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式热交换器的制造方法以及板式热交换器技术

技术编号:6507777 阅读:2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板式热交换器,通过增加波形状部的钎焊的接合部的接合面积,实现耐压强度、内压疲劳强度等强度的提高。在板式热交换器的钎焊工序前,层积多个板并且加压。通过该加压工序,在上下相互接合的板的波形状的接触点(9)处,形成“0.05~0.1mm”程度的压痕。在该加压工序后,通过将板钎焊,增加通过钎焊接合的接合部的接合面积。通过接合面积的增加,接合部强度增强,能够提高板式热交换器的耐压强度、内压疲劳强度等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板式热交换器的制造方法以及板式热交换器
技术介绍
为了确保热介质和冷媒(也称作制冷剂)的流路,板式热交换器层积多个在板的传热面上具有波形状的板。互相接触的两个板的一方的波形状的山顶部的一部分和另一方的波形状的谷底部的一部分接触。该接触部分通过钎焊接合,这样的接合部通过各层的板的整个面构成,从而保证了强度。另一方面,在配置在板上的热介质和冷媒的流入口、流出口的附近,由于需要使热介质和冷媒互相完全分流,因而存在无法构成上述波形状彼此的接合部的区域。由于该区域,流入口、流出口附近和其他区域相比,强度降低。为此,在以往的板式热交换器中,在流入口和流出口附近,通过使波形状的棱线的一部分起伏或者使棱线的一部分弯曲来形成结合部。(例如,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1 日本特开平7-M3781号公报。但是,在使波形状的棱线的一部分起伏或者弯曲的形态下,由于该板的成形时的延伸在起伏部、弯曲部不均勻,所以存在容易发生成形时的断裂或者成形后的尺寸精度变粗糙等课题。此外,由于波形状复杂,存在使板成形的模具的制造成本变高的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板式热交换器的制造方法,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板式热交换器的制造方法,所述板式热交换器具有层积的多个板,所述多个板为具有长边和短边的矩形的形状,而且形成有在层积方向上位移的波形状,在将所述层积方向的一方作为下侧,另一方作为上侧的情况下,对于邻接的下侧板和上侧板,表示所述上侧板的波的底的多个底棱线和表示所述下侧板的波的顶的顶棱线交叉,形成多个交叉部,在所述多个交叉部,所述上侧板的所述波的底和所述下侧板的所述波的顶通过钎焊工序相接合,其特征在于,具有加压工序,该加压工序按照完成时的顺序将所述多个板在所述钎焊工序前层积,以对层积了的所述多个板进行压缩的方式在所述层积方向上加压,从而在所述多个交叉部的至少一部分的所述上侧板的所述波的底和所...

【技术特征摘要】
2010.02.26 JP 2010-0411851.一种板式热交换器的制造方法,所述板式热交换器具有层积的多个板,所述多个板为具有长边和短边的矩形的形状,而且形成有在层积方向上位移的波形状,在将所述层积方向的一方作为下侧,另一方作为上侧的情况下,对于邻接的下侧板和上侧板,表示所述上侧板的波的底的多个底棱线和表示所述下侧板的波的顶的顶棱线交叉,形成多个交叉部,在所述多个交叉部,所述上侧板的所述波的底和所述下侧板的所述波的顶通过钎焊工序相接合,其特征在于,具有加压工序,该加压工序按照完成时的顺序将所述多个板在所述钎焊工序前层积,以对层积了的所述多个板进行压缩的方式在所述层积方向上加压,从而在所述多个交叉部的至少一部分的所述上侧板的所述波的底和所述下侧板的所述波的顶形成压痕。2.如权利要求1记载的板式热交换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关于所述多个板的各个板,两个开口分别在双方的所述短边的附近形成于短边方向上,并且,上述波形状形成于在双方的所述短边的附近形成的各个所述两个开口之间的区域,在所述多个板的各个板的所述波形状中,作为各个所述两个开口附近的区域的开口附近区域的距离Hl、即所述波形状的波的底和波的顶的所述层积方向上的距离H1,与所述开口附近区域以外的区域中的所述波形状的波的底和波的顶的所述层积方向的距离H2相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毅浩松永和典伊东大辅桑原俊树内野进一
申请(专利权)人: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