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朱炳兴专利>正文

新型音簧铜材料的加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6510014 阅读:4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新型音簧铜材料的加工方法,原材料选择为:高纯度阴极铜,铜含量不小于99.9935%,铅含量不大于0.0065%,用量为59%;锡锭,锡含量不小于99.995%,铅含量不大于0.0035%,用量为0.4%;锌锭,锌含量不小于99.995%,无铅,余量为锌;其操作方式为:铜→熔化,+锌+锡→搅拌→浇铸;铣面;热轧至3.2mm;冷轧至0.32mm;检验入库。本发明专利技术生产的材料经德国SGS住中国上海检测机构检测,含铅量实测为0.0034%,达到了所规定的标准数值,产品音质美妙,环保无毒。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到乐器专用音簧铜带,特别是涉及到。技术背景本专利技术突破了传统的生产工艺,从投料配方,到熔炼,轨制,热处理,均采用了全新的加工方法,既保证了加工材料外型尺寸要求,又满足了新型环保无毒的内在质量需要,避免了乐器生产厂家因音簧铜材料含铅量高在0.4%左右,引起的质量问题与外商产生纠纷,满足了广大乐器生产厂家用户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要提供一种,它能克服传统的加工方法,音簧铜材料含铅量高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其特征在于原材料选择为高纯度阴极铜,分子式Cu-CATH-I,铜含量不小于99. 99%,铅含量不大于0. 0065%,百分比重量为60% ;锡锭,锡含量不小于99. 99%, 铅含量不大于0. 0035%,百分比重量为0. 8% ;锌锭,锌含量不小于99. 995%,无铅,余量为锌;锰百分比重量为0. 6% ;以上材料在300kg低频有芯感应电炉里熔炼,其加料顺序及操作方式为铜一熔化,温度控制在1070°C -1090°C +锌+锡+锰一搅拌一捞碴一在位于炉膛内上部3/4处取样化验一升温喷火,温度控制在1090°C-110(TC—搅拌一浇铸;出炉温度在 IlOO0C -1180°C之间;熔炉过程中要勤搅拌,勤处碴;浇铸(1)浇铸前清理浇包内杂质,对生铁模涂适量润滑涂料,漏斗底部在铁模中心设置2只Φ8πιπι通孔,用于控制铜水流速,避免气泡产生;( 浇铸时铜水应平稳连续注入模腔,漏斗内铜水高度为漏斗高度的2/3,不得外溢;C3)浇铸后对铜铸件要立即补缩孔、补平补实;铣面在双面铣削机上进行,刀头采用YG8或K20刀具,铣削量为2. 5-3. Omm,铣面后发现有深度不超过3. Omm的砂眼、夹碴应用平面钻头在钻床上钻净,光坯在反射炉中加热,温度控制在880°C -920°C,保温15分钟进行热轧,热轧分为五个道次,轧至板厚3. 2mm,然后进入冷轧;冷轧(1)冷轧打圈,从3. 2mm轧至2. 2mm ; (2) 一次中间退火,在反射炉内进行,加热时间45分钟,加热温度740°C -760 保温15分钟;(3) —次中轧,从2. 2mm轧至1. 40mm ; (4) 二次退火,在反射炉内进行,加热时间45分钟,加热温度740°C -760°C,保温15分钟;( 切边;(6) 一次酸洗刷光,在酸洗刷光机上进行,去除表面氧化层和杂质;(7) 二次中轧,从1.40mm轧至1.05-1. 06mm; (8)退火在箱式电阻炉内进行,投料前将炉温升至540°C,再将材料平稳放入炉内回火处,加温至 580°C,保温1.5小时后出炉;(9) 二次酸洗刷光;(10)精轧,从1.05mm轧至0. 32mm; (11)低温退火,在HN101-46KW数显电热鼓风干燥箱内进行;方法为投料前先将炉温升至150°C后装料,再将炉温升至200°C,保温75分钟后出炉;(1 检验入库。本专利技术生产的产品既能满足用户对音簧铜外型尺寸的要求,又能达到公认的德国SGS检测机构及参照美国2008消费品改进法案规定,允许音簧铜含铅量< 0. 03%的质量要求,本专利技术生产的音孔板材料经德国SGS住中国上海检测机构检测,含铅量实测为0. 0034%,达到了所规定的标准数值,产品音质美妙,环保无毒。具体实施例方式,其特征在于原材料选择为高纯度阴极铜,分子式Cu-CATH-I,铜含量不小于99. 99%,铅含量不大于0. 0065%,百分比重量为60% ;锡锭,锡含量不小于99. 99%,铅含量不大于0. 0035%,百分比重量为0. 8% ;锌锭,锌含量不小于 99. 995%,无铅,余量为锌;锰百分比重量为0. 6%;以上材料在300kg低频有芯感应电炉里熔炼,其加料顺序及操作方式为铜一熔化,温度控制在1070°C -1090°C +锌+锡+锰一搅拌一捞碴一在位于炉膛内上部3/4处取样化验一升温喷火,温度控制在1090°C -IlOO0C-搅拌一浇铸;出炉温度在1100°C -1180°C之间;熔炉过程中要勤搅拌,勤处碴;浇铸(1)浇铸前清理浇包内杂质,对生铁模涂适量润滑涂料,漏斗底部在铁模中心设置2只Φ8πιπι通孔,用于控制铜水流速,避免气泡产生;( 浇铸时铜水应平稳连续注入模腔,漏斗内铜水高度为漏斗高度的2/3,不得外溢;C3)浇铸后对铜铸件要立即补缩孔、补平补实;铣面在双面铣削机上进行,刀头采用YG8或K20刀具材料,铣削量为2. 5-3. 0mm,铣面后发现有深度不超过3. Omm的砂眼、夹碴应用平面钻头在钻床上钻净,光坯在反射炉中加热,温度控制在 8800C -920°C,保温15分钟进行热轧,热轧分为五个道次,轧至板厚3. 2mm,然后进入冷轧; 冷轧(1)冷轧打圈,从3. 2mm轧至2. 2mm ; (2) 一次中间退火,在反射炉内进行,加热时间45 分钟,加热温度740°C -760°C,保温15分钟;(3) —次中轧,从2. 2mm轧至1. 40mm ; (4) 二次退火,在反射炉内进行,加热时间45分钟,加热温度740V -760°C,保温15分钟;( 切边; (6) 一次酸洗刷光,在酸洗刷光机上进行,去除表面氧化层和杂质;(7) 二次中轧,从1. 40mm 轧至1. 05-1. 06mm ; (8)退火在箱式电阻炉内进行,投料前将炉温升至540°C,再将材料平稳放入炉内回火处,加温至580°C,保温1.5小时后出炉;(9) 二次酸洗刷光;(10)精轧,从 1.05mm轧至0. 32mm; (11)低温退火,在HN101-46KW数显电热鼓风干燥箱内进行;方法为 投料前先将炉温升至150°C后装料,再将炉温升至200°C,保温75分钟后出炉;(1 检验入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新型音簧铜材料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原材料选择为:高纯度阴极铜,分子式Cu-CATH-1,铜含量不小于99.99%,铅含量不大于0.0065%,百分比重量为60%;锡锭,锡含量不小于99.99%,铅含量不大于0.0035%,百分比重量库。时后出炉;(9)二次酸洗刷光;(10)精轧,从1.05mm轧至0.32mm;(11)低温退火,在HN101-46KW数显电热鼓风干燥箱内进行;方法为:投料前先将炉温升至150℃后装料,再将炉温升至200℃,保温75分钟后出炉;(12)检验入)切边;(6)一次酸洗刷光,在酸洗刷光机上进行,去除表面氧化层和杂质;(7)二次中轧,从1.40mm轧至1.05-1.06mm;(8)退火在箱式电阻炉内进行,投料前将炉温升至540℃,再将材料平稳放入炉内回火处,加温至580℃,保温1.5小;(2)一次中间退火,在反射炉内进行,加热时间45分钟,加热温度740℃-760℃,保温15分钟;(3)一次中轧,从2.2mm轧至1.40mm;(4)二次退火,在反射炉内进行,加热时间45分钟,加热温度740℃-760℃,保温15分钟;(5面后发现有深度不超过3.0mm的砂眼、夹碴应用平面钻头在钻床上钻净,光坯在反射炉中加热,温度控制在880℃-920℃,保温15分钟进行热轧,热轧分为五个道次,轧至板厚3.2mm,然后进入冷轧;冷轧:(1)冷轧打圈,从3.2mm轧至2.2mm控制铜水流速,避免气泡产生;(2)浇铸时铜水应平稳连续注入模腔,漏斗内铜水高度为漏斗高度的2/3,不得外溢;(3)浇铸后对铜铸件要立即补缩孔、补平补实;铣面:在双面铣削机上进行,刀头采用YG8或K20刀具材料,铣削量为2.5-3.0mm,铣/4处取样化验→升温喷火,温度控制在1090℃-1100℃→搅拌→浇铸;出炉温度在1100℃-1180℃之间;熔炉过程中要勤搅拌,勤处碴;浇铸:(1)浇铸前清理浇包内杂质,对生铁模涂适量润滑涂料,漏斗底部在铁模中心设置2只Φ8mm通孔,用于为0.8%;锌锭,锌含量不小于99.995%,无铅,余量为锌;锰百分比重量为0.6%;以上材料在300kg低频有芯感应电炉里熔炼,其加料顺序及操作方式为:铜→熔化,温度控制在1070℃-1090℃+锌+锡+锰→搅拌→捞碴→在位于炉膛内上部3...

【技术特征摘要】
1.新型音簧铜材料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原材料选择为高纯度阴极铜,分子式 Cu-CATH-I,铜含量不小于99. 99%,铅含量不大于0. 0065%,百分比重量为60% ;锡锭,锡含量不小于99. 99%,铅含量不大于0. 0035%,百分比重量为0. 8% ;锌锭,锌含量不小于 99. 995%,无铅,余量为锌;锰百分比重量为0. 6%;以上材料在300kg低频有芯感应电炉里熔炼,其加料顺序及操作方式为铜一熔化,温度控制在1070°C -1090°C +锌+锡+锰一搅拌一捞碴一在位于炉膛内上部3/4处取样化验一升温喷火,温度控制在1090°C -IlOO0C-搅拌一浇铸;出炉温度在1100°C -1180°C之间;熔炉过程中要勤搅拌,勤处碴;浇铸(1)浇铸前清理浇包内杂质,对生铁模涂适量润滑涂料,漏斗底部在铁模中心设置2只Φ8πιπι通孔,用于控制铜水流速,避免气泡产生;( 浇铸时铜水应平稳连续注入模腔,漏斗内铜水高度为漏斗高度的2/3,不得外溢;C3)浇铸后对铜铸件要立即补缩孔、补平补实;铣面在双面铣削机上进行,刀头采用YG8或K20刀具材料,铣削量为2. 5-3. 0mm,铣面后发现有深度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炳兴刘利民刘益明孙尚江羊佩红
申请(专利权)人:朱炳兴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