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6375574 阅读:1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除臭装置,包括依次导通连接的臭气引入系统、臭气预加湿系统、臭气交换降解系统;所述臭气预加湿系统还连接有一水循环系统,所述臭气交换降解系统还连接有一微生物培养液自动加入系统;所述臭气引入系统包括引入管道以及安装在所述引入管道里的风机;所述臭气预加湿系统包括独立的加湿腔体以及安装在所述加湿腔体内的雾化喷水系统;采用生物除臭的方式,对预加湿的气体进行处理,避免了化学反应带来的环境二次污染;此外,其结构简单,相比于现有的除臭方式,除臭效果更为理想,且具备较低的成本。(*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气体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除臭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工业化的不断推进,现有的各种工业废水处理设施在运行过程中,由于化 学效应,往往会产生一些有毒有害气体,而这些气体通常会发出一些恶臭的气味,若排 放至大气环境中,将会严重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由于上述恶臭气体中包括硫化氢、挥发性有机化合物(苯系物、酚类化合物 等)、氨、低分子有机胺等,现阶段对其的处理方法是采用燃烧工艺,但是,燃烧过程中 很难精确的控制各项参数,促使有害物质充分燃烧,因此,燃烧后的臭气很难达到排放 标准。也有的是采用物理方式对有害物质进行吸附,采用质地疏松的物质作为吸附的 载体,这些载体很难二次利用,使得处理成本较高。因此,开发一种处理效果好、且成本相对较低的污水处理厂用气体除臭装置, 已经成为业内关注的焦点。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旨在于提供一种除臭装置,其采用生 物处理的方式,可以有效的去除气体中存有的异味,结构简单,除臭效果理想。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除臭装置,该装置包括依次导通连接的臭气引入系统、臭气预加湿系统、 臭气交换降解系统;所述臭气预加湿系统还连接有一水循环系统,所述臭气交换降解系 统还连接有一微生物培养液自动加入系统;所述臭气引入系统包括引入管道以及安装在 所述引入管道里的风机;所述臭气预加湿系统包括独立的加湿腔体以及安装在所述加湿 腔体内的雾化喷水系统。所述臭气交换降解系统由一个由玻璃钢为壁、铝合金材料为加强骨架的封闭空 间以及位于该封闭空间内的微生物生长基组成。所述微生物生长基呈多微孔颗粒状。所述水循环系统由水泵、与所述水泵导通的上水管道、安装于所述上水管道上 的水循环喷头、与所述上水管道导通的回水管道以及储水池组成。所述微生物培养液自动加入系统由计量泵、与所述计量泵导通的输入管道、电 磁阀、喷头组成。本技术所阐述的除臭装置,其有益效果在于采用生物除臭的方式,对预加湿的气体进行处理,避免了化学反应带来的环境 二次污染;此外,其结构简单,相比于现有的除臭方式,除臭效果更为理想,且具备较 低的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除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另一种除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又一种除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的除臭装置做进一步描述, 以便于更清楚的理解本技术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思想。如图1所示,为本技术的一种除臭装置,其包括依次导通连接的臭气引入 系统1、臭气预加湿系统2、臭气交换降解系统3;其中臭气引入系统1包括一引入管 道,以及安装在引入管道里的风机,引入管道的输入端与臭气的预储存装置连接,开启 风机后,将臭气抽送到引入管道的管腔中。紧接着,臭气引入系统1将引入的臭气输送 至臭气预加湿系统2,臭气预加湿系统2为一独立的加湿腔,其内设有雾化喷水装置,被 引入到臭气预加湿系统2中的臭气,经过雾化喷水装置后,其湿度大大增加,其中臭气 预加湿系统2还连接有一水循环系统4,其由水泵、与水泵导通的上水管道、安装于上水 管道上喷头、与上水管道导通的回水管道和储水池组成,水泵将储水池中的水抬高一定 扬程,经由喷头喷出对臭气进行预加湿处理,落下的水在进入到储水池中,如此,可以 循环使用,节约水的用量。经加湿处理后的臭气被送至臭气交换降解系统3,臭气交换 降解系统3由一个玻璃钢为壁、铝合金材料为加强骨架的封闭空间和位于该封闭空间内 的微生物生长基组成,且其还连接有一微生物培养液自动加入系统5,该微生物培养液自 动加入系统5由计量泵、与计量泵导通的输入管道、电磁阀、喷头组成,对臭气交换降 解系统3加入微生物培养液,其中微生物生长基呈多微孔颗粒状,以便于对臭气中不需 要的成分进行吸收;最后经由臭气交换降解系统3处理后的气体经由排放出口6排出供使 用。如图2所示,与上述不同的是,臭气进气口位于整个装置的上方,经过加湿处 理后的臭气从装置底部进入到臭气交换降解系统中进行处理。当然,本技术也可以是如图3所示,臭气进气口位于整个装置的底部,经 由臭气预加湿系统处理后被送至装置的底部,然后臭气交换降解系统中进行处理。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可根据以上描述的技术方案以及构思,做出其它 各种相应的改变以及变形,而所有的这些改变以及变形都应该属于本技术权利要求 的保护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一种除臭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依次导通连接的臭气引入系统、臭气预 加湿系统、臭气交换降解系统;所述臭气预加湿系统还连接有一水循环系统,所述臭气 交换降解系统还连接有一微生物培养液自动加入系统;所述臭气引入系统包括引入管道 以及安装在所述引入管道里的风机;所述臭气预加湿系统包括独立的加湿腔体以及安装 在所述加湿腔体内的雾化喷水系统。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臭气交换降解系统由一个由玻 璃钢为壁、铝合金材料为加强骨架的封闭空间以及位于该封闭空间内的微生物生长基组 成。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除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生物生长基呈多微孔颗粒状。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循环系统由水泵、与所述水泵 导通的上水管道、安装于所述上水管道上的水循环喷头、与所述上水管道导通的回水管 道以及储水池组成。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生物培养液自动加入系统由计 量泵、与所述计量泵导通的输入管道、电磁阀、喷头组成。专利摘要一种除臭装置,包括依次导通连接的臭气引入系统、臭气预加湿系统、臭气交换降解系统;所述臭气预加湿系统还连接有一水循环系统,所述臭气交换降解系统还连接有一微生物培养液自动加入系统;所述臭气引入系统包括引入管道以及安装在所述引入管道里的风机;所述臭气预加湿系统包括独立的加湿腔体以及安装在所述加湿腔体内的雾化喷水系统;采用生物除臭的方式,对预加湿的气体进行处理,避免了化学反应带来的环境二次污染;此外,其结构简单,相比于现有的除臭方式,除臭效果更为理想,且具备较低的成本。文档编号B01D53/72GK201791471SQ20102027060公开日2011年4月13日 申请日期2010年7月23日 优先权日2010年7月23日专利技术者廖凤京, 张承辉, 曾祥专, 梁华杰, 王冠平 申请人:深圳市利源水务设计咨询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除臭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依次导通连接的臭气引入系统、臭气预加湿系统、臭气交换降解系统;所述臭气预加湿系统还连接有一水循环系统,所述臭气交换降解系统还连接有一微生物培养液自动加入系统;所述臭气引入系统包括引入管道以及安装在所述引入管道里的风机;所述臭气预加湿系统包括独立的加湿腔体以及安装在所述加湿腔体内的雾化喷水系统。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凤京王冠平曾祥专梁华杰张承辉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利源水务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