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翻转绞合分线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6510963 阅读:2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翻转绞合分线装置,该装置包括分线盘座,分线盘座上固定有转轴,转轴上固定有至少一个分线盘,其中靠近并线模一侧的分线盘上安装有数个均匀对称排布的防翻转机构,防翻转机构设有导线通道,其一端与分线盘螺纹连接,另一端安装有上下两个导轮,上导轮与下导轮的安装位置均通过调整螺钉调节,下导轮的轮面上设有与型线形状相符合的凹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分线盘上设置防翻转机构,使得架空导线在生产过程中有效保证型线的各面在设定的方向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特别适用于生产异型单线的架空导线。(*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力传输导线的生产设备,具体是一种防翻转绞合分线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电力输送需要向大容量的发展,碳纤维复合芯导线具有传输容量大(为钢芯铝绞线的一倍)、重量轻(为钢芯铝绞线的1/3)、跨度大等优点,可满足电力输送增容的要求。在国外,一些国家已广泛使用,国内也有发展趋势。传统的钢芯铝绞线在生产绞合时,分线盘上的导轮为固定的,导轮的表面上只开一个用于顺导单线的V型糟,而且是每根单线由单个导轮来顺导。由于传统的钢芯铝绞线采用截面形状为圆形的单线生产,生产中不需考虑单线翻转的情况。而碳纤维复合芯导线的单线是采用型线(如瓦形、梯形、Z形)生产,若采用传统的铰合装置进行生产,型线在绞合过程中是旋转进入并线模的,所以在绞制时就会出现翻转现象,导致型线各面的绕线方向不统一,影响产品的使用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有效防止型线在绞合过程中发生翻转的防翻转绞合分线装置。本技术以如下技术方案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防翻转绞合分线装置包括分线盘座,分线盘座上固定有转轴,转轴上固定有至少一个分线盘,其中靠近并线模一侧的分线盘上安装有数个均勻对称排布的防翻转机构,防翻转机构设有导线通道,其一端与分线盘螺纹连接,另一端安装有上下两个导轮,上导轮与下导轮的安装位置均通过调整螺钉调节,下导轮的轮面上设有与型线形状相符合的凹槽。所述转轴上安装有至少三个分线盘,靠近并线模的分线盘上安装有防翻转机构, 其它分线盘上分别固定有导线轮,导线轮上开有与型线相符合的凹槽,所有分线盘上的导线轮及防翻转机构的下导轮凹槽高度位置均为不等同。所述防翻转机构的上导轮的轮面为半弧形轮面。本技术防翻转绞合分线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易拆装,适用于型线的绞合生产。本技术通过在分线盘上设置防翻转机构,使得架空导线在生产过程中有效保证型线的各面在设定的方向上,本技术特别适用于生产异型单线的架空导线。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防翻转绞合分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右视示意图。图3是图1中防翻转机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的右视示意图。图中分线盘座1,第一分线盘2,第二分线盘3,第三分线盘4,防翻转机构5,上导轮6,下导轮7,调整螺母8,型线9,型线通道10,调节螺钉11,凹槽12,下轮轴13,上轮轴 14,转轴15,导线轮16,绞笼17,并线模18。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本技术主要由分线盘座1、三个分线盘2、3和4、防翻转机构5构成。分线盘座1通过螺栓与由电机驱动的绞笼17形成固定连接,分线盘座1上固定有转轴15,第一分线盘2、第二分线盘3和第三分线盘4依次固定安装在转轴15上,第一分线盘2和第二分线盘3按传统安装方式固定安装有导线轮16,导线轮16上开有与型线相符合的凹槽,靠近并线模一侧的第三分线盘4上安装有数量相同并呈均勻对称排布、且能360度旋转的防翻转机构5,防翻转机构5的内部设有型线通道10,防翻转机构5的一端与第三分线盘4螺纹连接,并通过调整螺母8锁定,另一端安装有上轮轴14和下轮轴13,并分别通过调节螺钉11 锁定安装位置,上轮轴14和下轮轴13分别通过轴承安装有上导轮6和下导轮7,通过调整调节螺钉11,可调节上导轮6与下导轮7的上下移动位置,上导轮6与下导轮7的转向角度可通过调整螺母8进行调节,下导轮7的轮面上设有与生产型线形状相符合的凹槽12。第一分线盘2和第二分线盘3上的导线轮16及防翻转机构5的下导轮凹槽12的高度位置均为不等同,以便于型线从绞笼出来进入并线模18之前可以经过一个上坡和一个下坡的过程,即完成两次弯曲,可有效地消除型线的内应力。所述防翻转机构5的数量可根据绞合规律设为12、18或M个。所述凹槽12的截面形状根据生产型线的形状可设为瓦形、梯形、Z形或其它与型线相符合的形状。采用本技术生产异型单线的架空导线时,将型线9由绞线设备的绞笼17引出依次经过第一分线盘2和第二分线盘3上的导线轮16,再穿过第三分线盘4上的防翻转机构5,型线9在穿过防翻转机构5时,先进入型线通道10,然后穿过下导轮7的凹槽,并由上导轮6压紧,最后进入并线模18绞合成形。由于本技术设有防翻转机构,使非圆形的单线在生产过程中不会发生翻转现象。在进行生产之前,型线经过下导轮的凹槽进入并线模前可预先给予反方向旋转一定角度,通过其自身旋转至并线模口时所处的位置,以确定防翻转机构的安装角度,使绞合后的成品线达到设计目的。对于生产形状呈梯形或瓦形的型线,可将防翻转机构的上导轮的轮面设制为半弧形轮面。对于构成架空导线的型线较简单的,可以仅采用的一个分线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防翻转绞合分线装置,包括分线盘座,分线盘座上固定有转轴,转轴上固定有至少一个分线盘,其特征在于,靠近并线模一侧的分线盘上安装有数个均匀对称排布的防翻转机构,防翻转机构设有导线通道,其一端与分线盘螺纹连接,另一端安装有上下两个导轮,上导轮与下导轮的安装位置均通过调整螺钉调节,下导轮的轮面上设有与型线形状相符合的凹槽。

【技术特征摘要】
1.防翻转绞合分线装置,包括分线盘座,分线盘座上固定有转轴,转轴上固定有至少一个分线盘,其特征在于,靠近并线模一侧的分线盘上安装有数个均勻对称排布的防翻转机构,防翻转机构设有导线通道,其一端与分线盘螺纹连接,另一端安装有上下两个导轮,上导轮与下导轮的安装位置均通过调整螺钉调节,下导轮的轮面上设有与型线形状相符合的凹槽。2.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骆建雄周家宁黄仲坚
申请(专利权)人:南宁银杉电线电缆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5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