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用于干式排渣机的通风控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6536669 阅读:1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适用于干式排渣机的通风控制系统,它结构简单,可有效的控制进入锅炉的冷风量。它包括排渣机,排渣机分为水平段和倾斜段,在水平段与倾斜段分别设有通风装置,倾斜段末端是落渣口;通风装置与通风控制单元连接,同时在水平段与倾斜段相交处以及倾斜段上部分别设有第一级测温装置和第二级测温装置,两级测温装置均与通风控制单元连接。(*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适用于干式排渣机的通风控制系统,它可以智能化的调节进入锅炉的冷空气量,能够根据炉渣温度和炉渣量控制通风量,可以在低负荷燃煤量少的情况下,减少进入锅炉的冷空气量,提高锅炉燃烧效率。
技术介绍
由于干式排渣系统具有节水、辅机用电少、干渣用途广等优点,越来越多地电厂进行改造或初设时采用干式排渣系统,干式排渣系统基本原理就是利用环境空气与热渣之间的对流运动,进行热交换,从而使热渣经冷却后排出,冷空气得到加热,然后由炉膛负压的作用下进入炉膛。我国目前安装较多的是引进意大利MAGALDI公司的MAC系统,可参考文献《干式除渣系统在国产200丽机组上的应用》,MAC系统中进入炉膛的冷空气量是不可控制的,而其设计冷空气量是根据锅炉最大出力而设计的,由于锅炉的负压在正常运行时是一定的,这样导致即使在锅炉低负荷时进入锅炉的冷空气量和锅炉最大出力时的量是相等的,结果是锅炉低负荷运行时进入炉膛的冷空气量过大,不仅影响锅炉燃烧的稳定性而且相当于增加了锅炉炉底漏风使通过空气预热器的风量减少,排烟温度升高降低锅炉经济性。日本一项干式排渣专利JP-A-63-6319和我国专利02135342. 5中进入炉膛的冷风量也是不可控制的,同MAC系统一样存在同样的影响锅炉燃烧稳定性的问题。国内的干式除渣机专利中,专利00209485. 1和专利200920073690. 8所采用控制冷风量的原理基本一致,即在通风口上加装一块挡板,利用炉膛负压将挡板吸开使自然冷风进入冷却热渣,我们知道锅炉在正常运行时炉膛负压基本是稳定的,即炉膛负压并不是随着锅炉负荷变化的,这样锅炉在低负荷时,进入炉膛的自然冷风量并没减少,也就是说在负荷降低、炉渣量减少的情况下和最大负荷情况下,进入炉膛的冷风量是一样的,可以说这种控制通风量的结构是不能有效地改变通风量,提高锅炉非额定负荷情况下的锅炉经济性的;专利20092031M13.8提出了一个可远程操作的风门装置,且未提出风门如何安装,以及以何种参数或变量进行自动调节,其权利要求仅仅是一个可以装在干式排渣机上的可远程操作的电动风门;专利200610011273. 1中采用两个真空压力表的压差,通过气动挡板控制进入炉膛的冷风量。这种方法实现存在较大困难主要表现在(1)、由于锅炉负压波动范围较小(正常运行时在-100100 之间),要求真空压力表的灵敏度和精密度较高,而真空表的所处环境是高温、多灰的,传压管极易被堵塞,表计容易被损坏。而且遇到锅炉灭火等极端情况,炉膛负压能到-3000Pa,这样真空压力表又有可能超量程损坏。(2)、由于炉膛负压的相对稳定,导致两块真空压力表的压差相对较小,这样的结果产生两种情况,一种是如果将控制器的灵敏度设置较高,则导致两个气动挡板的气缸和引风机的负荷一直调整变化使设备损坏,另外一种情况就是如将灵敏度设计较低,则挡板不动作,起不到调节风量的作用。(3)用来控制进风量的设备较多,需要专门配备一台风机;专利20092(^83916. 7在说明书也提及各进风口的进风量可以准确调节,但未表明如何调节、依据什么原理或变量调节,在权力要求书也未作这方面的限定;专利2010201970 . 6涉及一个自动调节的风门来控制进入锅炉的冷风量,其权利要求限定是通过执行器可转动的风门设备,也未表明如何调节、依据什么原理或变量调节以实现远程自动调整,在权利要求中也未作限定。根据以上分析可以发现,现在缺少一种比较可靠和有效地调节进入炉膛冷风量的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适用于干式排渣机的通风控制系统,它结构简单,可有效的控制进入锅炉的冷风量。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适用于干式排渣机的通风控制系统,它包括排渣机,排渣机分为水平段和倾斜段,在水平段与倾斜段分别设有通风装置,倾斜段末端是落渣口 ;通风装置与通风控制单元连接,同时在水平段与倾斜段相交处以及倾斜段上部分别设有第一级测温装置和第二级测温装置,两级测温装置均与通风控制单元连接。所述排渣机的落渣口处设有放渣锁气器。所述水平段的通风装置为水平段两侧的水平段风箱,其上设有一组水平段进风口,在各水平段进风口上设有水平段调节挡板,各水平段调节挡板与水平段调节连杆连接, 水平段调节连杆与驱动气缸连接,驱动气缸与通风控制单元连接。所述倾斜段的通风装置为倾斜段两侧的倾斜段风箱,其上设有一组倾斜段进风口,在各倾斜段进风口上设有倾斜段调节挡板,各倾斜段调节挡板与倾斜段调节连杆连接, 倾斜段调节连杆与另一驱动气缸连接,该驱动气缸也与通风控制单元连接。所述第一级测温装置为设置在水平段与倾斜段相交处的多个第一级红外测温仪; 所述第二级测温装置为设置在倾斜段自下向上2/3位置处的多个第二级红外测温仪。一种采用适用于干式排渣机的通风控制系统的控制方法,它的工作过程为1)在锅炉未投煤时,所有调节挡板均处于关闭状态,以锅炉是否投煤为初始开度信号,将倾斜段的倾斜调节挡板开度置为10%的初始开度,水平段的水平调节挡板开度置为5%的初始开度;2)然后取多个第一级红外测温仪中的最大值为信号,控制水平段调节挡板,当最大值超过400°C时,则连续打开水平段的水平调节挡板,直到第一级红外测温仪的最大值小于400°C,当测温仪9测得最高值温度小于350°C时,则开始关闭直到初始开度5%,如果停止投煤则关闭全部调节挡板;取多个第二级红外测温仪中的最大值为信号,控制水平段调节挡板,当最大值超过180°C时,则连续打开倾斜段的倾斜调节挡板,当第二级红外测温仪测得最大值小于 120°C时,则开始关闭直到初始开度10%,如停止投煤则关闭调节挡板;3)在锅炉负荷大于75%以上时,当入炉煤的灰分含量超过设计煤种5%以上和进行炉膛吹灰时,运行人员给通风控制单元一个信号,则通风控制单元直接给出一个前馈信号使全部调节挡板开度都增加5% ;机组如果安装有煤质在线系统则直接从煤质在线系统取煤的灰分含量信号至通风控制单元,不需要运行人员参与;同样是否进行吹灰,采用吹灰控制阀的开关状态作为信号送至通风控制单元,而不需要运行人员的参与。所述步骤1)中,对于直吹式制粉系统采用有磨煤机运行为信号,对于中储式制粉系统以有给粉机运行为信号。在点火初期,投油未投煤期间所有进风口都是关闭,这样可以减少炉底漏风,对于锅炉的燃烧和升负荷很有利,随着炉膛负荷升高,通风控制单元一收到投煤信号,则将倾斜段调节挡板置10%的开度,水平段调节挡板开度置为5%开度;投煤初期炉渣量很少,保留初始开度即可,随着锅炉负荷升高炉渣量的增加,则第一级红外测温仪和第二级红外测温仪开始给通风控制单元发出信号,通风控制单元发出调节全部调节挡板的动作指令。由于进入锅炉的冷风量主要作用是对炉渣进行冷却,使渣冷却至150-200°C,然后排放至渣斗,而炉渣量总的趋势是随着负荷变化的,也就是说锅炉负荷高,燃煤量大,则炉渣数量多,需要冷风量多,反之锅炉负荷小,炉渣少,则需冷风量少;但是目前煤种变化较大,灰分含量也不同,使炉渣量与负荷之间的关系变成一个不确定关系。通过实际测试发现在同一个负荷下,炉渣体积变化超过15% ;而且在吹灰过程中,炉渣量更是成倍增加。本技术采用风箱结构,将通风口包括在里面,在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适用于干式排渣机的通风控制系统,其特征是,它包括排渣机,排渣机分为水平段和倾斜段,在水平段与倾斜段分别设有通风装置,倾斜段末端是落渣口;通风装置与通风控制单元连接,同时在水平段与倾斜段相交处以及倾斜段上部分别设有第一级测温装置和第二级测温装置,两级测温装置均与通风控制单元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干式排渣机的通风控制系统,其特征是,它包括排渣机,排渣机分为水平段和倾斜段,在水平段与倾斜段分别设有通风装置,倾斜段末端是落渣口 ;通风装置与通风控制单元连接,同时在水平段与倾斜段相交处以及倾斜段上部分别设有第一级测温装置和第二级测温装置,两级测温装置均与通风控制单元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干式排渣机的通风控制系统,其特征是,所述排渣机的落渣口处设有放渣锁气器。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适用于干式排渣机的通风控制系统,其特征是,所述水平段的通风装置为水平段两侧的水平段风箱,其上设有一组水平段进风口,在各水平段进风口上设有水平段调节挡板,各水平段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信光郝卫东胡志宏杨兴森周新刚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电力研究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