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于秸秆原料沼渣的营养缓释型植物培养基及其加工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实现了对以秸秆为主要原料的沼气工程所产生沼渣的高效再利用,拓宽植物培养基的原料来源,降低了植物培养基的生产成本。且沼渣经厌氧发酵后富含各种营养成分,可有效促进植物生长,改善土壤理化特性。同时,培养基可根据需要加工成固态的各种形状和尺寸,便于运输、使用。该培养基由以下成分组成:秸秆沼渣、缓释控制物、麦麸、豆饼粉、轻质碳酸钙、微量复合酶、含氮、磷、钾的添加剂、植物种子。其制备方法:将秸秆原料的沼渣烘干至含水率18%以下并粉碎,将上述原料按比例混合,加水均匀搅拌,最后倒入模具中并预埋植物种子,适当挤压、成型即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沼渣的再利用方法,具体涉及一种。
技术介绍
植物培养基又称“培养集料”或“缓释营养土”,其主要特点是直接利用土壤,或者通过人工方式加工出一个适合植物生长的基质环境,将植物生长所需的营养成分预先放置其中,再根据要求预埋植株或植物种子。植物培养基在运输和使用上都很方便,且能极大地提高植株的存活率,所以其应用的范围很广。如CN1422829A公开的生物多元缓释营养土的组成是含有有机质的和生物活性的土壤50-90%,玉米粉5-10%,米糠1-3%,麦麸 0. 5-3%,植物秸秆1_10%,动物粪便1-10%,油饼粕0-0. 5 %,微量复合元素和含氮磷钾的添加剂。目前市面上常见的植物培养基和上述组成类似,主要由五部分组成无机营养物、 碳源、维生素、有机附加物、生长调节物质,同时还要根据实际需求加入其它的组分。但由于部分原材料成本较高(如微量复合元素),植物培养基的加工受到一定限制,进而影响了其在各个领域的推广应用。另一方面,目前我国秸秆沼气发展十分迅速,其最终产生的沼渣是很好的有机肥料基质,检测证明有机物质在厌氧发酵过程中,除了碳、氢、氧等元素逐步分解转化,最后生成甲烷、二氧化碳等气体外,其余各种养分元素基本都保留在发酵后的剩余物中,其中一部分水溶性物质保留在沼液中,另一部分不溶解或难分解的有机、无机固形物则保留在沼渣中,在沼渣的表面还吸附了大量的可溶性有效养分。所以沼渣含有较全面的微量复合元素和丰富的有机物质,沼渣中的主要养分含量有30 % 50 %的有机质、10 % 20 %的腐殖酸、0.8% 2.0%的全氮(N)、0. 4% 1.2%的全磷(P)、0. 6% 2. 0%的全钾(K)。但调查发现,目前我国的秸秆沼气工程产生的秸秆沼渣除一部分被直接还田利用外,绝大部分被丢弃掉。所以尽管秸秆沼渣富含养分,但其利用效率并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秸秆原料沼渣的营养缓释型植物培养基,本专利技术将以秸秆为原料的沼气工程沼渣浙水和烘干至含水率18%以下并粉碎,成为制作植物培养基的主要原料之一,极大地拓宽植物培养基的原材料来源,降低了植物培养基的生产成本。 同时实现了对以秸秆为主要原料的沼气工程所产生沼渣的高效再利用,深入挖掘了秸秆沼渣的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所述基于秸秆原料沼渣的营养缓释型植物培养基的加工方法。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种基于秸秆原料沼渣的营养缓释型植物培养基,其特征在于该培养基原料组成如下,均为重量份秸秆沼渣60 100份、缓释控制物1 15份、麦麸1 5份、豆饼粉1 5份、轻质碳酸钙1 15份、微量复合酶、含氮、磷、钾的添加剂、以及植物种子。所述的沼渣以秸秆为主要原料的沼气工程所产生沼渣,是沼气工程的副产品,可对秸秆采取烘干或自然风干的方法,使之含水率达18%以下,再用机械切割粉碎,使之最大粒径小于0.5cm。所述的缓释控制物为活性炭、硅藻土、细木屑中一种或多种。所述的麦麸和豆饼粉均为小麦加工与豆类制品加工业的副产品。所述的轻质碳酸钙为普通市售品。所述的轻质碳酸钙为普通市售品。所述的含氮、磷、钾的添加剂是磷酸钙、化肥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的植物种子是花卉种子、灌木种子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基于秸秆原料沼渣的营养缓释型植物培养基的加工方法⑴沼渣制取选择正常运行的以秸秆为主要原料的沼气工程,对其所产生的沼渣进行遴选。选取充分腐熟且Wi值测量在7 7. 5之间的新鲜沼渣,将其摊开放在地面上进行自然风干, 再采取烘干的方法使之含水率达18%以下,最后用切割机对沼渣进行粉碎切割,使之变成粒径在0. 5cm以下的颗粒状。(2)原料混配将上述粉碎后的沼渣和缓释控制物、麦麸、豆饼粉、轻质碳酸钙等其他材料按配方比例混合,再适量加水搅拌均勻。(3)加工成型将混配好的原料倒入特定模具中,并预埋植物种子,适当挤压成型即可得植物培养基。本专利技术的原理本专利技术将秸秆沼渣和植物培养基的制作相结合,加入了缓释控制物,制备具有营养缓释功能的植物培养基,以克服传统植物培养基的加工成本高,使用时效短等缺陷。本专利技术适用于市政(主要是市政植物栽培以及景观花卉栽培)、农业(包括温室蔬菜和温室花卉的种植)、民用(家用的花卉和植物的培养)等多个领域,其使用方法按本领域常规技术即可,本专利技术没有特殊限定。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1、本专利技术利用秸秆沼渣生产植物培养基,是对秸秆沼渣的高效再利用,拓展了秸秆沼渣的产业链,延长了资源利用环节,是对农村循环经济的有力推动和促进。2、秸秆沼渣能替代现有植物培养基中的绝大部分原料,有效拓宽植物培养基的原料来源,大量降低了其加工成本。3、由于本植物培养基中加入了缓释控制物,可有效控制沼渣经厌氧发酵后富含各种营养成分的释放速度,能满足植物生长过程中对营养的持续需求。4、本专利技术中的培养基可根据实际需要加工成固态的各种形状和尺寸,后续有着很大的利用空间,且最终的产品便于运输、使用。5、培养基主要的原料为沼渣,当后期沼渣和土壤融合到一起后,可有效改善土壤理化特性。6、秸秆沼渣原料在发酵过程中,经过厌氧发酵,其中的有害病菌基本上被杀灭,有效控制了病虫害的传播,也降低了利用该培养基的植物后续生长中病害的发生概率。7、本专利技术有利于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是有效推进我国新农村建设的有效举措。具体实施方法为了更好理解本专利技术,下面结合是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实施例中的主要原料所述的沼渣为以秸秆为主要原料的沼气工程所产生沼渣,未详加说明的按本领域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要求保护的范围并不限于实施例表示的范围实施例1 沼渣营养缓释型植物培养基,组份如下,均为重量份秸秆沼渣60份、缓释控制物(活性碳)1份、麦麸1份、豆饼粉1份、轻质碳酸钙1 份、微量复合酶、含氮、磷、钾的添加剂、植物种子。制备方法,步骤如下(1)沼渣取自正常运行的以秸秆为主要原料的沼气工程,对其所产生的沼渣进行遴选。选取充分腐熟且Wi值测量在7 7. 5之间的新鲜沼渣,将其摊开放在地面上进行自然风干,再采取烘干的方法使之含水率达18%以下,最后用切割机对沼渣进行粉碎切割,使之变成粒径在0. 5cm以下的颗粒状。(2)原料混配将上述粉碎后的沼渣和活性碳、麦麸、豆饼粉、轻质碳酸钙等其他材料混合均勻, 再按料水重量比1 1.5加水搅拌均勻。(3)加工成型将加水混配好的原料倒入模具中,并预埋植物种子,适当挤压成型即得植物培养基。实施例2:沼渣营养缓释型植物培养基,组份如下,均为重量份秸秆沼渣100份、缓释控制物(细木屑)15份、麦麸5份、豆饼粉5份、轻质碳酸钙 15份、微量复合酶、含氮、磷、钾的添加剂、植物种子。制备方法,步骤如下(1)沼渣取自正常运行的以秸秆为主要原料的沼气工程,对其所产生的沼渣进行遴选。选取充分腐熟且Wi值测量在7 7. 5之间的新鲜沼渣,将其摊开放在地面上进行自然风干,再采取烘干的方法使之含水率达18%以下,最后用切割机对沼渣进行粉碎切割,使之变成粒径在0. 5cm以下的颗粒状。(2)原料混配将上述粉碎后的沼渣和细木屑、麦麸、豆饼粉、轻质碳酸钙等其他材料混合均勻, 再按料水重量比1 2. 5加水搅拌均勻。(3)加工成型将加水混配好的原料倒入模具中,并预埋植物种子,适当挤压成型即得植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营养缓释型植物培养基,其特征在于该培养基原料组成如下,均为重量份:秸秆沼渣60~100份、缓释控制物1~15份、麦麸1~5份、豆饼粉1~5份、轻质碳酸钙1~15份、微量复合酶、含氮、磷、钾的添加剂、以及植物种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营养缓释型植物培养基,其特征在于该培养基原料组成如下,均为重量份秸秆沼渣60 100份、缓释控制物1 15份、麦麸1 5份、豆饼粉1 5份、轻质碳酸钙1 15份、微量复合酶、含氮、磷、钾的添加剂、以及植物种子。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营养缓释型植物培养基,其特征在于其所述的沼渣为以秸秆为主要原料的沼气工程所产生沼渣,是沼气工程的副产品,可对秸秆采取烘干或自然风干的方法,使之含水率达18%以下,再用机械切割粉碎,使之的最大粒径小于0. 5cm。3.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营养缓释型植物培养基,其特征在于其所述的缓释控制物为活性炭、硅藻土、细木屑中一种或多种。4.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营养缓释型植物培养基,其特征在于其所述的麦麸和豆饼粉均为小麦加工与豆类制品加工业的副产品。5.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营养缓释型植物培养基,其特征在于其所述的轻质碳酸钙为普通市售品。6.按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立欣,董保成,高新星,
申请(专利权)人:赵立欣,董保成,高新星,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