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东华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平行打纬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6534575 阅读:3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平行打纬装置,包括第一筘座脚、第二筘座脚、第一摆轴、第二摆轴、平行轴和筘座,所述的第一筘座脚的下端与所述的第一摆轴相连,上端与所述的平行轴的一端相连;所述的第二筘座脚的下端与所述的第二摆轴相连,上端与所述的平行轴的另一端相连;所述的第一筘座脚的长度与所述的第二筘座脚的长度相等;所述的平行轴的长度与所述的第一摆轴与所述的第二摆轴之间的距离相等;所述的平行轴上固定有所述的筘座;所述的筘座上竖直安装有钢筘;所述的第一筘座脚与打纬驱动装置相连。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实现平行打纬,同时保证打纬力度和装置的稳定性,并且可在各种打纬驱动装置上实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纺织机械
,特别是涉及一种织机的平行打纬装置
技术介绍
常规织机的打纬装置,如图1所示,钢筘4固装在筘座3,筘座3固定在筘座脚2 上,筘座脚2绕摆轴1做往复摇摆运动,从而实现钢筘4的往复摆动打纬。当钢筘4摆动至后止点时,呈倾斜状态,织机形成的有效梭口(即图1阴影部分ΔΑΒΟ小,开口利用率低, 会对引纬产生不利的影响;钢筘4易触碰到第一页综框上的综丝5,钢筘高度和开口的高度受到限制。目前,我国的知识产权信息系统显示有一项专利《新结构织布机》,申请号为 92107776. 9,其打纬装置采用平行滑块打纬,即在机架的两侧装有滑块,钢筘竖直固装在直线往复运动的滑块上,以实现平行打纬。采用平行打纬,开口利用率提高,钢筘高度降低,开口高度可以提高,引纬稳定。但平行滑块打纬的缺点是打纬力度小,装置稳定性差,并且在常规织机上实现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平行打纬装置,能够实现平行打纬,同时保证打纬力度和装置的稳定性,并且可在各种打纬驱动装置上实现。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平行打纬装置,包括第一筘座脚、第二筘座脚、第一摆轴、第二摆轴、平行轴和筘座,所述的第一筘座脚的下端与所述的第一摆轴相连,上端与所述的平行轴的一端相连;所述的第二筘座脚的下端与所述的第二摆轴相连,上端与所述的平行轴的另一端相连;所述的第一筘座脚的长度与所述的第二筘座脚的长度相等;所述的平行轴的长度与所述的第一摆轴与所述的第二摆轴之间的距离相等;所述的平行轴上固定有所述的筘座;所述的筘座上竖直安装有钢筘;所述的第一筘座脚与打纬驱动装置相连。所述的平行轴两端分别通过活动轴与所述的第一筘座脚和第二筘座脚的上端相连。所述的打纬驱动装置为偏心轮驱动打纬。所述的打纬驱动装置为气动驱动打纬。有益效果由于采用了上述的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本专利技术中的第一筘座脚与第二筘座脚、平行轴与第一摆轴和第二摆轴之间的连线在第一筘座脚与第二筘座脚分别绕第一摆轴和第二摆轴往复摆动过程中,始终处于相互平行的状态,从而保证了装置的稳定性。在平行轴上固定有筘座,钢筘竖直固装于筘座上,从而实现钢筘在打纬过程中始终呈竖直状态的目的,从而实现平行打纬。本专利技术不仅可以用于偏心轮驱动打纬上,还可以用于气动驱动打纬上,能够轻易地在常规织机上进行实现,实现方式相当灵活,并且采用偏心轮或气缸进行打纬驱动能够确保打纬力度。 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技术中打纬装置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示意图;图3是使用偏心轮驱动本专利技术的示意图;图4是使用气缸驱动本专利技术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而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专利技术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专利技术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涉及一种平行打纬装置,如图2所示,包括第一筘座脚6、第二筘座脚7、第一摆轴9、第二摆轴10、平行轴8和筘座3,所述的第一筘座脚6的下端与所述的第一摆轴9相连,上端与所述的平行轴8的一端相连;所述的第二筘座脚7的下端与所述的第二摆轴10相连,上端与所述的平行轴8的另一端相连;所述的第一筘座脚6的长度与所述的第二筘座脚7的长度相等;所述的平行轴8的长度与所述的第一摆轴9与所述的第二摆轴10之间的距离相等;所述的平行轴8上固定有所述的筘座3 ;所述的筘座3上竖直安装有钢筘4 ;所述的第一筘座脚6与打纬机相连。本专利技术通过平行轴8、第一筘座脚6和第二筘座脚7构成平行四边形结构,从而使第一筘座脚6与第二筘座脚7、平行轴8与第一摆轴9和第二摆轴10之间的连线在第一筘座脚6与第二筘座脚7分别绕第一摆轴8和第二摆轴9往复摆动过程中,始终处于相互平行的状态。如此固定在平行轴8上的筘座3和竖直固装于筘座3上的钢筘4在打纬过程中始终呈竖直状态,从而实现平行打纬。从图2 中可看出织机形成的有效梭口(即图2中阴影部分ΔΕΗ;)明显比常规的打纬机构大,从而提高了开口利用率。下面通过两个具体的实例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 本专利技术在偏心轮驱动打纬的织机上实施。如图3所示,打纬机构包括第一筘座脚6、第二筘座脚7、平行轴8和偏心轮11。第二筘座脚7固定在织机侧板,长度与第一筘座脚6相同。平行轴8将第一筘座脚6和第二筘座脚7通过活动轴联结,平行轴8的长度与第一摆轴9和第二摆轴10之间的距离相等。偏心轮11通过活动轴和第一摆轴10 与第一筘座脚6相连,从而通过偏心轮11的驱动来实现平行打纬。实施例2 本专利技术在气动驱动打纬的织机上实施。如图4所示,打纬机构包括第一筘座脚6、第二筘座脚7、平行轴8和气缸13。第二筘座脚6固定在织机侧板,长度与第一筘座脚6相同。平行轴8将第一筘座脚6和第二筘座脚7通过活动轴联结,平行轴8的长度与第一摆轴9和第二摆轴10之间的距离相等。第一筘座脚6与气缸13通过第一摆轴9和活动轴相互联接,从而采用气动驱动形式实现平行打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平行打纬装置,包括第一筘座脚(6)、第二筘座脚(7)、第一摆轴(9)、第二摆轴(10)、平行轴(8)和筘座(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筘座脚(6)的下端与所述的第一摆轴(9)相连,上端与所述的平行轴(8)的一端相连;所述的第二筘座脚(7)的下端与所述的第二摆轴(10)相连,上端与所述的平行轴(8)的另一端相连;所述的第一筘座脚(6)的长度与所述的第二筘座脚(7)的长度相等;所述的平行轴(8)的长度与所述的第一摆轴(9)与所述的第二摆轴(10)之间的距离相等;所述的平行轴(8)上固定有所述的筘座(3);所述的筘座(3)上竖直安装有钢筘(4);所述的第一筘座脚(6)与打纬驱动装置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平行打纬装置,包括第一筘座脚(6)、第二筘座脚(7)、第一摆轴(9)、第二摆轴 (10)、平行轴(8)和筘座(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筘座脚(6)的下端与所述的第一摆轴 (9)相连,上端与所述的平行轴(8)的一端相连;所述的第二筘座脚(7)的下端与所述的第二摆轴(10)相连,上端与所述的平行轴(8)的另一端相连;所述的第一筘座脚(6)的长度与所述的第二筘座脚(7)的长度相等;所述的平行轴(8)的长度与所述的第一摆轴(9)与所述的第二摆轴(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毓陵董雪晴刘雁宇王鹏丁辛王璐
申请(专利权)人:东华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