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绿鳍马面鲀亲鱼生殖促熟饵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6540573 阅读:2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绿鳍马面鲀亲鱼生殖促熟饵料及其制备方法,由以下百分含量的成分组成:沙蚕8-13%、牡蛎肉8-13%、贻贝肉8-13%、鱿鱼8-13%、人工配合饲料粉末25-35%、维生素C0.2-0.4%、维生素E0.1-0.2%、免疫多糖0.6-0.8%、三黄粉或四黄粉0.2-0.4%、螺旋藻粉0.2-0.4%、卵磷脂粉0.2-0.4%、鹰爪虾8-13%、扇贝柱加工的下脚料8-13%、单环刺螠加工后剩余的内脏5-10%。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饵料不仅可以保证亲鱼的营养需求,而且能够有效提高亲鱼性腺的发育率,促进性腺同步发育,提高雌性亲鱼的产卵量和卵子质量,为进行绿鳍马面鲀规模化苗种繁育打下基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鱼类的养殖方法,特别涉及一种绿鳍马面飩亲鱼生殖促熟饵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绿鳍马面飩 Thamnaconus modestus 属飩形目 Tetraodontiformes,单角飩科 Monacanthi dae,马面飩属Thamnaconus,俗称象皮鱼、面包鱼、扒皮鱼、扒皮狼等,英文名 Drab filefish.绿鳍马面飩属于外海暖温型底层鱼类,分布于太平洋西北部的渤海、黄海、 东海,朝鲜半岛及日本海。I960 1980年代,绿鳍马面飩渔获量很高,1974年开始成为我国东海的主要捕捞对象之一,1980年代我国绿鳍马面飩年渔获量有时能突破30万吨,但长期的过度捕捞导致资源量严重下降,市场价格逐渐上升。目前已有少量科研单位开展绿鳍马面飩的人工繁育和养殖的研究,也出现了一些小规模的养殖生产。但在人工苗种繁育的过程中,人工诱导亲鱼的性腺发育成熟并获得大批量优质受精卵,成为制约苗种繁育成败的难题。目前绿鳍马面飩的亲鱼培育,多使用一些传统的鲜活饵料,如鲜杂鱼块、鱿鱼、牡蛎肉等,没有专门用于培育绿鳍马面飩亲鱼的饵料,也没有用于培育绿鳍马面飩亲鱼配合饵料的配方。目前所使用的饵料,虽然获得较为便捷,但是由于其营养成分不均衡,对绿鳍马面飩亲鱼的性腺发育的促进作用有限,且营养效果不稳定。在绿鳍马面飩人工繁育生产中,为了能够保证其亲鱼发育的所需的比较均衡的营养,并且在亲鱼的性腺发育期促进诱导性腺的发育成熟,为优质精子、卵子的获得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因此,开发一种适宜绿鳍马面飩亲鱼培育的营养需求,和有助于生殖调控的饵料,是非常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绿鳍马面飩亲鱼生殖促熟饵料及其制备方法,克服现有技术中所使用的饵料营养成分不均衡,对绿鳍马面飩亲鱼的性腺发育的促进作用有限,且营养效果不稳定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手段实现的一种绿鳍马面飩亲鱼生殖促熟饵料, 由以下百分含量的成分组成沙蚕8-13%、牡蛎肉8-13%、贻贝肉8-13%、鱿鱼8_13%、人工配合饲料粉末25-35%、维生素CO. 2-0. 4%、维生素E0. 1-0. 2%、免疫多糖0. 6-0. 8%、三黄粉或四黄粉0. 2-0. 4%、螺旋藻粉0. 2-0. 4%、卵磷脂粉0. 2-0. 4%、鹰爪虾8_13%、扇贝柱加工的下脚料8-13%、单环刺螆加工后剩余的内脏5-10%。更好的一种配比为沙蚕10%、牡蛎肉10%、贻贝肉10%、鱿鱼10%、人工配合饲料粉末30%、维生素CO. 3%、维生素E0. 15%、免疫多糖0. 65%、三黄粉/四黄粉0. 3%、螺旋藻粉 0. 3%、卵磷脂粉0. 3%、鹰爪虾10%、扇贝柱加工的下脚料10%、单环刺螆加工后剩余的内脏8%。一种加工绿鳍马面飩亲鱼生殖促熟饵料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上述配方中的原料按照配比准确称重后,使用人工配合粉末饲料做为粘合剂,使用小型电动绞肉机或水产饵料加工机进行混勻加工;(2)加工过程中应反复混勻使各原料混勻、切碎、粘合;(3)使用成粒机械或部件成型,制成直径8mm 15mm的饵料颗粒;(4)使用冷冻设备进行冷冻固化成形。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有以下明显的优点本专利技术解决了绿鳍马面飩亲鱼培育期的营养需求,按照本专利技术的配方和工艺制作的亲鱼饵料,不仅可以保证亲鱼的营养需求,而且能够有效提高亲鱼性腺的发育率,促进性腺同步发育,提高雌性亲鱼的产卵量和卵子质量,为进行绿鳍马面飩规模化苗种繁育打下基础。特别是具有特殊单环刺螆内脏的添加,可以在亲鱼的性腺发育期促进诱导性腺的发育成熟,为优质精子、卵子的获得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从而保证了绿鳍马面飩人工繁育生产的进行。具体实施例方式本专利技术中配方的各原料的具体配比如下项目配比(%)项目配比(%)项目配比(%)人工配合粉末饲料30鱿鱼10螺旋藻粉0. 3扇贝加工边角料10鹰爪虾10VC0. 3单环刺螆内脏8牡蛎肉10VE0. 15沙蚕10卵磷脂0. 3贻贝10三黄粉0. 3免疫多糖0. 65合计100单环刺螆内脏含有很高比例的多不饱和脂肪酸,以及一些生物信息素,有助于绿鳍马面飩的生殖诱导噩耗性腺发育促熟,是一种非常适合绿鳍马面飩亲鱼摄食的生物饵料。本专利技术的饵料加工工艺为将上述配方中的原料按照配比准确称重后,使用人工配合粉末饲料做为粘合剂,使用小型电动绞肉机/水产饵料加工机进行混勻加工,加工过程中应反复混勻以确保各原料混勻、切碎、粘合,使用成粒机械/部件成型,成为直径8mm 15mm的饵料颗粒,然后使用冷冻设备(冷柜、冰箱、冷库等)进行冷冻固化成形,此时即完成了绿鳍马面飩亲鱼饵料的加工。主要加工流程为原料采购一称重一切碎/破碎一反复搅拌、混勻一成粒一冷冻固化成形。实施例1 2009年春夏季,在山东省烟台龙口市进行的绿鳍马面飩人工育苗的生产中,进行了绿鳍马面飩亲鱼的筛选和培育、人工生殖调控促亲鱼性腺发育研究,使用贻贝、牡蛎、鱿鱼、鲐鱼等鲜杂鱼、贝类肉作为饵料,直接投喂绿鳍马面飩亲鱼。但当年亲鱼性腺发育情况不佳, 120余尾亲鱼中仅有4尾雌性亲鱼性腺发育较好,从外观上可以较明显的看出腹部膨大,手抚摸卵巢部位有松软的手感。当年未获得绿鳍马面飩受精卵,因此2009年未能成功进行苗种繁育。2010年春夏季的绿鳍马面飩亲鱼培育生产中,开始使用单环刺螆作为饵料成分进行添加,具体如下4月份开始尝试在饵料中添加单环刺螆,前期添加的是整个单环刺螆, 发现效果较好;5月中旬开始分别在饵料中添加单环刺螆体壁/肌肉(以下简称“体壁组”) 和内脏(以下简称“内脏组”),进行对比养殖。分别使用这两种饲料投喂2池绿鳍马面飩亲鱼,每池中养殖亲鱼60 70尾,除饲料外,其余养殖条件和生产操作完全相同。经过40 天的亲鱼培育对比,发现这两种饵料的生产效果都比较好,相比而言,使用添加了内脏组饵料养殖的绿鳍马面飩亲鱼,生长情况和性腺发育情况优于使用体壁组养殖的亲鱼。在产卵期内,内脏组亲鱼的产卵总量、受精率、正常卵率均优于体壁组,且产卵后亲鱼的也低于体壁组。在此基础上,对饵料中单环刺螆内脏的添加比例进行了研究实验,最终确定添加比例应为占饵料重量的5 10%,最佳添加比例为8%,并在此基础上,最终确定了本专利技术的饵料配方。因此认为,本专利技术中的饵料配方,能够为绿鳍马面飩亲鱼培育提供全面而充足的营养,而且能够促进其性腺发育和大量优质受精卵的获得。实施例2:2009年夏季,在山东省烟台牟平市进行的绿鳍马面飩人工繁育中,使用传统的贻贝、牡蛎、鱿鱼、鲐鱼等鲜杂鱼、贝类肉作为饵料直接投喂,亲鱼性腺发育情况不佳,未形成产卵, 生产效果不佳。2010年7月,该单位使用本专利技术中的亲鱼饵料配方制作了饵料,在亲鱼培育中使用。结果当年210余尾亲鱼中有近40尾雌性亲鱼性腺发育成熟,当年共获得绿鳍马面飩优质受精卵1000多万枚,获得仔鱼600多万尾,取得了良好的生产效果。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 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专利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 都应涵盖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绿鳍马面鲀亲鱼生殖促熟饵料,其特征在于,由以下百分含量的成分组成:沙蚕8-13%、牡蛎肉8-13%、贻贝肉8-13%、鱿鱼8-13%、人工配合饲料粉末25-35%、维生素C0.2-0.4%、维生素E0.1-0.2%、免疫多糖0.6-0.8%、三黄粉或四黄粉0.2-0.4%、螺旋藻粉0.2-0.4%、卵磷脂粉0.2-0.4%、鹰爪虾8-13%、扇贝柱加工的下脚料8-13%、单环刺螠加工后剩余的内脏5-1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绿鳍马面飩亲鱼生殖促熟饵料,其特征在于,由以下百分含量的成分组成沙蚕8-13%、牡蛎肉8-13%、贻贝肉8-13%、鱿鱼8_13%、人工配合饲料粉末25_35%、维生素 CO. 2-0. 4%、维生素E0. 1-0. 2%、免疫多糖0. 6-0. 8%、三黄粉或四黄粉0. 2-0. 4%、螺旋藻粉 0. 2-0. 4%、卵磷脂粉0. 2-0. 4%、鹰爪虾8-13%、扇贝柱加工的下脚料8_13%、单环刺螆加工后剩余的内脏5-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绿鳍马面飩亲鱼生殖促熟饵料,其特征在于,由以下百分含量的成分组成沙蚕10%、牡蛎肉10%、贻贝肉10%、鱿鱼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关健官曙光刘洪军郑永允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省海水养殖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