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商建忠专利>正文

一次性包皮环切吻合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436460 阅读:27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次性包皮环切吻合器,该包皮环切器包含有外环和内环,外环具有开口,内环上设置有刀口,外环的开口具有上半部外环结合处和下半部外环结合处,该上半部外环结合处和下半部外环结合处相互重叠重合形成外环的无缝平滑闭合,采用内环上设置刀口,不需要考虑刀口连接端的材质和厚度要求,保证刀口的完整性,不存在刀口闭合不严等问题,使得术后恢复的效果更好。(*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医疗器械,特别是提供一种一次性包皮环切吻合器
技术介绍
包皮过长或包茎是男性泌尿系统感染以及性传播疾病的根源之一,包皮过长或包茎会造成尿道感染从而导致慢性前列腺炎,会出现腰酸背痛,阳痿早泄等一系列症状,因此,清除过长的包皮或包茎是防止这些病症很好的措施之一。此外,包皮环切术的实施可以有效的降低艾滋病传播的危险,包皮环切手术在防艾过程中的作用已经逐渐凸显,并获得了众多国家的推崇,而申请人设计的系列包皮环切吻合器产品已经被权威部门列为重点推广的产品和技术,包皮环切吻合器的发展已经进入到了新的开发和推广阶段。申请人之前设计的包皮环切器均在外环上设置有刀口,但在实际手术研究过程中,申请人不断的钻研和改良,希望能够开发出更多种类的医疗器械,以适应不同的受众和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更为多样性的一次性包皮环切吻合器。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次性包皮环切吻合器,该包皮环切器包含有外环和内环,该外环具有开口,该开口处设有固定装置,该内环上设置刀口,外环的开口具有上半部外环结合处和下半部外环结合处,该上半部外环结合处和下半部外环结合处相互重叠重合形成外环的无缝平滑闭合。内环的刀口上具有若干用于防止包皮滑动的挂齿。本技术采用内环上设置刀口的方式,保证刀口的完整性,不存在刀口闭合不严等问题,使得术后恢复的效果更好,不需要考虑刀口连接端的材质和厚度要求。更为重要的是,内环具有刀口的包皮环切器,可以将内环推至包皮与龟头之间,然后在将外环套设于内环和包皮之间,无需包皮外翻而进行内置式手术操作。也可以将内环套设于阴茎上,将包皮外翻至刀口处,然后套设上外环进行外翻式手术操作,增加手术的灵活性,扩大包皮环切器的应用范围。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包皮环切吻合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包皮环切吻合器内环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包皮环切吻合器外环结构示意图之一。图4为本技术包皮环切吻合器外环结构示意图之二。图5为本技术包皮环切吻合器外环与内环之间设置橡皮圈的一种设置方式。-->图6为本技术包皮环切吻合器外环与内环之间设置橡皮圈的另一种设置方式。图7为本技术包皮环切吻合器单刀口结构设置切割片的方式之一。图8为本技术包皮环切吻合器单刀口结构设置切割片的方式之二。图9为本技术包皮环切吻合器双刀口结构设置切割片的方式之一。图10为本技术包皮环切吻合器双刀口结构设置切割片的方式之二。图11为本技术包皮环切吻合器内环呈倾斜设置的结构示意图。图12为本技术包皮环切吻合器内环呈椭圆的结构示意图。图13为本技术包皮环切吻合器外环呈倾斜椭圆的结构示意图。图14为图1中外环开口结合处沿方向a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15为图1中外环开口结合处沿方向a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图16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涉及一次性包皮环切吻合器,如图1至图4所示,该包皮环切吻合器包含外环1和内环2,内环2上具有刀口3,该刀口3的一周均匀设置若干防止包皮滑动的挂齿4。内环2上设置刀口结构与以往的外环上设置刀口结构完全不同,其具有的优点是:保证刀口的完整性,不存在刀口闭合不严等问题,使得术后恢复的效果更好,不需要考虑刀口连接端的材质和厚度要求。更为重要的是,内环具有刀口的包皮环切器,可以将内环推至包皮与龟头之间,然后在将外环套设于内环和包皮之间,无需包皮外翻而进行内置式手术操作。也可以将内环套设于阴茎上,将包皮外翻至刀口处,然后套设上外环进行外翻式手术操作,增加手术的灵活性,扩大包皮环切器的应用范围。如图3所示,外环1为一整体C型环,其为弹性材料制成,具有一开口端5,为了保证外环闭合完整,与内环配合后形成完整的刀口结构,外环位于开口端5的两侧分别形成上半部外环结合处51和下半部外环结合处52,该上半部外环结合处51和下半部外环结合处52薄于相邻的外环,且于结合处形成相互对应的圆角设计,相互叠置时防止夹肉情况的发生。请同时参见图14和图16所示,其可以分别是外环厚度的1/2,与内环相对侧具有圆角设计,上半部外环结合处51和下半部外环结合处52相互重合借由圆角设计形成外环的完整无缝平滑的连接结构。当然,如图15所示,外环包含至少由两组相互对应的上半部外环结合处和下半部外环结合处形成的开口插接结构。如图4所示,外环1为分体结构,此分体结构适合于硬质的塑料结构,其优点是:打开的程度大,操作可视度高,不易变形,保证术后效果。分体的外环具有开口端5和连接端6,外环1于连接端6的两侧分别形成有第二上半部外环结合处61和第二下半部外环结合处62,该第二上半部外环结合处61和下半部外环结合处62薄于相邻的外环,具有圆角结构,相互重叠,形成外环的闭合,其可以分别是外环厚度的1/2,闭合后,厚度与相邻外环厚度相同,开口端和连接端闭合后,形成完整无缝平滑的连接结构。如图5所示,内环上的刀口可以为图中显示的双刀口,也可以是多刀口。在刀口与外环配合的过程中,为了均匀环形刀口的施力,外环和刀口之间加设一层橡皮圈7,橡皮圈7可以与外环直接连接,如图5所示,也可以是图6中显示的嵌入式连接。-->如图7和图8所示,当采用内环单刀口结构时,该单刀口3的一侧设置若干用于将包皮切割成小片的切割片8,各切割片7沿刀口方向的高度不低于相邻刀口的高度,可以是如图7所示的等于刀口高度,或如图7所示的高于刀口高度,以略高于相邻的刀口为宜,并且该切割片7的沿内环外沿方向的高度低于该内环外沿的高度,利用该高度差形成一容置空间80,该容置空间80内容置有防止细菌进入的环形保护垫(图中未标出),该环形保护垫的大小与容置空间相匹配,以达到防止细菌进入的作用。如图8和图9所示,当采用内环双刀口结构时,两刀口之间自然形成可以放置药物的药腔,在手术前可以将药膏涂抹于药腔内,在手术完成后,药物效力逐渐释放,配合手术恢复,消除炎症,防止感染。如果需要在手术过程中注射液体药物,可以于刀口上留有注射孔,通过注射孔注射液体药物,也可以配合使用消毒棉,使得液体药物附着,达到和药膏相同的使用效果。此外,两刀口之间可以设置若干用于将坏死包皮切割成小块的切割片8。该切割片8在两刀口之间呈垂直设置,也可以是倾斜设置,倾斜角度可以为任意,设置的距离根据实际的需要,均匀的布置于内环一周,利用这些切割片8,可以在携带环切器的过程中,将坏死包皮切割成小块,使得原来需要手工切割的手术步骤直接完成,使得手术更加规范化,手术过程更加简单。切割片8的沿刀口方向的高度不低于相邻的刀口高度,可以是如图8所示的等于刀口高度,或如图9所示的高于刀口高度,以略高于相邻的刀口为宜。为配合药物在药腔内布满,于各切割片8的片体上开设有用于药液通过的贯穿孔81,该贯穿孔81可以是切割片的底部也可以是切割片的任意位置,形状也可以为任意设置。当然,采用大于两个刀口时,通过于中间刀口开设贯穿孔来供药液在两个药腔内通过。同时,如图10至图12所示,外环1和内环2整体倾斜一定角度以适应阴茎龟头冠状沟的倾斜结构,使得在环切手术过程中,减轻手术者的不舒适感。而且,外环1和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次性包皮环切吻合器,该包皮环切器包含有外环和内环,该外环具有开口,该开口处设有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内环上设置刀口,外环的开口具有上半部外环结合处和下半部外环结合处,该上半部外环结合处和下半部外环结合处具有相互对应的圆角结构,该上半部外环结合处和下半部外环结合处相互重叠重合形成外环的无缝平滑闭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次性包皮环切吻合器,该包皮环切器包含有外环和内环,该外环具有开口,该开口处设有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内环上设置刀口,外环的开口具有上半部外环结合处和下半部外环结合处,该上半部外环结合处和下半部外环结合处具有相互对应的圆角结构,该上半部外环结合处和下半部外环结合处相互重叠重合形成外环的无缝平滑闭合。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性包皮环切吻合器,其特征在于,该刀口上具有若干用于防止包皮滑动的挂齿。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性包皮环切吻合器,其特征在于,内环采用单刀口,该单刀口的侧面设置若干用于将包皮切割成小片的切割片,各切割片沿刀口方向的高度不低于刀口的高度。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次性包皮环切吻合器,其特征在于,各切割片沿内环外沿方向的高度低于该内环外沿的高度,并于该内环外沿和切割片之间形成有一容置空间,该容置空间内设置有环形橡胶垫盖设于各切割片的侧部。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性包皮环切吻合器,其特征在于,内环采用至少双刀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商建忠商晶晶
申请(专利权)人:商建忠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4[中国|安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