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物脱硫化氢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6527602 阅读:2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生物脱硫化氢装置,它涉及一种脱臭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微生物法处理硫化氢,存在硫化氢在生物滴滤塔内停留时间短,硫化氢不能充分与过滤层内的微生物接触,降低了硫化氢处理效率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每个筒体内水平布置一个筛板,且两个筛板将生物滴滤塔的内腔由上至下隔为第一填料腔、第二填料腔和通液腔,每个筛板上设有数个筛孔,第一填料腔和第二填料腔的上方分别设有一个喷淋器,每个喷淋器的输入端通过管路与水泵连接,水泵通过管路与沉淀池连接,沉淀池通过管路与排出口连接,硫化氢接管与通液腔连通,第一填料腔和第二填料腔中均充填数个陶粒,生物滴滤塔内充有微生物液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用于生物除臭。(*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脱臭装置。
技术介绍
硫化氢是污染环境、危害人体健康的重要公害之一。目前,国内外大都利用微生物法来去除硫化氢,此方法是将硫化氢在生物滴滤塔内与微生物充分接触,使微生物降解硫化氢;硫化氢在生物滴滤塔内停留时间决定了微生物降解硫化氢的效率,微生物法处理硫化氢,存在硫化氢在生物滴滤塔内停留时间短,硫化氢不能充分与过滤层内的微生物接触, 从而降低了硫化氢处理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微生物法处理硫化氢,存在硫化氢在生物滴滤塔内停留时间短,硫化氢不能充分与过滤层内的微生物接触,降低了硫化氢处理效率的问题,提供一种生物脱硫化氢装置。本技术包括生物滴滤塔、水泵、沉淀池、硫化氢接管、两个筛板、两个喷淋器、 数个陶粒和微生物液体,生物滴滤塔由上锥筒、下锥筒和两个筒体组成,两个筒体由上、下设置,且两个筒体之间采用法兰连接,上锥筒位于两个筒体的顶端,且上锥筒通过法兰与其相邻的筒体连接,下锥筒位于两个筒体的底部,且下锥筒通过法兰与其相邻的筒体连接,上锥筒的顶部设有排气口,下锥筒的底部设有排出口,每个筒体内水平布置一个筛板,且两个筛板将生物滴滤塔的内腔由上至下隔为第一填料腔、第二填料腔和通液腔,每个筛板上设有数个筛孔,第一填料腔和第二填料腔的上方分别设有一个喷淋器,每个喷淋器的输入端通过管路与水泵连接,水泵通过管路与沉淀池连接,沉淀池通过管路与排出口连接,硫化氢接管与通液腔连通,第一填料腔和第二填料腔中均充填数个陶粒,生物滴滤塔内充有微生物液体。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一、由于本技术在生物滴滤塔设置了两层生物滴滤层,从而延长了硫化氢在生物滴滤塔内的停留时间,因此,硫化氢能够充分与过滤层内的微生物接触,提高了硫化氢降解效率。二、本技术具有结构简单、 运行成本低、不需要再生和其它后续处理、能耗少、管理维护方便等优点。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主剖视图,图2是生物滴滤塔1的外部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具体实施方式一结合图1和图2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包括生物滴滤塔 1、水泵4、沉淀池5、硫化氢接管6、两个筛板2、两个喷淋器3、数个陶粒7和微生物液体,生物滴滤塔1由上锥筒1-1、下锥筒1-2和两个筒体1-3组成,两个筒体1-3由上、下设置,且两个筒体1-3之间采用法兰连接,上锥筒1-1位于两个筒体1-3的顶端,且上锥筒1-1通过法兰与其相邻的筒体1-1连接,下锥筒1-2位于两个筒体1-3的底部,且下锥筒1-2通过法兰与其相邻的筒体1-3连接,上锥筒1-1的顶部设有排气口 1-1-1,下锥筒1-2的底部设有排出口 1-2-1,每个筒体1-3内水平布置一个筛板2,且两个筛板2将生物滴滤塔1的内腔由上至下隔为第一填料腔1-4、第二填料腔1-5和通液腔1-6,每个筛板2上设有数个筛孔 2-1,第一填料腔1-4和第二填料腔1-5的上方分别设有一个喷淋器3,每个喷淋器3的输入端通过管路与水泵4连接,水泵4通过管路与沉淀池5连接,沉淀池5通过管路与排出口 1-2-1连接,硫化氢接管6与通液腔1-6连通,第一填料腔1-4和第二填料腔1-5中均充填数个陶粒7,生物滴滤塔1内充有微生物液体。使用时,硫化氢接管6的输入端通至硫化氢发生源;生物滴滤塔1需安装在固定支架上,固定支架的高度为400mm左右。具体实施方式二 结合图1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生物滴滤塔1的内径为 480mm 520mm。生物滴滤塔1的内径在上述范围内使得硫化氢降解效率能达到99%。其它组成及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具体实施方式三结合图1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第一填料腔1-4和第二填料腔1-5的高度均为550mm 650mm。由于每个填料腔内充填的陶粒7高度为400mm左右,各填料腔内充填的陶粒7后要有一定的空间,因此,第一填料腔1-4和第二填料腔1-5 的高度在上述范围内使得各腔的空间容积最佳。其它组成及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一或二相同。具体实施方式四结合图1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每个筛孔2-1的孔径为 3mm 5mm,每相邻两个筛孔2-1的间距为7mm 9mm。筛孔2-1的孔径和各筛孔2-1间距在上述范围内,使得过滤效果最佳。其它组成及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三相同。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分别向第一填料腔1-4和第二填料腔1-5内填充数个陶粒7,填充高度为400mm ;将硫化氢由硫化氢接管6通入生物滴滤塔1的通液腔1_6中,循环水由每段填料腔上端的喷淋器3喷淋而下,生物滴滤塔1内的硫化氢与循环水两相逆流接触,同时定期向循环水里加入氮磷等营养液,以满足微生物生长所需,被净化的气体从生物滴滤塔1顶部的排气口 1-1-1排出,净化过程中的杂质由排出口 1-2-1进入沉淀池5沉淀, 循环水进入沉淀池5后被循环利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生物脱硫化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脱硫化氢装置包括生物滴滤塔(1)、水泵(4)、沉淀池(5)、硫化氢接管(6)、两个筛板(2)、两个喷淋器(3)、数个陶粒(7)和微生物液体,生物滴滤塔(1)由上锥筒(1-1)、下锥筒(1-2)和两个筒体(1-3)组成,两个筒体(1-3)由上、下设置,且两个筒体(1-3)之间采用法兰连接,上锥筒(1-1)位于两个筒体(1-3)的顶端,且上锥筒(1-1)通过法兰与其相邻的筒体(1-1)连接,下锥筒(1-2)位于两个筒体(1-3)的底部,且下锥筒(1-2)通过法兰与其相邻的筒体(1-3)连接,上锥筒(1-1)的顶部设有排气口(1-1-1),下锥筒(1-2)的底部设有排出口(1-2-1),每个筒体(1-3)内水平布置一个筛板(2),且两个筛板(2)将生物滴滤塔(1)的内腔由上至下隔为第一填料腔(1-4)、第二填料腔(1-5)和通液腔(1-6),每个筛板(2)上设有数个筛孔(2-1),第一填料腔(1-4)和第二填料腔(1-5)的上方分别设有一个喷淋器(3),每个喷淋器(3)的输入端通过管路与水泵(4)连接,水泵(4)通过管路与沉淀池(5)连接,沉淀池(5)通过管路与排出口(1-2-1)连接,硫化氢接管(6)与通液腔(1-6)连通,第一填料腔(1-4)和第二填料腔(1-5)中均充填数个陶粒(7),生物滴滤塔(1)内充有微生物液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物脱硫化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脱硫化氢装置包括生物滴滤塔(1)、 水泵G)、沉淀池(5)、硫化氢接管(6)、两个筛板O)、两个喷淋器(3)、数个陶粒(7)和微生物液体,生物滴滤塔(1)由上锥筒(1-1)、下锥筒(1- 和两个筒体(1- 组成,两个筒体(1-3)由上、下设置,且两个筒体(1- 之间采用法兰连接,上锥筒(1-1)位于两个筒体 (1-3)的顶端,且上锥筒(1-1)通过法兰与其相邻的筒体(1-1)连接,下锥筒(1-2)位于两个筒体(1-3)的底部,且下锥筒(1-2)通过法兰与其相邻的筒体(1-3)连接,上锥筒(1-1) 的顶部设有排气口(1-1-1),下锥筒(1-2)的底部设有排出口(1-2-1),每个筒体(1-3)内水平布置一个筛板0),且两个筛板( 将生物滴滤塔(1)的内腔由上至下隔为第一填料腔(1-4)、第二填料腔(1-5)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燕红于彩莲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理工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