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商建忠专利>正文

一次性包皮环切吻合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539758 阅读:2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一次性包皮环切吻合器,外环开口通过锁固装置闭合,该锁固装置包含设置于外环开口端两侧的齿条和齿轮,齿轮卡置在齿条上锁固开口,齿轮与齿条配合调节开口闭合大小这样,可以根据每位患者包皮皮肤组织薄厚不同及每位患者对疼痛的耐受程度的不同,适当适度控制上环时的松紧程度。而且,根据人体皮肤组织可以逐渐耐受环的压紧程度,在手术中的不同时期,逐步缩小环的大小。这样,根据每个人的耐受程度,择机调整或者不调整环的大小,使得包皮环切手术更加人性化,有效降低患者的不舒适程度,提高该项手术的接受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包皮环切器,尤其是指可以实现松紧调节的锁固结构。
技术介绍
成年人包皮环切手术在降低HIV传播的作用已经被广泛认可,商建忠先生设计的一次性包皮环切吻合器,采用在外环开口处设置自毁式卡合块的闭合锁固结构,有效解决了传统包皮环切器械使用螺杆螺孔连接而造成的器械重复使用问题,大大提高了包皮环切手术的安全性和规范性。但,目前已经广泛使用的自毁式卡合块式与传动的螺杆螺孔闭合方式相同,均属于一次定位式闭合装置,器械按照环的大小细分为不同的型号。在手术实施过程中,根据测量结果,选择不同的器械,在对患者手术部位进行局部麻醉后,套上内环,将包皮外翻,调整好内外环的位置后,闭合外环,完成包皮环切器的上环的动作。由于每个个体间存在差异, 即使是相同的测量结果,每位患者包皮的皮肤组织薄厚不同,每位患者对疼痛的耐受程度也不同,这样,使用相同型号的环切器,却无法兼顾每个人的个体差异。此外,在完成上述上环的步骤后,要先将患者多余的包皮通过手术切除掉大部分, 患者通过多天佩带包皮环切器,通过包皮环切器的压紧作用,使得剩下的小部分多余包皮自行脱落,而,包皮环切器压紧的部位重新建立新的循环机制而获得恢复。此种治疗方式, 包皮的恢复过程无需麻药、抗生素药、疼痛少,术后效果光滑美观。但,仍需要手术完成局部切除。在上述整个治疗过程中,外环的松紧程度仅通过安装过程一次确定,无法兼顾个体差异形,且在手术中间不能再对外环的松紧进行调节,如果发生挤压性水肿或患者无法耐受环切器的压迫而产生的疼痛,仍需要外界辅助治疗甚至中途下环。故此,如何提高包皮环切器的不同人群适用性及佩带舒适程度,及真正实现手术微创,是值得探讨的,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需求,商建忠先生研究并设计了兼顾锁固机构和调节结构的开口闭合装置,下面将结合附图和说明详细介绍。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包皮环切手术的要求,提供一种新型的一次性包皮环切吻合器, 根本上改变包皮环切手术开刀的手术方式。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次性包皮环切吻合器,外环具有开口,外环开口的两端具有相互匹配的上半部刀口结合处和下半部刀口结合处,其重点改进在于外环开口左侧设置齿条,右侧设置有与齿条相配合的单向旋转齿轮。所述单向旋转齿轮,包含内固定轴和和外齿轮环,外齿轮环套设于内固定轴外侧, 外齿轮环内壁上设置嵌槽;内固定轴外壁上开设容置口,容置口内放置有弹性体及活动卡块,该活动卡块外端形状与嵌槽形状匹配;活动卡块卡置于嵌槽内,或受内固定轴外壁挤压力,压缩弹性体,容置于容置口内。内固定轴包含第一固定端、第二固定端和中心锁固部,该第一固定端、第二固定端和中心锁固部均具有钥匙孔状通孔,三者通过锁固钥匙穿设通孔连接为整体,并形成固定。该嵌槽形状与活动卡块的形状均为月牙尖形,并向一侧倾斜。所述弹性体为弹簧、橡胶块。齿条和齿轮上的卡齿与外环环壁平行。齿条及齿轮上的齿纵向垂直外环环壁或与外环环壁纵向斜交。开口右侧设置有供齿条容置的凹槽。外环上具有双刀口,两个刀口的上半部刀口结合部背部相连,其上设置齿条,相应的开口另一端的下半部刀口结合处之间形成有容置齿条的凹槽。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齿轮与齿条配合的闭合调节结构,可以根据不同手术者的实际情况,例如,每位患者包皮皮肤组织薄厚不同及每位患者对疼痛的耐受程度的不同,适当适度控制上环时的松紧程度。而后,根据人体皮肤组织可以逐渐耐受环的压紧程度,在手术中的不同时期,逐步缩小环的大小。这样,在外环的逐渐压紧的过程中,环外多余包皮逐渐自然坏死。由于手术过程中,人体对外环压紧产生的疼痛是循序渐进耐受,可以根据每个人的耐受程度,择机调整或者不调整环的大小,使得包皮环切手术更加人性化,有效降低患者的不舒适程度,提高该项手术的接受度。附图说明图1至图4为本专利技术包皮环切吻合器采用齿轮闭合方式的立体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包皮环切吻合器采用齿轮闭合方式的主视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包皮环切吻合器采用齿轮闭合方式的俯视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包皮环切吻合器采用齿轮闭合方式的仰视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包皮环切吻合器采用齿轮闭合方式的后视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包皮环切吻合器采用齿轮闭合方式的侧视图。图10是沿图9中A-A方向的剖视图。图11是单向齿轮的放大结构示意图之一。图12是单向齿轮的放大结构示意图之二。图13是单向齿轮的主视图。图14是图13沿B-B方向的剖视图。图15是图13沿C-C方向的剖视图。图16是锁固钥匙的结构示意图。图17是齿轮和齿条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本专利技术一次性包皮环切吻合器,其中,外环具有开口,外环的外壁内侧设有刀口结构,外环采用整体C型结构或分体结构。如图1至图4所示,外环包含左半环1和右半环2, 在外环开口的左端设置齿条3,另一端设置有与齿条3相配合的单向旋转齿轮4,该单向旋转齿轮4底侧设置有凹槽5,齿轮4旋转,与齿条3渐进咬合,齿条3被压抵于齿轮4下端,容置于凹槽5内部。齿轮为单向旋转,其目的在于有效防止器械的重复使用,提高闭合结构的稳固性能。图9至图16是单向齿轮的详细结构示意图,该单向齿轮4包含内固定轴41和外齿轮环42。其中,内固定轴41包含第一固定端411、第二固定端412和中心锁固部413,该第一固定端411、第二固定端412和中心锁固部413均具有钥匙孔状通孔414,三个部件通过锁固钥匙43穿设于通孔414内连接为整体,并形成固定结构。第一固定端411和第二固定端 412固定在外环上,中心锁固部413的外壁上开设容置口 414,该容置口 414内放置有弹性橡胶块415及活动卡块416,该活动卡块416的外端呈月牙尖形,向一侧倾斜。所述,外齿轮环42外壁均勻布设卡齿421,内壁设置若干嵌槽422,嵌槽422呈月牙尖形,并向一侧倾斜(图中顺时针)。外齿轮环42可沿顺时针方向旋转,外齿轮环42内壁挤压活动卡块416 压迫弹性橡胶块412缩小,使得活动卡块抵制于容置口 414内,当活动卡块416与嵌槽422 相交,由于其倾斜方向相同。故在继续施加外力时,嵌槽422非常容易脱离活动卡块416的限制,继续顺时针滑动。此设计,保障了外齿轮环的单向旋转,当开口闭合后,防止其反向打开,避免了该医疗器械的反复使用,保证了使用者的使用安全。本专利技术一次性包皮环切吻合器,如图5至图8所示,外环1采用分体结构,包含左半环1和右半环2,左半环1刀口的开口端具有上半部刀口结合处11,该上半部刀口结合处 11包含沿刀口自外向内凹陷、薄于相邻刀口。右半环2刀口的开口端具有下半部刀口结合处21,该下半部刀口结合处21包含沿刀口自内向外凹陷、薄于相邻刀口。当开口端闭合时, 上半部刀口结合处11和下半部刀口结合处21的凹陷部相互匹配形成完整的刀口结构,该上半部刀口结合处11和下半部刀口结合处21的边缘可以是圆角、方角或斜角,上述上下错层结构避免上环的过程中夹肉,且,完整的刀口结构使得术后效果非常美观。而,上述齿条可以设置在外环的环壁上,也可以直接设置在上半部刀口结合处的背侧,齿条的长度可以与外环的刀口结合处平齐或略长于刀口结合处。齿轮设置在外环的环壁上或下半部刀口结合处的背端,下半部刀口结合处要突出于齿轮的外端。请参见图10 所示,当上半部刀口结合处11和下半部刀口结合处12相互重叠闭合后,齿条3嵌入凹槽5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次性包皮环切吻合器,外环具有开口,外环开口的两端具有相互匹配的上半部刀口结合处和下半部刀口结合处,其特征在于:外环开口的一侧设置齿条,另一侧设置有与齿条相配合的单向旋转齿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次性包皮环切吻合器,外环具有开口,外环开口的两端具有相互匹配的上半部刀口结合处和下半部刀口结合处,其特征在于外环开口的一侧设置齿条,另一侧设置有与齿条相配合的单向旋转齿轮。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性包皮环切吻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向旋转齿轮,包含内固定轴和和外齿轮环,外齿轮环套设于内固定轴外侧,外齿轮环内壁上设置嵌槽;内固定轴外壁上开设容置口,容置口内放置有弹性体及活动卡块,该活动卡块外端形状与嵌槽形状匹配;活动卡块卡置于嵌槽内,或受内固定轴外壁挤压力,压缩弹性体,容置于容置口内。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次性包皮环切吻合器,其特征在于内固定轴包含第一固定端、第二固定端和中心锁固部,该第一固定端、第二固定端和中心锁固部均具有钥匙孔状通孔,三者通过锁固钥匙穿设通孔连接为整体,并形成固定。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次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商建忠商晶晶
申请(专利权)人:商建忠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