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咸世一专利>正文

帐篷撑杆连接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530782 阅读:28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帐篷撑杆连接头,涉及帐篷撑架的部件。提供一种可提高构件承受能力、避免构件受损、装拆使用方便安全、并可同步打开各撑杆的帐篷撑杆连接头。设有支座、压盖、滑套、转杆组、连杆组、导管、扣紧杆和至少1个弹簧;支座设有中心通孔,支座上部设有复数支座卡槽;压盖通过紧固件固于支座上端面,滑套设有中心通孔,滑套设有与支座卡槽数量相等的复数个滑套卡槽,转杆组设有数量与支座卡槽数量相等的转杆,转杆设有中心盲孔,转杆与支座铰接;连杆组设有与转杆组转杆数量相等的连杆,连杆与转杆铰接,连杆与滑套卡槽铰接;导管位于支座中心通孔和滑套的中心通孔中,导管通过扣紧杆与滑套固连,各弹簧设于支座中心孔内,各弹簧套在导管外。(*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帐篷撑架的部件,尤其是涉及一种帐篷撑杆连接头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户外休闲活动的增加,帐篷的使用越来越普及,帐篷撑架作为帐篷的骨架,要求不仅具有良好的强度和刚度,还要求具有易收折、易张开,拆装便利的特点。帐篷撑架由若干撑杆和撑杆连接头组成,各撑杆的上端均与撑杆连接头连接。目前的撑杆连接头存在以下明显缺点1、强度较弱,构件受力状况不好,易导致构件损坏;2、构件装拆不方便;3、使用不便,使用时需要将各根撑杆逐一打开,耗时费力,还容易伤手。公开号为CN1076987的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公开一种可迅速装配和拆卸的帐篷架联结装置。沿联结体的四周设有隔开一定角度的多个槽,在每个槽的侧壁开有一对扣紧凹口。在每个槽的后部形成有一个啮合台阶,与每个槽耦合的架构件扣紧件上设有一支承轴,所述支承轴是与槽的凹口耦合的。在支承轴的后部,形成有一个要与槽的倾斜啮合台阶相耦合的倾斜部。帐篷架构件被分别插到架构件扣紧件的孔中,架构件扣紧件被装配到联结体的槽内。架构件扣紧件被装配到联结体的槽后,用一螺栓经锁紧板拧到联结体上。该专利技术专利使用时需要将各根撑杆逐一打开,耗时费力,容易伤手;构件不能缓冲受力,易导致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提高构件承受能力、避免构件受损、装拆使用方便安全、可同步打开各撑杆的帐篷撑杆连接头。为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下述技术方案本技术设有支座、压盖、滑套、转杆组、连杆组、导管、扣紧杆和至少1个弹簧;支座设有中心通孔,支座上部外壁设有径向延伸的复数支座卡槽,各支座卡槽均布,各支座卡槽内壁两侧均设有凸轴嵌槽;压盖通过紧固件固于支座上端面,滑套设有中心通孔,滑套外壁设有径向延伸的与支座卡槽数量相等的复数个滑套卡槽,各滑套卡槽的相位角与各支座卡槽的相位角相同,每个滑套卡槽对应1个支座卡槽,每个滑套卡槽与所对应的支座卡槽处于同一轴向平面;转杆组设有数量与支座卡槽数量相等的转杆,转杆设有中心盲孔,转杆的封闭端位于支座卡槽中,转杆的开口端外接帐篷撑杆,转杆外壁两侧设有凸轴,转杆的凸轴与支座的凸轴嵌槽转动配合,所述转动配合形成转杆与支座铰接;连杆组设有与转杆组转杆数量相等的连杆,连杆上端与转杆铰接,连杆下端位于滑套卡槽中且与滑套卡槽侧壁铰接;导管位于支座中心通孔和滑套的中心通孔中,导管与支座中心通孔和滑套的中心通孔同轴心线,扣紧杆穿过导管的中心通孔,扣紧杆扣紧杆下部设有螺纹,扣紧杆下端配有锁紧螺母,所述导管通过扣紧杆与滑套固连,所述滑套与导管滑动配合,各弹簧设于支座中心孔内,各弹簧套在导管外。所述复数个支座卡槽,最好是4 10个支座卡槽。所述压盖最好设有中心通孔,压盖周边设有复数个开口槽,所述开口槽的数量与支座卡槽的数量相同,压盖的开口槽相位角与支座卡槽相位角对应相同。所述至少1个弹簧为2个弹簧,即内弹簧和外弹簧,2个弹簧均为圆柱式弹簧,外弹簧套在内弹簧外部。所述转杆开口端设有横向通孔,横向通孔用于紧固件穿过,转杆开口端通过紧固件与插入转杆盲孔中的帐篷撑杆一端连接。所述转杆与支座铰接的铰接支点为第一铰接支点,所述连杆上端与转杆铰接的铰接支点为第二铰接支点,所述连杆下端与滑套卡槽铰接的铰接支点为第三铰接支点,所述第一铰接支点与第二铰接支点之间的连线与所述第二铰接支点与第三铰接支点之间的连线相交,相交的内夹角α可为130° 180°,最好为170° 180°。与现有技术比较,本技术具有以下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由于支座、滑套、转杆组及连杆组共同构成了多个平面式连杆机构,支座、滑套、1 根转杆及1根连杆构成一个摇杆滑块机构(平面式连杆机构),滑套(滑块)共用,转杆即为摇杆,连杆即为连杆,滑套即为滑块,这样开合任意1根转杆时(任意一个摇杆滑块机构), 都会带动滑套上下移动,其他的摇杆滑块机构也都会同步开合。内夹角α设计为130° 180°能使构件明显提高受力能力,改善受力状态。当内夹角α小于130°,转杆被折叠时转杆会向外展开时,折叠后体积变大,携带不便,而且会影响打开操作。当内夹角α大于 180°,转杆从打开状态转到折叠状态时,转杆与连杆之间会产生反作用力,妨碍折叠,还得另加作用力来抵消该反作用力,这样会使折叠动作粗苯受阻,而且使各转杆之间相触碰,造成各转杆之间的空间变小,导致帐篷布收起困难。当内夹角α为170°到180°时,就只需很小的力气就可以将各转杆折叠起来。通过这种角度设计,可使转杆与支座之间的转动承受能力显著提高,同时可避免转杆遭到损坏。由于压盖通过紧固件固于支座上端面,这样可防止转杆跳离,保证转杆的凸轴与支座的凸轴嵌槽处于转动配合状态,从而使转杆工作可靠、安全性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为了避免繁杂,图1中只画出1根转杆和1根连杆)。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转杆外接帐篷撑杆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收折后状态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张开过程状态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参见图1 4,本技术实施例设有支座20、压盖40、滑套10、转杆50 (共6根)、 连杆53 (共6根)、导管32、扣紧杆30 (螺杆)、锁紧螺母15、内弹簧34和外弹簧35及若干螺丝配件。支座20设有中心通孔21,支座20上部外壁设有径向延伸的6个支座卡槽22,各支座卡槽22均布,各支座卡槽22内壁两侧均设有凸轴嵌槽22b。压盖40的周边凸缘42上设有螺丝孔42a,压盖40通过紧固螺丝穿过螺丝孔4 4和设于支座20上的螺丝孔2 使压盖40固于支座20上端面。压盖40设有中心通孔41, 压盖40周边设有6个开口槽,开口槽的数量与支座卡槽22的数量相同,压盖40的开口槽位置与支座卡槽22位置对应吻合。在压盖40的周边凸缘42的下端面,且位于开口槽两侧设有凸块43,凸块43嵌入支座卡槽22内壁上的凸轴嵌槽22b上部。滑套10设有中心通孔,滑套10外壁设有径向延伸的与支座卡槽22数量相等的6 个滑套卡槽12,滑套卡槽12的两侧壁设有螺丝孔12a。各滑套卡槽12的角度分布位置与各支座卡槽22的角度分布位置对应,即处于同一轴向平面上。滑套10上部13套在支座20 的下部23外壁上,滑套10下部11设有方形连接凸头14,方形连接凸头14用于与帐篷其它杆件(未画出)连接。转杆50设有中心盲孔,即为套筒式转杆。转杆50的封闭端52位于支座卡槽22 中,转杆50的开口端外接帐篷撑杆P。帐篷撑杆P插入转杆50的中心盲孔中。转杆50外壁两侧对称设有凸轴52a,转杆50的凸轴5 与支座的凸轴嵌槽22b转动配合,压盖40的凸块43可防止凸轴5 跳离凸轴嵌槽22b。转杆50设有横向螺丝孔52b,螺丝孔52b用于螺丝穿过使转杆50与帐篷撑杆P连接。转杆50设有螺丝孔52c,螺丝孔52c用于螺丝穿过使转杆50与连杆53上端铰接。转杆50底部设有凸缘52d,凸缘52d更便于与连杆53上端触接。连杆53上端呈叉形,连杆53上端设有螺丝孔53a,连杆53上端与转杆50铰接,连杆53下端设有螺丝孔53b,连杆53位于滑套卡槽12中且通过螺丝与滑套卡槽12侧壁铰接。导管32位于支座中心通孔21和滑套10的中心通孔中,导管32与支座中心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帐篷撑杆连接头,其特征在于设有支座、压盖、滑套、转杆组、连杆组、导管、扣紧杆和至少1个弹簧;支座设有中心通孔,支座上部外壁设有径向延伸的复数个支座卡槽,各支座卡槽均布,各支座卡槽内壁两侧均设有凸轴嵌槽;压盖通过紧固件固于支座上端面,滑套设有中心通孔,滑套外壁设有径向延伸的与支座卡槽数量相等的复数个滑套卡槽,各滑套卡槽的相位角与各支座卡槽的相位角相同,每个滑套卡槽对应1个支座卡槽,每个滑套卡槽与所对应的支座卡槽处于同一轴向平面;转杆组设有数量与支座卡槽数量相等的转杆,转杆设有中心盲孔,转杆的封闭端位于支座卡槽中,转杆的开口端外接帐篷撑杆,转杆外壁两侧设有凸轴,转杆的凸轴与支座的凸轴嵌槽转动配合,所述转动配合形成转杆与支座铰接;连杆组设有与转杆组转杆数量相等的连杆,连杆上端与转杆铰接,连杆下端位于滑套卡槽中且与滑套卡槽侧壁铰接;导管位于支座中心通孔和滑套的中心通孔中,导管与支座中心通孔和滑套的中心通孔同轴心线,扣紧杆穿过导管的中心通孔,扣紧杆扣紧杆下部设有螺纹,扣紧杆下端配有锁紧螺母,所述导管通过扣紧杆与滑套固连,所述滑套与导管滑动配合,各弹簧设于支座中心孔内,各弹簧套在导管外。

【技术特征摘要】
1.帐篷撑杆连接头,其特征在于设有支座、压盖、滑套、转杆组、连杆组、导管、扣紧杆和至少1个弹簧;支座设有中心通孔,支座上部外壁设有径向延伸的复数个支座卡槽,各支座卡槽均布, 各支座卡槽内壁两侧均设有凸轴嵌槽;压盖通过紧固件固于支座上端面,滑套设有中心通孔,滑套外壁设有径向延伸的与支座卡槽数量相等的复数个滑套卡槽,各滑套卡槽的相位角与各支座卡槽的相位角相同,每个滑套卡槽对应1个支座卡槽,每个滑套卡槽与所对应的支座卡槽处于同一轴向平面;转杆组设有数量与支座卡槽数量相等的转杆,转杆设有中心盲孔,转杆的封闭端位于支座卡槽中,转杆的开口端外接帐篷撑杆,转杆外壁两侧设有凸轴,转杆的凸轴与支座的凸轴嵌槽转动配合,所述转动配合形成转杆与支座铰接;连杆组设有与转杆组转杆数量相等的连杆,连杆上端与转杆铰接,连杆下端位于滑套卡槽中且与滑套卡槽侧壁铰接;导管位于支座中心通孔和滑套的中心通孔中,导管与支座中心通孔和滑套的中心通孔同轴心线,扣紧杆穿过导管的中心通孔,扣紧杆扣紧杆下部设有螺纹,扣紧杆下端配有锁紧螺母,所述导管通过扣紧杆与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咸世一
申请(专利权)人:咸世一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KR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