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赵菁专利>正文

一种介入导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508148 阅读:1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布了一种介入导管,可用于介入治疗血管内疾病,它由导管体、导管柄、密封圈组成,其中导管体是由医用聚乙烯制成的软管,导管柄由聚丙烯制成,密封圈由橡胶制成且质地柔软耐磨,其特征是在导管体左端端口处的软管壁表面纵向镶嵌有一根金属丝。该热压或粘接在聚乙烯软管管壁表面的金属丝在X光下,可以被人们识别。其组装方式为:导管体的右端粘接在导管柄的管腔内,密封圈卡装在导管柄右端的管腔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当把介入导管插入血管后,在X光下,随时可以观察到导管的插入位置,与现有技术相比,它不需要使用造影剂,使整个操作变得更加简单、精准。(*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医学介入治疗
,具体地说是涉及治疗血管内疾病时使用的一种介入导管
技术介绍
对血管内疾病进行介入治疗是近年来新兴的
,其中介入导管是实施该项技术的关键医疗器械之一。在进行血管介入治疗时,首先是用穿刺针在血管上穿刺,然后将介入导管穿入血管内,再将导丝从介入导管尾部的锥形口插入介入导管,建立一个从穿刺点直至靶血管处的轨道,将介入导管沿着导丝向前推进直到靶血管处,最后抽出导丝即可利用该介入导管进行下一步的检查和治疗工作了。目前的介入导管主要是由导管体和导管柄构成,在导管管腔的尾部设置了一个密封圈,密封圈是由柔软的橡胶制成,密封圈的内径明显小于导管其它部位的管腔内径,也略微小于导丝的外径,密封圈的作用是当导丝穿入导管之后,密封圈可以防止血液从导管的尾部流出。在进行介入插管时当导管进入到某一血管段之后,如果要想确定导管是否进入到预想的靶血管段时,就需要将导丝抽出,然后把注射器插接在介入导管尾部的锥孔处,经导管向血管内注入造影剂进行观察。如果导管插入的位置不合适,还需要重新插入导丝继续移动导管,可以看出这样的操作非常繁琐。为此,专利号为02254061. X的一项技术公布了一种改进型的新型介入导管,它是在导管柄处设置了一个分支管柄,分支管柄的管腔与导管柄的管腔相通,分支管柄的尾部可以插装一只注射器,在导丝不抽出的情况下也能将造影剂从导管与导丝的间隙中打入血管,来确定导管插入的位置。但是这种改进型的介入导管在使用时仍然需要注射造影剂,并且结果更加复杂,如果能有一种不用造影剂的介入导管这将会使我们的工作方便许多。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介入导管,使用它时即便不用造影剂也能准确的确定导管的部位。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介入导管,它由导管体、导管柄、密封圈组成,其中导管体是由医用聚乙烯制成的软管,导管柄由聚丙烯制成,密封圈由橡胶制成并质地柔软耐磨,其特征是在导管体左端端口处的软管壁表面纵向镶嵌有一根金属丝,该金属丝的材质可以是铁、铜、铝、不锈钢等。介入导管的组装方式为导管体的右端粘接在导管柄的管腔内,密封圈卡装在导管柄右端的管腔内。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当把该带有金属丝的介入导管插入血管后,在X光下, 人们直接可以观察到导管的插入位置,与现有技术相比,它不需要使用造影剂,使整个操作变得更加简单、精准。附图说明附图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导管体,2.导管柄,3.密封圈,4.金属丝。具体实施方式图中,一种介入导管,它由导管体1、导管柄2、密封圈3组成,其中导管体1是由医用聚乙烯制成的软管,导管柄2由聚丙烯制成,密封圈3由橡胶制成并质地柔软耐磨。其组装方式为导管体1的右端粘接在导管柄2的管腔内,密封圈3卡装在导管柄2右端的管腔中,在导管体左端端口处的软管表面热压或粘接一段金属丝4,金属丝4的直径为0. 2毫米, 长度为10毫米。该金属丝4的材质可以是铁、铜、铝、不锈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介入导管,它由导管体、导管柄、密封圈组成,其特征是:导管体是由医用聚乙烯制成的软管,导管柄由聚丙烯制成,密封圈由橡胶制成且质地柔软耐磨,在导管体左端端口处的软管壁表面纵向镶嵌有一根金属丝,本介入导管德的组装方式为:导管体的右端粘接在导管柄的管腔内,密封圈卡装在导管柄右端的管腔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介入导管,它由导管体、导管柄、密封圈组成,其特征是导管体是由医用聚乙烯制成的软管,导管柄由聚丙烯制成,密封圈由橡胶制成且质地柔软耐磨,在导管体左端端口处的软管壁表面纵向镶嵌有一根金属丝,本介入导...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菁
申请(专利权)人:赵菁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