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阀笼的剖视图。图9为图8的B-B剖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如图1-9所示,本实施例包括有阀体1、阀盖2、阀杆3、阀笼4、阀芯组件5和驱动组件6,所述阀体1内设有阀腔11、流入通道12和流出通道13,该流入通道12和流出通道 13贯穿阀腔11,阀笼4安设于阀腔11内,流出通道的开口端处设有供阀笼4架设用的凸缘 131,该凸缘131上设有起密封作用的缠绕垫1311,所述阀笼4为直筒状,阀笼4下端的开口端朝向流出通道13设置并架设于缠绕垫1311上,由此通过缠绕垫1311构成阀笼4下端的开口端和流出通道13间的密封配合;阀笼4上端的开口端处分别通过齿形垫111与阀体1 和阀盖2相抵触并构成彼此间的密封配合。阀笼4的径向上设有两道相互垂直且贯穿阀笼的阀笼通道41,该阀笼通道41与流入通道12相导通,阀芯组件5安设于阀笼4内,阀盖2 固设于阀体1上端面上,阀杆3的一端穿过阀盖2并与阀芯组件5联动,另一端与驱动组件 6联动,流出通道13和阀腔11间的连接处设有密封端面,当先导型笼式调节阀处于闭合状态时,阀芯组件5与所述密封端面构成密封配合,由此构成流入通道12和流出通道13间的隔断。阀笼4内壁周向上还设有凸出的环形的支撑台42,所述阀芯组件5包括有阀芯体51、 阀芯盖52和小阀芯53,所述阀芯体51安设于阀笼4内并架设于支撑台42上,阀芯体521 与阀笼51上支撑台42所抵触的端部构成密封配合。此处支撑台42上与阀芯体51相抵触的端面即为所述的密封端面421,所述阀芯体51安设于所述密封端面421上并相互抵压并构成密封配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先导型笼式调节阀,包括有阀体、阀盖、阀杆、阀笼、阀芯组件和驱动组件,所述阀体内设有阀腔、流入通道和流出通道,流入通道和流出通道贯穿阀腔,阀笼安设于阀腔内,阀笼上开口端与流出通道的开口端构成密封配合,阀笼开口方向朝向阀座设置并与流出通道相导通,阀笼的径向上设有贯穿阀笼的阀笼通道,该阀笼通道与流入通道相导通,阀芯组件安设于阀笼内,阀盖固设于阀体上端面上,阀杆的一端穿过阀盖并与阀芯组件联动,另一端与驱动组件联动,流出通道和阀腔间的连接处设有密封端面,当先导型笼式调节阀处于闭合状态时,阀芯组件与所述密封端面构成密封配合,由此构成流入通道和流出通道的隔断,其特征是:所述阀笼内壁上还设有凸出的支撑台,所述阀芯组件包括有阀芯体、阀芯盖和小阀芯,所述阀芯体安设于阀笼内并架设于支撑台上,阀芯体与阀笼构成可活动的密封配合,该支撑台上和阀芯体相抵触的端面即为所述的密封端面,由此构成阀芯组件与所述密封端面间的密封配合,阀芯体上还开设有容置腔,阀芯体上沿小阀芯轴向开设有贯穿容置腔槽底的阀芯体导流通道,该阀芯体导流通道的一开口端朝向容置腔设置,另一开口端朝向流出通道设置,并构成容置腔和流出通道间相导通,阀芯体上沿阀笼径向开设有贯穿容置腔周壁的阀芯体泄流通道,该阀芯体泄流通道的一开口端朝向容置腔设置,另一开口端朝向阀笼通道设置,并构成容置腔和流入通道间相导通,阀芯盖盖设于容置腔的开口端处并与阀芯体间构成密封连接,阀芯盖上相对于阀芯体所在端的另一端设有泄流空间,阀芯盖上分别开设有贯穿阀芯盖的小阀芯通道和阀芯盖泄流通道,阀芯盖泄流通道的一开口端朝向容置腔设置,另一端朝向泄流空间设置,并构成容置腔和泄流空间间相导通,小阀芯安设于小阀芯通道内,小阀芯外壁与小阀芯通道内壁构成滑动配合,小阀芯的一端抵设于阀芯体导流通道开口端处并可与阀芯体导流通道构成密封配合,另一端与阀杆固定连接,小阀芯上位于容置腔内的周壁上还凸设有凸边,该凸边与相邻的小阀芯通道开口端间设有间隙。...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先导型笼式调节阀,包括有阀体、阀盖、阀杆、阀笼、阀芯组件和驱动组件,所述阀体内设有阀腔、流入通道和流出通道,流入通道和流出通道贯穿阀腔,阀笼安设于阀腔内,阀笼上开口端与流出通道的开口端构成密封配合,阀笼开口方向朝向阀座设置并与流出通道相导通,阀笼的径向上设有贯穿阀笼的阀笼通道,该阀笼通道与流入通道相导通,阀芯组件安设于阀笼内,阀盖固设于阀体上端面上,阀杆的一端穿过阀盖并与阀芯组件联动, 另一端与驱动组件联动,流出通道和阀腔间的连接处设有密封端面,当先导型笼式调节阀处于闭合状态时,阀芯组件与所述密封端面构成密封配合,由此构成流入通道和流出通道的隔断,其特征是所述阀笼内壁上还设有凸出的支撑台,所述阀芯组件包括有阀芯体、阀芯盖和小阀芯,所述阀芯体安设于阀笼内并架设于支撑台上,阀芯体与阀笼构成可活动的密封配合,该支撑台上和阀芯体相抵触的端面即为所述的密封端面,由此构成阀芯组件与所述密封端面间的密封配合,阀芯体上还开设有容置腔,阀芯体上沿小阀芯轴向开设有贯穿容置腔槽底的阀芯体导流通道,该阀芯体导流通道的一开口端朝向容置腔设置,另一开口端朝向流出通道设置,并构成容置腔和流出通道间相导通,阀芯体上沿阀笼径向开设有贯穿容置腔周壁的阀芯体泄流通道,该阀芯体泄流通道的一开口端朝向容置腔设置,另一开口端朝向阀笼通道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德新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德卡控制阀仪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