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羧基苯基铁卟啉在预防或治疗动脉粥样硬化中的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520960 阅读:29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对羧基苯基铁卟啉在制备预防或治疗动脉粥性硬化药物中的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经有关对羧基苯基铁卟啉大鼠动脉粥性硬化实验研究后证明对羧基苯基铁卟啉可明显用于改善大鼠动脉粥性硬化引起的行为症状,降低对大鼠血清脂质的影响,可用于制备预防或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药物,包括片剂和胶囊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对羧基苯基铁卟啉在制备预防或治疗动脉粥样硬化药物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是一种常见的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心脑血管疾病,流行病学调查,我国每年遭受动脉粥样硬化困扰的患者超过7000万,并且这种病的患病率和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在40-49岁的人群中,检出率分别为58. 36%和 88. 31%,已成为中老年人死亡的主要杀手之一。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侵犯全身动脉系统的疾病,可有数十年的无症状期,病因复杂、病程漫长,包括内皮损伤,低密度脂蛋白(LDL) 氧化修饰,高密度脂蛋白浓度(HDL)增高,单核细胞粘附,平滑肌细胞增值及纤维斑块形成。在多种危险因素(高血压、高胆固醇含量、高脂血症等)的作用下,动脉内皮损伤坏死剥落,产生和释放细胞粘附因子和生长因子,使得血小板和单核细胞在该处粘附,进而单核细胞进入皮下间隙转为巨噬细胞;中膜平滑肌细胞移行至内膜处增殖或凋亡;巨噬细胞和平滑肌细胞摄取胆固醇转成泡沫细胞,形成AS的早期病变即脂纹。在此基础上,逐步发展为由坏死细胞碎片、胆固醇及其酯、血管平滑肌、巨噬细胞以及致密的纤维组织构成的纤维斑块。斑块形成后不稳定因素导致纤维帽破裂形成血管堵塞,淤滞等。动脉粥样硬化与高血压、冠心病、中风有着密切联系,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也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和生活负担。因此,加强动脉粥样硬化的防治和治疗是我国乃至全球亟待解决的问题,广泛寻找预防的治疗药物具有极其深远的理论和实际意义。(Hoke Μ, Schmidt B, Schillinger Τ, et al. Evidence of carotid atherosclerosis in orthopantomograms and the risk for future cardiovascular events. Vasa-European Journal of Vascular Medicine. 2010,39(4) :298-304.)卟啉(Porphyrins)是含四个吡咯分子的大环类化合物,当母体中的吡咯质子为金属取代后即成金属卟啉。对羧基苯基铁卟啉为金属卟啉的一种,是由四个吡咯环通过次甲基相连形成的共轭骨架大环化合物,其中的吡咯质子被铁离子所取代,其结构式如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对羧基苯基铁卟啉在制备预防或治疗动脉粥样硬化药物中的应用。

【技术特征摘要】
1.对羧基苯基铁卟啉在制备预防或治疗动脉粥样硬化药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云敬代敬佘远斌钟儒刚张从晓孙志成李凯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